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疫情影响美国贷款(疫情导致金融危机)

疫情影响美国贷款(疫情导致金融危机)

长假期间美债收益率全线暴涨:原因何在?影响几何?,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影响美国贷款

美东时间10月6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就业数据显示,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3.6万,远超外界预期的17万。此前7月和8月的新增就业也共计向上修正11.9万,分别为23.6万和22.7万。

强劲的就业数据一方面反映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火热,另一方面则使得不断加剧的美债抛售潮进一步加速。

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日一度飙升至4.86%和5.05%,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今年年初3.40%和3.52%的收益率水平相比,上涨幅度超过四成。

多重因素导致美债收益率大涨

导致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一路飙升的原因是多样的。

《巴伦周刊》的评论文章认为,美国经济摆脱了硬着陆风险、美国债务评级的下调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是美债收益率上升的三个主因。《金融时报》则将其归因于美国政府日益庞大的借贷需求导致的供需变化、以及市场逐步适应高利率前景。国际清算银行BIS还将对冲基金押注的“基差交易”视为美债市场短期内动荡的因素之一。

在基本面上最普遍的观点认为,美国近期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该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美联储连续加息冲击可控、通胀正在快速得到控制、经济软着陆可能性增加。随着美国经济大概率能够避免中长期收缩,10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导致市场出现国债抛售潮。

9月28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环比增长2.1%,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环比增长则向上修正至2.2%。这已经是美国连续三个季度保持2%以上的增长速度。亚特兰大联储GDPNow工具预测三季度美国GDP将迎来近十年来最快增速,达5.8%。

即便是较为保守的经合组织也预测美国今明两年的实际GDP增速为1.6%和1.0%。

分析机构22V Research认为,与去年市场预计会出现经济硬着陆和较快回归降息周期不同,随着经济软着陆可能增加,长期国债的需求正在减少。

荷兰国际集团的北美主管Padhraic Garvey也认为:“债券因潜在的宏观经济表现出的韧性而遭到抛售,这点我们从实际利率的上升中也可以看到。”

过去数月内,美债的抛售潮始终与强劲的经济数据发布,以及美联储“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以抑制需求,并完成控制通胀目标任务”的表态直接关联。

美国政府借贷需求的水涨船高也是推高美债收益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财政部将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预计分别净发行1万亿美元与8520亿美元的国债,为本世纪以来第二高和第三高的净发行量。这也是新冠大流行以来美国财政部首次增加季度借款计划。

资产管理公司M&G基金经理Jim Leaviss表示:“美国目前的财政赤字为7%,在非衰退时期是非常高的水平。当政府需要更多资金时,债券收益率必须上升才能保持吸引力。”

此前美国政府一度面临停摆危机,虽然在根源上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争相关,但直接原因则是双方无法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截至今年6月,美国债务规模已达到GDP的122.8%,不仅远高于十年前105%,甚至高于一度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猪国”代表西班牙(109%)。

债务上限问题的迟迟无法解决,也导致美债评级两次被下调,这也意味着美债自动被低风险债券基金列入抛售名单。

2011年的债务上限危机期间,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级下调至AA+,至今未作调整。今年8月1日,惠誉同样将美债评级下调至AA+,并在报告中将降级原因定为“未来三年财政恶化、政府债务高企且仍在不断增加、过去20年内国家治理水平下降”。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仅有穆迪仍维持美债AAA评级。

作为美债最大持有者之一、且在缩表周期内的美联储,也是美债抛售潮的推手之一。

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宣布,将把美联储目前约8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以每月削减1000亿美元债券进行缩减。虽然美联储并未进行主动抛售,但随着鲍威尔允许美联储持有的美债到期后自动减持,美联储已不再是债券市场的主力买家。

《华尔街日报》预计美债市场的大幅波动可能会迫使鲍威尔重新考虑缩表的速度和形式。

9月20日,鲍威尔在最近一次的利率政策决议中宣布暂停加息,但同时向外界释放了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的明确信号。美联储的点阵图预测,今年年底前美联储将再次加息25个基点,明年降息幅度则从此前外界预计的110个基点缩水至75个基点。

