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则弃罪判决的新闻。这是一年多前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离奇案件。45岁的儿子王明知70岁的父亲病重,却在同一屋檐下不理他,拿父亲的手机进行少量保密消费。发现父亲死在家里。我没有处理好后事,继续住在房子里却任由父亲的尸体腐烂。
近日,在上海松江法院第一法庭,被告人王某遗弃案公开宣判,遗弃亲生父亲的王某接受法律制裁。松江法院最终以遗弃罪判处被告人王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一切美德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道德义务,而赡养父母则是作为子女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王的遗弃行为不仅丧失了伦理道德,也触及了法律红线。因此,王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在一个社会中,总有一些“底线”是人性的根本,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社会变革时必须坚守的。本案的判决有助于坚持中华传统孝道,也为此类恶行划出了法律红线。
王遗弃老人并不是唯一的案例。记得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一位85岁的老母亲,带着六个孩子。他们四个生活在同一个村庄或城镇,有些儿子的家庭还算富裕,但他们长期推卸责任,未能赡养老母亲,老母亲辛辛苦苦把他们抚养成人。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之夜,老母亲在儿子们家门前翻来覆去,恳求儿子儿媳开门,但没有一个人给老母亲开门。悲伤的叫门声一直响到午夜。第二天早上,人们在其中一家的院子外发现了这个无助又心碎的老人,他被冻死了。这个故事的情节真的很离谱,好悲伤!我不记得这些不孝之子是否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总之,每当我回想起来,我都会怒不可遏,伤心欲绝!这不仅仅是当事人的家事,这是在挑战每个人的人性和心理底线!
接下来说说如何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我认为既有家庭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外部的原因。由于没有更具体的调查分析,这里就不说了。我将集中讨论如何减少和避免此类恶性事件。从两个方面:1。老年人需要做什么;2.社会和社区能做什么。
1.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作为一个感到孤独无助的老人,包括有子女的,但子女不尽到赡养责任的;无子女,需要社会帮助;有子女,但子女远在国内或国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积极寻求社会救助,不要选择独自面对孤独的夜景。您可以选择以下途径获得帮助和关怀:
1)向社区寻求帮助。比如经常联系居委会的人,反映自己的困难和家里的现状。居委会是属于地方政府的基层组织,有义务也有责任解决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与住在同一城市的邻居或朋友、老同事建立联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时要注意建立和保持联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些联系可以及时发挥作用。
3)加入兄弟会互助社团。比如一个由愿意帮助别人,希望得到帮助的爱心人士组成的网络社区,比如我们的“同学会有爱”群。在这个网络群里,不仅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陪伴(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组织线下联谊活动),还可以分享老人需要的各种知识和娱乐信息,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寻求帮助和监督。
如果老人们注意提前建立上述环节,就可以避免前两种悲剧的发生。比如上海的王爸爸在大城市,也能用手机,完全有资格寻求外界的帮助。只是老人并没有意识到寻求帮助的可能性,而是选择独自面对孤独而没有人性的恶子,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文中提到的农村二老妈妈,在这种情况下更难得到外界的帮助。但是,你仍然可以向村委会、村里的年轻人,甚至中学生求助,让他们帮忙向上级政府或社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你也可以向社会上的爱心团体求助。至少关爱群体中有人有能力写报告反映情况。只要有更多的人理解和干预,总会有出路,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找到改善的办法。
2.从社会和社区的角度给予这类老人关心和帮助。
1)政府和相关社会部门应该为老年人设立关怀热线。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我国政府和社会也在加大投入,建立各种应对老龄化的设施和机制。在各地各级建立这样的热线,听取和接受老年人困难的报告和投诉,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燃眉之急,避免前述悲剧的发生,对社会和谐、进步和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社区一级的基层组织可以设专人照顾老人。这是一个符合国家应对社会老龄化的组织建设。有了专门的负责人,还可以招募志愿者,一起了解、监督、解决本社区老人的问题。基层组织因为位于居民区,可以在解决上述民生问题上发挥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在此,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讨论,提出更多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在微信官方账号“有爱同学会”了解更多关于友情互助的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遗弃老人怎么定性情节恶劣,遗弃老人是什么罪":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04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