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汽车抵押的小广告在小区楼道里、电线杆上、一些不知名的网络平台上相当常见。广告的内容也很吸引人。“只要有车,当天就能放款。”相对于银行放贷的严格程序和漫长周期,这样的小广告对急需用钱的人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然而,在这些看似高效实用的二手汽车抵押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旦招到他们,很可能贷款还没拿到,车也不见了。更可怜的是,一些车主甚至被迫支付高价赎回汽车。下面列举三个被骗案例,帮你揭开二手车抵押贷款中的猫腻。
1。套路一:贷款还没全部收到,车已经开走,警方无法立案。
市民沈女士在地铁里发的一张流动资金小卡上看到,某公司可以提供二手车抵押贷款,马上就能拿到钱。于是,她把自己价值20多万的车抵押出去,但抵押只拿到一半的钱,对方就借口安装GPS把车开走了。
沈女士觉得被骗了,立即去派出所报案。但这件事不能立案。民警解释,对方提供的合同都比较正规,双方都是自愿签订合同的,而且是对方签的合同,只能算是合同纠纷。法律上不能认定对方不履行合同,不构成欺诈。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只能认为是民事合同纠纷。公安机关不能按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套路二:没拿到房贷钱,却被要求高价赎车。
市民常先生通过小广告找到一家从事汽车按揭的机构,申请了4万元的汽车按揭。当时他没怎么考虑就签了两份合同,并在对方要求下,让妻子拿着两万五现金和合同合影。
但签完合同拍了照片,对方又说没有那么多现金,说4万元以后一次性转给常先生,于是拿回了2.5万元现金。然后,另一名男子以安装GPS定位装置为由,将车开走。很快,常先生收到了对方转来的钱,但不是4万,而是1.5万元。这时他觉得不对劲,赶紧联系对方。不知道,对方直接告诉他,要车给5万就可以了,不然就报警或者打官司。
常先生一怒之下,只好赶紧报警。接到报警后,民警询问了他借款的详细情况。表面上看,交易已经完成,一切合法合规:比如,第一,双方签订了汽车质押合同,对方可以把车开走;第二,照片显示常先生确实拿到了25000元,对方又转了15000元给常先生。也就是说,按照合同约定,常先生获得了4万元贷款,不存在金钱纠纷。张先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3.套路三:买低价二手车,莫名其妙背上贷款。
来北京打拼的王先生存了10万,想买一辆二手车。但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买不到车,还要帮车贷公司还贷。他在网上找了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看中了一辆满意的车,交了500元定金。预约看车后,双方最终将价格定为8.5万元,王先生随即支付了2.5万元定金。对方递给他一份购车协议,首付2.2万元。业务员说这3000元是用于其他手续的,所以购车协议里没有写。王先生付了钱回家,等着对方办完手续,上门提车。让他没想到的是,手续还没办完,债主就上门了。
三天后,自称车主的女子李找到他,拿出一份车辆抵押协议,称要还清10万元抵押贷款才能提车。王先生质问业务员,业务员说完全不清楚,说都是公司操作的。还说押金已经交给公司了,没办法退。王先生此时觉得不对,于是联系了失主李某。原来,李的二手车抵押给了这家公司,却通过私人关系给业务员好处,让他帮忙卖车还贷。李告诉王先生,如果要退款,只能退合同上写的2.2万元。剩下的3000元已经花在手续上了,肯定是不退的。为了拿回这笔钱并继续买车,王粲先生只有妥协。
以上三个汽车抵押案例,可谓套路深。一不小心被骗了,醒来后报警,才发现拿骗子没办法,只能吃哑巴亏。
其实贷款还是要找正规的平台。不要相信一些街头小广告和不正规的网络公司。现在中国平安有车主贷款,属于无抵押信用贷款范畴,由中国平安集团品牌担保,绝对安全可靠。车主可以贷款,最高贷款15万,而且没有GPS,非常适合有车想申请无抵押贷款的人。
此外,个人和企业主如果有公积金、保单、按揭房、车等满足任何条件的产品,都可以享受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街上贷款广告能信吗,贷款的小广告":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88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