在更长期限内维持更高水平的市场利率不仅意味着国债吸引力的下降,也吸引大量对冲基金涌入抛售潮。

对冲基金也被广泛视为短期内美债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推手。

9月19日,国际清算银行在季度报告中就将对冲基金的基差交易规模的增长视为对美债市场动荡的种子。所谓基差交易,即对冲基金寻求利用美国国债与其期货市场上的等价物之间的微小差价进行盈利的交易。

该行数据显示,两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空头头寸在8月份达到创纪录高位。对冲基金在共计约25万亿美元的美债市场上持有600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

此外,造成美债大跌的另一个可能原因还包括中国近年来对美债的加速减持。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øk表示,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原因,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对美国出口也持续减少、近期也通过抛售美国国债也支撑人民币汇率。2021年以来,中国已减持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美债。Sløk指出,今年中国减持美债速度有所加快,4月以来减持规模已达400亿美元。

不过,前美国财政部官员Brad Setser则认为中国与债券市场波动无关,并指出美国官方数据并未完全涵盖中国持有美债的所有情况。

美债溃败,冲击全球市场

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对于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部分美债持有者正在遭受债券价格大幅低于票面价值的巨额亏损,美债高收益率对于资本的吸引也使得美股在过去数周之内持续走低。对于美国经济而言,高收益率无疑是负债累累的企业、贷款购房者以及美国财政的沉重负担。

在国际市场层面,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也推动包括德国国债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上涨,这将对欧洲部分经济体以及债务负担巨大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美债收益率的提高也意味着非美元货币的再次走弱,并将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以2020年5月发行的30年期美国国债为例,该批次国债票面收益率仅为1.25%。除美联储外,先锋集团和贝莱德为该批次债券的最大持有者。随着美债收益率的走高,该批次债券目前实际价值较票面价格已跌去超50%。虽然美联储对于持有大量“水下债券”并不敏感,但巨大的浮亏是否会通过金融机构对金融系统产生影响则难以确定。

今年3月,美国加州的硅谷银行因发生挤兑而被迫宣布破产,这是美国自2008年以来发生的最大一起银行倒闭事件。

作为聚焦于创投的商业银行,硅谷银行暴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该行将大部分现金投资于美国的政府债券。虽然美债历来是最安全的投资类型之一,但债券票面价格的大跌直接导致硅谷银行资不抵债。

更高的债券收益率也使得股市的吸引力持续下降。过去一个月内,美股三大股指悉数出现大幅度下滑。其中道琼斯指数从34400下跌至33200点,标普500指数从4515点下跌至4260点,纳斯达克指数从13870点下跌至13200点。

相比于金融市场,债券收益率的上涨对于已经负债规模巨大的美国财政更是影响深远。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今年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将占GDP的2.5%,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4%,而过去30年内债务利息支出与GDP占比的均值为1.8%。此外,由于美联储持有大量实际价格远低于票面价值的“水下债券”(Underwater Bond),联储预计也将大幅减少向政府汇出的利润。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美国的企业界。美联储经济数据FRED显示,新冠疫情初期宽松的贷款环境使得企业负债与GDP占比在过去三年内急剧升高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也意味着企业再融资时将不得不面对收益率更高的市场环境,并迫使企业削减开支和投资。

由于10年期美国国债是全球借贷的基准利率,美债收益率的上涨也带动其他主要经济体债券的同步上涨。

即便是主要经济体中财政最为健康的德国,其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分别上涨至2.905%和3.143%,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的意大利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已经上升至4.95%和5.438%。

9月下旬,法国和意大利均提交了2024年的预算草案,两国公共财政的缺口正在迅速扩大。其中法国今年的公共部门资金缺口就已经高达1880亿欧元,比去年同期高出25%;而意大利则将2024年预算赤字与GDP占比目标从4月份设定的3.7%提高至4.1%-4.3%。

