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好像大厂有人还不起房贷。
这两天,一个互联网巨头的员工,一个月发不起10万,也将面临被裁的情况。
本来我身价4000万,现在濒临破产。一半人觉得尴尬,另一半人觉得故事编得不好。
但无论如何,我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大厂员工的人生滑坡。
不知道在房企群体洗牌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房贷还款的声音似乎有增加的迹象,从大牌到名人再到无名小卒。
大厂的案例总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在这个刷屏的案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抓马词,比如“X-News员工”、“月供10万”、“身价4000万”、“濒临破产”、“华润城卖不出去”。他们的任何组合都是引人注目的新闻。
该案例由一位名为“艾伦”的网友分享。
故事虽然不长,但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以命运捉弄英雄的口吻表达遗憾。
故事的主角,工资从每月8000元涨到6万,用了10年。
这10年,毕业前三年在龙岗首付100万上了车。
然后2017年我把龙岗的房子卖了,赚了两百多万,搬到了南山科技园华润城,一个超级网络名人楼盘,总价1600万,首付500万左右,月供杠杆提高到6万+。
当时故事主角的收入还没过6万+/月,但也快过了。
然后故事的主角迎来了深圳楼市暴涨的时间,2020年初买的华润城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信心迅速膨胀,加了杠杆,依靠贷款和网贷,在南山区西里冲刺了一套1000多万的房产。
没想到,楼市迎来了一场寒霜,变脸比计划的还快。月供加上家庭开销达到了每月10万+。
在现金流耗尽的情况下,本来打算卖房减轻压力,结果没卖出去。现在已经包含在优化列表中。优化一旦实施,就铁定破产。
故事被分享后,立即被大量刷屏转发。
随着故事的发酵,网络上也引来了一片质疑的声音。
有人质疑工资怎么从8000元起步,三年怎么交100万首付。月薪不到6万怎么买得起6万的房子?
甚至有人认为,17年买的华润城,现在亏损是不正常的。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像这样的大厂员工最容易受到疫情和收入下降的影响。
去年12月,同一家互联网巨头的员工也发生过房贷不还的情况。夫妻俩失业后都还不起房贷,被迫断供。
所以,大厂程序员失信,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
而且在买房群体中,程序员的购买力是各行各业的代表。
这次被曝光和讨论,意味着在疫情下,是时候考验大家买房控制现金流的能力了。
换句话说,房团该洗牌了,光出房贷还不够,前途一片光明。
上周“延期还款”话题被热搜。
本来只是受疫情影响,正常投诉要求延期房贷还款。但因为上海的疫情,房主的情绪被放大,一条“因疫情,市民向银行询问是否可以延迟房贷还款”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随着网上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全国各地银行纷纷出来表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还款延期措施。
大厂员工还拿不到房贷,只是现在房团的一个缩影。业内有更多的人拉了买房的杠杆,导致资金链断裂,但目前还没有曝光。
洗牌期还是入局期?现在手里有房的群体已经处于洗牌阶段,是不是意味着楼市可以再设一个新局?
股市里,大家都知道抄底最爽,反弹后右边交易最安全。
但是很多时候,韭菜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底部,明天会不会反弹。就算反弹,被蹭也不敢跟。
这种心态在楼市也很相似。
买房最难的人是刚需,最容易被政策伤害的人是刚需,选房最容易的人是刚需。
调整期不敢买,行情上升阶段不够果断,最终导致错失良机。
深圳市场从来都是最敏感的,哪怕给它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它也会蠢蠢欲动。
比如2019年,深圳奢侈品税放宽,市场立刻迎来启动,市场一直持续到2021年2月“指导价”出台。不管中间出台什么样的调控,市场都会接受所有的订单。
现在市场有了一些微妙的信号。
深市新股发行节奏有不同程度的加快。
最明显的是,市场认可度较低的股票,比如嘉福华登大厦(Garford Walden Mansion),最近开始热销。
本次优惠开盘之初,备案均价9.5万/平,有462套房源。冻结资金只有148人入围,但周末两天卖出1.6亿。
按照最低价640万/套计算,2天卖出25套;如果以3316万/套为标准,成交在4.8套左右。
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怀疑市场信号是不是真的来了。毕竟,只有看到真货,市场才能复苏,你才敢于出手。
如果按照判断买房时机的原则,价格拉平的阶段就是最佳买点,因为价格下跌就是行情的转折点。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深圳市场的底部已经非常明确,是否布局完全看个人实力。
本文来自葛龙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房贷,从大厂开始“沦陷”,房贷从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62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