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年轻人奔向希望的田野。
舟山青年以现代思维肩负起农业传承的重任。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舟山虽然是浙江土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依然是种水果蔬菜的好地方。“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市涌现出一批年轻力量。用年轻人的热情和研究精神,用现代思维肩负起农业传承和改造的重担。
“青春!赶紧下乡去!”在振兴乡村、推进现代农业的口号下,我市各级团组织和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助力农业创新的项目和活动,群策群力助力乡村振兴。
王佳佳和传奇庄园种植的桑葚(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投身田间,青创农场绽放青春。
王佳佳是舟山市传奇庄园青创农场的农民。她曾经是白泉镇柯美社区的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在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支持下,王佳佳在2011年左右涉足农业领域。真正接触到农业生产,王佳佳发现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一共陆续承包了800亩地。村里已经整理好的土地,原来是‘黄土高坡’,需要改种生产。前期投入非常大。”
刚种的果树都是小苗,几乎没有固土能力。下雨的时候,容易水土流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向农林部门咨询,在果树下种草,巩固土壤。”随着经验的积累,5年时间,王佳佳承包的农场产值从最初的100万元增加到500多万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陈是宁波慈溪人,也是一位“80后”农业创始人。热爱农业的她跟随丈夫傅连青的脚步来到舟山岱山,在岱山县联合经营小富青创农场。付连青的父母从事农业生产多年,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农业生产的重担,夫妻俩总想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
虽然年纪不大,但作为“农”的陈夫妇却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小富青创农场是岱山第一个引进草莓种植的农场,岱山周边的农民经常向他们提问。“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和技术上帮助一些当地的老农民。比如他们买不到好的草莓苗,我们就帮他们买;老人不知道怎么解决害虫,我们就教他们怎么处理。”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也让夫妻双方体会到青年农民实现个人价值的成就感。
方红玲是刘恒新余青创农场的农民。在接触农业之前,她和丈夫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当初我们也是边做边学,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经常碰壁,但始终有生产绿色健康果蔬的初心。”在方红玲看来,舟山本地种植果蔬,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很多水果店卖的水果口感不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够熟。为了保证长途运输不变质,国外很多农场都是在果实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摘,所以风味大打折扣。”当地运输风险大大降低,农场也能保证果实的成熟。
陈农场岱山草莓丰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挥年轻人的力量,用现代思维肩负起农业转型的重担。
作为新时代的新农民,我市优秀农民的共同愿景是肩负起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担,接过时代交给他们的“接力棒”。
新城西郭青创农场的“80后”农民朱磊,在务农两年后,开始拓展经营思路,开发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旅游线路。“年轻人会比老一代人对市场更加敏感。2016年左右,我们把农场和旅游结合起来,从单纯的把产品拿出去卖,到介绍客人来消费。”此外,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朱磊还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对部分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比如生产一些干果和红薯,接近传统和自然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在朱磊看来,年轻人对“折腾”的热爱,也正在让这一代新农民抓住农业市场的无限商机。
“80后”海归余为了建设家乡的农渔业,放弃了在国外的高薪工作,在登布岛投资成立了舟山东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750亩广阔的盐渍化表土上,余建起了大型多元虾蟹养殖项目,解决了登埠劳动力就业,为登埠渔民树立了科学养殖的榜样。
为了反哺家乡,促进农业传承,俞还在浙江海洋大学设立了奖学金,鼓励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投资农业生产。这一年,于还入选了共青团中央“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队”领队。
孙的新青农青创农场开辟了青少年农业研究基地,将农业与文创、旅游、教育融为一体,成为附近学校少先队课外劳动实践的热门基地。“比如围绕水稻,我们让孩子体验收割水稻、摘穗、扎稻草人、蒸饭、做年糕等。,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食物的来源,向新一代普及农业知识。”而这种产业整合也为农场提供了更多的创收渠道。
陈和他的妻子致力于将现代机械引入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引进了连栋温室,比如把草莓种在架子上,而不是种在地里。温室内水肥一体化,借助物联网,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水肥,自动控制温度,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据悉,三年来,我市已建立省级青创农场13个,市级青创农场26个,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宣传交流平台。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组织舟山市2021年“新型农民”专题培训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作用,服务农村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农村青年实用人才的引领作用,助力我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引领城市建设。
方红玲正在查看农作物长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政策精准,银行帮助解决农村青年创业困难
我市青年农民以他们的技能和责任展示了他们的年轻背景。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他们还是会遇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其生产经营。为加强对青年农业创新的全方位帮扶,努力在全市形成支持青年回乡创业的良好氛围,团市委联合保监银行舟山分行推出农村青年创业合伙人计划。目前已经建立了3个农村青年创业合伙人站点,汇集了团组织、银行机构、保险机构的专业力量,打通服务青年农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倪先生是朱家尖岛的一位青年企业家。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想借助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力度开一家民宿,但资金的压力让他犯愁。敏泰商业银行舟山分行工作人员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上门办理“农汇通”自助循环通贷款30万元。“‘农惠通’是满足农民生产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普惠性贷款。主要通过批量授信、自助循环、利率优惠、上门办理等方式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体验。”敏泰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为进一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帮助农村青年创新创业,敏泰银行舟山分行持续开展“进百花园、走千村、访千家”、“根据地”、“三服务”等营销活动,与村里居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信用村的“伙伴银行”。
也是以此为契机,普陀农商行着手打造农村创业青年创业合伙人团队,精准对接“金团合作”模式,助力农业创业者。
“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是申请贷款难、放贷难。针对这一现象,该行创新推出“青创贷”、“新农贷”等一系列小额、低门槛信贷产品,支持年轻人扎根农村、自主创业。此外,适时调整利率,为符合条件的返乡青年申请全额无息补贴,降低融资成本。”普陀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去年9月底,普陀农商行已与名单上的25位创业者对接,通过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向创业者介绍相关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目前,已签约的17名青年创业者实现经营收入2681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67人。
接下来,普陀农商行还将重点建设合伙人服务站点,发挥现有网点、金融服务点和青创农场的作用,为农创青年提供创业咨询和“一站式”服务。“对于我们的创业合伙人团队,也要进一步开展技能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维度、更专业的帮助。”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舟山市农耕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舟山农业大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66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