至于财政状况良好的英国和德国,事实上也因为经济增长乏力而无法承受与美国相当的实际利率。在经合组织的经济展望中,英国和德国今年的GDP增速分别为0.3%和-0.2%,为七国集团垫底。

考虑到德国和英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的涨幅远小于美国国债,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汇率也将遭到削弱。自今年7月起,衡量美元兑其他六种货币的美元指数就从100.6一路上涨至106.11,创下近一年来新高。

欧元和英镑的走弱将可能造成两大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的能源类进口商品。最新数据显示,英国8月通胀已跌至6.7%、欧元区9月通胀则跌至4.3%,但仍高于美国8月3.7%的通胀数字。

债券大王Bill Gross和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接受CNBC采访时均表示,美债短期内仍将继续上涨并尝试突破5%上限。

疫情导致金融危机

疫情刚显露“平台期”端倪,特朗普就要迫不及待地重启美国经济,欧洲国家近期纷纷逐步放松管控措施。同时,美国政府两个月来已经出台4项与疫情有关的经济救助和刺激计划,欧盟在先期达成的5400亿欧元救助计划的基础上,准备再推一项总额上万亿欧元的经济援助方案。

全球经济因疫情冲击已经陷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疫情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成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衰退。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糟糕经济形势可谓环球同此凉热。

4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一名行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大楼前行走。(新华社)

【发达国家日子不好过】

4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总额484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计划。这一计划将在众议院表决,如果获得通过并经特朗普签署,将成为美国政府两个月来出台的第4项与疫情有关的经济救助计划。

美国政府已在3月27日出台了总额达2.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法案,这是美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财政刺激法案,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也才7870亿美元。IMF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

美国过去五周内美国新增失业人数已达2640万。而五周前美国已有710万人失业,这意味着现阶段美国已有超3300万人失业,实际失业率或已超过20%,创下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

4月2日,在美国格罗斯波因特伍兹,一家因新冠疫情关闭的商店贴着“转让”的告示。(新华社)

欧洲情况也不妙。意大利经济去年底已现2013年来最大幅度萎缩,意大利经济研究所预计今年GDP可能萎缩6.5%。西班牙央行20日警告,预计这个欧盟第四大经济体今年萎缩6.6%至13.6%。受此影响,失业率或达21.7%,抹平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取得的成果。

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3月30日发布评估报告,德国经济今年恐将萎缩5.4%。德国五大权威经济研究所4月8日联合发布报告预测,德国经济今年将萎缩4.2%。从预测数据来看,德国还算好的。法国总理菲利普19日表示,法国今年将面临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预计经济将下降8%。法国政府的紧急经济救助措施已从450亿欧元追加至1000亿欧元,超过GDP的4%。

英国刚“脱欧”就遭遇困局,英国财政部下属预算责任办公室14日依据模型推算,英国恐有超200万人失业,二季度经济可能萎缩30%,全年GDP或将下滑13%,成为30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4月18日,在日本东京,行人戴口罩走在涩谷街头。(新华社)

日本政府23日发表4月份月度经济报告说,目前经济形势迅速恶化,情况极为严峻。这是日本政府2009年5月以来首次在经济形势评估中使用“恶化”一词。大和综研经济调查部日前发布报告说,如果疫情6月得到抑制,今年日本GDP或下降4.5%;若疫情拖到年底,GDP降幅可能扩大至7.6%,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

韩国形势略好一点,IMF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将萎缩1.2%,如果成真,今年将是韩国时隔22年再现负增长。据韩联社统计,韩国政府迄今公布的各种抗疫直接补助政策规模约150万亿韩元,间接补助达349万亿韩元,总规模相当于去年GDP的26%。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股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新华社)

【新兴经济体形势严峻】

“阿根廷处在‘事实违约’状态,目前无力偿还债务。”阿根廷财长古斯曼19日说。其实,债务违约或重组对这个拉美大国来说并不是头一回,但在疫情冲击之下,阿根廷还是被称为第一个“倒下”的国家。

