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东河区稳住就业基本盘 交出幸福民生卷,下面是包头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包头市东河区贷款
2023年1—7月,包头市东河区就业创业工作交出了稳扎稳打的成绩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717人,开展补贴制职业技能培训454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26万元,总体就业形势继续稳中向好。
数字链接线上线下 促进人与岗“双向奔赴”
“没想到,招聘会直接开到了家门口!”正值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郝瑞很欣喜。东河区积极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郝瑞正是参加这场校园招聘会,成功入职一家网络公司。
“快40岁了,还好找工作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北梁居民王师傅走进小区附近的东河区人力资本产业园“‘职达人才’零工服务超市”,递交了求职简历。不到一周,工作人员就帮她找到一份企业管理工作。“社保齐全、收入稳定,还能兼顾家庭,我非常满意。”王师傅说。
在包头市东河区,这样人与岗位“双向奔赴”的案例有很多。究其原因,线上线下相结合、硬件软件相补充的求职招聘用工保障体系发挥着关键作用。
“线上通过就业创业‘双找双订’小程序建立东河区人力资源信息库,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线下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人社服务专员进社区’等主题形式举行招聘会,送岗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园。组织零工人员与企业‘一对一’洽谈……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东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为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以更大力度支持重点群体就业,东河区人社局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帮助青年提升就业能力;着眼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113场,累计发布岗位19911个,达成求职意向1782人次;聚焦脱贫人员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上半年实现14474名农牧民工转移就业。
优化服务便捷融资 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近日,东河区九曲华街文创街区迎来高人气,这里的创业孵化基地里尤其热闹,各类文玩小玩意吸引居民光顾。
“园区内创业者除了沿用实体销售模式,还实现了网上预订、物流配送新型互联网营销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基地,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入驻、退出、晋升制度,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精细化的创业服务。”九曲华街创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成功孵化104户,现入驻园区的创业者有30户,累计带动300人就业。
同一时间,东河区吾悦广场创业孵化园内人头攒动,各类主题集市,拉满购物、夜娱气氛。据介绍,这是去年认定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目前,有253户在孵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水、电、租金等补贴,也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截至目前,基地商铺共带动1726人就业。
“我申请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很快就到账了,这笔资金支持很及时。”创业者徐磊是内蒙古优诺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随着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他有信心把公司经营得更好。
创业是就业之源。为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今年以来,东河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26万元,累计支持106人创业,入驻实体1600户,带动就业人数8793人。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在申请人材料提供齐全的情况下,提高审批效率,及时高效地满足创业者需要。”东河区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创业担保贷款“硬核”举措,不仅稳住并扶持了更多创业主体,让更多劳动者端稳就业“饭碗”,也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助企稳岗举措 稳岗返还“跑”出加速度
在东河区内蒙古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里,100多名员工紧张有序工作。“政策‘组合拳’及时给力,帮助我们稳岗扩岗。一年多来,公司非但没有裁员,还扩招了。”据单位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公司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等达1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用工成本。“今年业绩回升,新订单快速增长,我们打算再扩招上百名员工。”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东河区大力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地见效,通过系统内部数据比对,精准锁定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免申即享”服务模式,全程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精准发放,实现发放过程中企业“免申请”“免材料”“免跑腿”,率先将2023年首批符合享受稳岗返还条件的21家企业审核完毕并上报市级部门,发放10.37万元,促进企业岗位稳定和经营发展;全面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将就业政策、用工指导、招聘活动等送进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当前,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直补快办”进一步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为零工牵线为企业搭台 实现供需高效对接服务
“多亏有建筑零工市场,我才干得这么踏实。”东河区的一处建筑工地,刚上岗2个月的瓦工张师傅忙个不停。东河区“职达人才”零工服务超市是当地首家专业零工市场,为工友们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以前打零工要碰运气,现在使用线上小程序,3天就找到了工作。在线下,零工市场还提供公益茶吧、技能培训等服务。”张师傅高兴地说。
28岁的韩莉莉填写的信息显示,她目前无业,期望薪资3500元以上,可随时到岗。零工市场工作人员李荣立刻在电脑上为其查找企业用工信息,当场向韩莉莉推荐了一家工贸企业提供的操作工、质检员岗位。得知马上就可以到企业面试,她开心地回应:“那就去试试!”临走前,韩莉莉询问是否带走登记表,李荣告知其不用带走,如果到企业面试不成功,还会根据其个人情况推荐其他岗位。从进门登记到离开去面试,用时不到10分钟。
近日,河北金澜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企业生产销售具有淡旺季特点,很多工作具有突然性,一旦接到一个大单,现有的人手就不够了,这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在旺季,我们需要不少零工从事包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此外,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工序也可以使用零工。”一家急需零工的企业负责人说,使用零工大大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023年以来,东河区人社局在加速零工市场供需对接、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等多方面发力,目前已经建成零工市场两家,正逐步实现求职招聘有场所、岗位对接有服务、管理规范有秩序、安全运行有保障。市场运营以来,已服务零工人员432人,服务企业46家,线上零工窗口服务零工人员262人,线下158人。
(包头日报见习记者:崔妍;通讯员:全娜)
包头市简介
央广网包头8月16日消息(记者 田凤元)8月16日,第十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暨中国稀土学会2023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幕。此次会议上,包头市提出将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力争到2025年稀土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以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承担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已成为国际性稀土产业前沿科技交流平台、稀土产业政研成果发布平台、稀土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平台和稀土产业招商合作平台。
本次论坛同期举办5场专题活动和24场分论坛,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为主题,旨在实现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据介绍,包头市稀土储量和冶炼分离产能世界第一,在稀土原材料供应保障上占绝对优势。稀土新材料产业门类齐全,链条完整,永磁材料产能全国第二,储氢、抛光、稀土合金材料产能全国第一。立足已经形成的从稀土原矿开采、选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包头市全力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
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邬军军表示,在打造“两个稀土基地”上,稀土高新区将推动金力、韵升、安泰等7家全国综合实力前10强的磁材企业持续释放产能,全力做强磁材、储氢、合金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抛光、催化、光功能产业,打造全国产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稀土新材料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包头稀土行业实现产值677.5亿元(人民币,下同),产值达到历史新高,增速连续两年保持70%以上,稀土产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到2025年,包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达到10万吨,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培育行业单项冠军1户,为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包头市东河区贷款(包头市简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5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