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在主题中
三明是中国六大城市之一。
福建省唯一的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
下辖的12个县(市、区)都是
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
在三明,金融支持贫困户脱贫的故事,
离不开扶贫小额信贷的针线。
“小老板”精力充沛。“老板!快来吃面条和扁肉”。午餐时间到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桥镇官庄村的高峰,生意火爆。小店里,老板娘杨梅林热情地招呼着客人,然后转身去厨房把顾客点的饭菜端上桌。
在炉子前,商店的老板许左手拿着一个长漏勺,右手拿着一双特制的长竹筷。他捞起面条,干净利落地搅拌着。
说起现在的生活,许感慨万千:“我们都是残疾人,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没想到现在是‘小老板’。”
2015年,三明市人民银行推动沙县设立全省首个村级扶贫担保基金,以“扶贫担保基金+扶贫小额贷款”的模式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贵的问题。
在没有任何资产的情况下,许成功地从沙县农村商业银行获得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拿到贷款后,他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他在沙县村头开了一家小吃店。
因为干净卫生又便宜,加上街坊的照顾,生意一直不错。2017年底,许家实现了脱贫。
随着“扶贫担保基金+扶贫小额贷款”模式的扶贫效果逐步显现,人行三明分行协调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在全市推广这一模式,全市共筹集扶贫担保基金1.49亿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沙县农商银行代理贫困小吃老板办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鸭司令”在万安镇房头村忙碌着。孙小红正忙着在鸭棚里喂鸭子。“一会儿我得开车送他们去池塘。”她拿着饲料盆,一边往鸭棚里走一边扔饲料。近六千只鸭子低着头快乐地啄着。
四年前,当孙小红想出承包鸭棚养鸭的想法时,她还在犹豫:没有资金和技术能做到吗?
万安镇信用社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以扶贫担保基金为基础,向孙小红提供了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孙小红的家庭勤劳、诚实、善良,”万安镇信用社主任廖元阳说。
第一批小鸭子放生后,孙小红支付了第一批租金13000元,扣除饲料、水电等费用,小鸭子的净收入还有11000元。
四年来,孙小红养鸭技术不断提高,一年能养16000多只,年利润10万元左右。“村民们都叫我鸭司令”,孙小红笑得合不拢嘴。
△万安镇信用社依托扶贫担保基金,为贫困户承包彭亚提供资金支持。
“繁花盛开”,幸福来了。
元山村曾经是松溪镇的贫困村之一,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数量是全镇最多的。由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村书记马建辉带领村民通过发展花卉产业脱贫致富。他们亲切地称自己种的花为“富贵花”。
“当时我拿到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种了4亩多非洲菊。现在我种的品种多了,每年能增收4万元左右。”元山村村民张水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花卉产业发展之初,村民没有资金。马建辉找到当地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很快对接。通过扶贫担保基金,分批为村民提供3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扶贫小额贷款作为启动资金。
△清流县农村信用社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元山村通过发展花卉产业实现脱贫。
一直以来,人民银行三明中心支行始终坚持“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开展‘造血式’产业扶贫”的金融扶贫思路。
截至8月底,
三明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11037笔交易总额5.15亿元,均居福建省首位。
在金融力量的带动下,截至2019年底,全市18943户5456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为巩固扶贫效果,该行已开始探索建立长效金融援助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今天的三明革命老区不断焕发青春,水更清山更绿,脱贫致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三明中心支行。
新媒体编辑:罗亚辉
来源:聚焦三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明市贫困县都有哪些,三明农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47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