然而,三个国际债权人团体20日拒绝了阿根廷提出的债务重组提议,加剧了阿根廷5月22日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即便如此,阿根廷政府还是在22日公布了一份662.38亿美元债务重组方案。

根据IMF的最新预测,今年阿根廷经济将萎缩5.7%。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阿根廷3月农产品出口下滑6.9%,净收入刚过10亿美元。其中,仅大豆出口一项,将给阿根廷造成全面超30亿美元损失。

社会停摆使阿根廷出口遭遇严重损失。以占据阿根廷外贸半壁江山的农产品出口为例,物流延迟和人手紧缺使出口大幅下滑。3月,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净收入为10.64亿美元,同比下滑6.9%。仅大豆出口一项,疫情将给阿根廷全年造成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

4月18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警察在街头检查过往车辆。(新华社)

在IMF的同一份预测报告中,今年印度经济增速为1.9%。虽然仍为正增长,但此前印度经济已连续七个季度放缓,去年四季度增速创下6年来新低。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已达23.4%。

当疫情冲击叠加油价暴跌,俄罗斯、墨西哥、沙特等新兴经济体经济面临的压力更大。IMF预测今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5.5%,俄罗斯目前确定用于支持经济的资金总额已超过去年GDP的5%。

尽管欧佩克+4月9日达成大规模减产协议,但国际油价并未因此回弹,反倒继续下跌,近期甚至一度跌为负值,供需失衡的现状将对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收入造成更多损失。

面临这一问题的还有沙特等中东国家。IMF预测今年中东经济将萎缩3.3%,衰退程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中东两个最大经济体沙特和阿联酋经济将分别萎缩2.3%和3.5%。

沙特首都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新华社)

此外,中东石油出口额将减少超过2500亿美元,沙特、阿联酋等国的财政收入将锐减,预算赤字将扩大。据国际金融协会估算,到今年底,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可能会减少2960亿美元。

获得美国分担减产份额的墨西哥也不乐观,IMF预计其经济将萎缩6.6%,此次疫情对墨西哥经济的冲击比2009年“甲流”疫情时更严重。墨西哥工业商会联合会估计,将有至少117万家企业倒闭。一份墨西哥智库研究报告指出,疫情或将导致超2000万人陷入贫困。

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铜牛。(新华社)

【大萧条以来最糟衰退】

IMF14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于全球多数国家疫情将在今年二季度达到峰值、下半年消退的基准情景假设,预计疫情冲击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成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而就在今年1月,该组织还曾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

报告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萎缩1%。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IMF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全球经济萎缩0.1%,但主要是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仍保持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是资产泡沫化、过度负债等多重问题叠加的产物,而全球经济本轮衰退源自疫情引发的供给和需求同时收缩。

韩国首尔明洞一家运动鞋专卖店贴出打折信息,店内只有店员没有客人。(新华社)

IMF副总裁张涛表示,IMF已接到来自100多个成员国的紧急融资请求,截至目前以创纪录的速度批准了20多个国家的紧急融资请求,未来还会批准更多请求。IMF指出,如果疫情下半年消退,各国采取的政策措施能有效防止企业大量破产、长期失业和系统性金融压力等问题,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在2021年回升至5.8%。

但到2021年底,全球GDP仍将低于疫情暴发前预测的趋势水平。IMF预计,今明两年疫情对全球GDP累计造成的损失将达到约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和德国经济总量的总和。彭博社援引分析人士观点指出,即使各国出台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至少也要到2022年才能恢复到疫情暴发前水平。

4月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出席视频新闻发布会。(新华社)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认为,此次全球经济衰退与以往截然不同: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导致的产出损失或远超金融危机,而且疫情冲击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此外,以往可以通过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活动回升,但这一次将取决于疫情防控的结果。

针对疫情防控,加强多边合作已成为国际共识。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举行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就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减少疫情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冲击等达成一致。日前,在一份致G20成员的公开信中,百余位世界前政要敦促各国采取国际协调行动,应对疫情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双重危机。

综合新华社等消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整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影响美国贷款(疫情导致金融危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1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