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三位一体”改革给瑞安农民稳稳的幸福

“三位一体”改革给瑞安农民稳稳的幸福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近日,瑞安马屿镇农业种植户张朝光通过小额贷款担保保险,在没有任何抵押物和担保人的情况下,获得了5万元贷款。这是瑞安不断深化产供销信贷“三位一体”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红利。

张朝光一度迷茫:今天的农村谁来种地,土地该怎么种,农产品的出路在哪里,农民未来该怎么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0多年前的2006年,瑞安牵头全国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到瑞安考察,出席全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现场会,对“瑞安实践”予以肯定。

转眼十年过去了,但“三位一体”改革为瑞安的发展增色不少:2006年至2016年,农业总产值从17.9亿元增长到37亿元,农业增加值从10.9亿元增长到22.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439元增长到25570元,年均增长11.7%。瑞安还获得了2007年“全国改革十大探索”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创新案例”等荣誉。11年后的2017年6月22日,全国发展“三位一体”合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场交流会在瑞安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将“三位一体”全面合作推广到全国。这让瑞安探路偷偷摸摸的改革再次成为焦点——

谁将耕种这片土地?

齐心协力解决种田难

这个变化源于11年前。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年1月8日的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构想。这一思路是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进和创新。

秉承“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两个月后,全国首家综合性农村合作组织——瑞安市农村合作联社正式成立。协会由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等8家核心会员单位和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组成。通过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的整合合作,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流通、金融等全方位服务。

从农场到市场,农产品的生产无疑是农业改革的“源头”。10年来,瑞安在“三位一体”改革中,构建了作物医院、科普培训、产业基地、众创空室、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示范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现代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

在茧的农业服务中心,可以看到生产合作带来的好处。“无论是买化肥农药,办农业保险,还是解决种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农民种田不再难。”近日,梅雨种植户朱来到农业服务中心,为自家的黄瓜投保。在这里,他可以一站式获得市场信息、农资直供、信用贷款、科技支撑、农业电商、产品溯源等全方位服务。这种服务支持让他对“务农生涯”充满了信心。

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乡镇街道、村、基地、农户四级公共服务网络的支撑,更来自多元化的生产合作和技术创新。非云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已经投入运行半年了。中心实行“农资超市+作物医院”的服务模式,不仅各类优质农资一应俱全,还有专家长期“坐诊”。通过创新生产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散、弱”的格局也得到了扭转。“这种模式每年每亩节约化肥200到1000元,效益提高15%以上。”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怎么卖?

多布局让产品流畅。

农产品丰收却卖不出去,一直是农民的一个烦恼。打通从田间到需求终端的“肠梗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农产品供销畅通,早在11年前,瑞安就率先成立了首批86个农民合作社,探索解决一个农民解决不了的销售问题。瑞安市吕上果蔬专业合作社是最先尝试的。

对于供销合作,农民的理解很通俗:多赚钱吧。起初,吕上果蔬合作社也依靠经纪人在市场外跑,接受订单。“没想到市场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菜贩子直接开车去上王田头收菜花。”合作社的负责人潘看着蜂拥而至的顾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酝酿:王上街周边的10万亩土元是温州最大的果蔬基地。如果能建一个大型的集中交易市场,把全国各地的买家都集中到这里来买,就省去了菜农找市场的麻烦。

刚起步,潘等人就发动社员集资,争取财政补贴,建成了占地4200平方米的蔬菜生产中心。同时建设了三个冷库,储存蔬菜15万斤,延长了蔬菜的销售周期。此举既产生了集聚效应,又降低了事故风险,让更多农民的蔬菜能在家里卖个好价钱。果然,市场建成后,全国各地的商家、经纪人云集。收购期间,基地日交易量50多万公斤,销往全国14个省市,年交易额4.2亿元,集聚效应辐射周边10万亩农田。

全产业链整合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品牌共建共享。在美域的万科农业,这种共识早已深入人心。农技人员雷达峰见证了老一辈合作社负责人黄泽强等人抓生产、抓销售的艰辛。“蔬菜种植和销售是两码事。以前是合作社负责,但往往两边都不讨好。”雷达峰说,现在合作社搞种植,负责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等。,而万科农业专心跑市场,主要负责销售和品牌建设。去年,市农协、农办、供销社联合策划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瑞安农产品”。农产品统一标识,集中供应,价格上来了,利润也跟着上来了。渐渐地,雷达峰和他的农民朋友们有了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如今,走进“瑞安农产品”旗舰店,可以发现很多瑞安的优秀农产品,比如菜花、鹿马蹄笋、天井米、顺泰芋头等。24家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近200种农产品强强联手,赢得市场。

当一个儿子倒下时,所有的盘子都是活的。嗅觉敏锐的瑞安农民,整合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组织媒体、银行、邮政等单位,搭建了瑞安淘、丰麦、Youle.com、好拍多等一批专业电商平台。随着流通效率的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也水涨船高。2016年,邮政系统“邮乐网”销售的“天井米”超过50万公斤。由于省略了中间配送环节,每公斤可赚0.4元至0.6元;农业龙头企业华盛水产携手农鲜达、顺丰,实现“30分钟完成海上鱼虾加工,48小时送到消费者餐桌”。仅2016年,瑞安农产品就在几大电商市场实现销售额3100万元。

多元化布局让农产品流通顺畅。“瑞安三位一体的供销合作,一方面完善以农民合作社、专业合作协会为载体的专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构建以农业合作协会为载体的全产业综合公共服务体系,最终形成纵横交错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霞评价说。

如何融资?

巧妙引入金融水疏通资金渠道

农业生产经营“靠天吃饭”,产出周期长。农民需要融资来调节生产,但缺乏抵押品,这使他们成为传统金融服务无法覆盖的“长尾”。

钱的问题怎么解决?瑞安大胆尝试,组织金融办、人民银行、瑞安农商银行等单位,通过基层走访,为专业合作社和村屋量身定制“信用档案”,设立初期规模5000万元的农民合作社基金,保证金融风险补偿支出,让金融机构敢于放贷。

为了进一步弥补信用担保的短板,瑞安创办了全国供销社系统首家县级农村信用担保公司——瑞安市农村信用担保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共提供涉农贷款担保2737笔,为农户担保金额7.28亿元。继续发挥信贷机制优势,瑞安还探索农村保险互助合作机制。马屿镇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552户农民自愿集资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保险合作社,开展农产品保险、农产品货运保险、农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三个险种,分别为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服务。

农村金融创新源于土地。瑞安侧重于“三位一体”的改革融资,着眼于一切可以盘活的资源。2015年12月,瑞安成功列为全国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县(市),为农民“解锁”了最宝贵的沉睡资产,有效释放了农村活力和农业潜力。截至2016年底,瑞安共有16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农村抵押贷款,农村抵押贷款余额达到42.1亿元,无论是余额总量还是年增量,均位居全国59个试点县(市、区)前列。

设立农民合作基金和农业合作资产管理公司,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是“三位一体”改革的核心行动。如今,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桥头堡”,瑞安各地纷纷成立功能各异的创新型金融组织,为解决农业“贷款难、担保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瑞安将继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推进涉农组织多层次合作,实施乡镇街道涉农服务中心“三年全覆盖计划”,特别是未来五年新增3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三位一体”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位一体”改革给瑞安农民稳稳的幸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7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