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馆陶县韩高庄村,各种快递车来回穿梭。韩高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宽阔的村道上独树一帜,处处都是电子新农村的景象。
2月起,馆陶县商务局入驻韩高庄村扶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它将“电子商务”作为扶贫产业。通过“行政推动、网上创业孵化、网上商品培育、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五大基础任务,创办了3家电商,开设了8家网店,开创了电商扶贫新模式。
淘宝上卖的水泥:从“漫灌”到“滴灌”
“做了十年销售,早就有开网店的想法,只是摸不到门道。只是村里在搞电商培训,很快就会用到。”郭,80后,是汉高庄村唯一一个卖沙子、水泥等建材的商人。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她注册了一家网店。
销售的水泥主要是0.5公斤和2.5公斤等小包装,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
“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到‘穷根’,从‘漫灌’到‘滴灌’,才能治病。对于郭这样的群体,我们通过‘电商孵化’计划培养电商技术和意识,从而走上脱贫之路。”韩高庄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县商务局副局长李振峰说。
“韩高庄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的发展,靠的是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韩高庄村村支书韩关根说。
工作组按照大众测评、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出30家家电厂商重点培育店(点),启动“百人培训计划”,每周免费培训两次;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邯郸村村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姻”,开展人员孵化、网商培训等免费“手把手”教学,坚持培训一批、孵化一批,帮助村民不仅开网店,还能开下去。截至目前,全村免费培训90次。
布鞋做大品牌:从“输血”到“造血”
“这一天可能会很尴尬。”这是韩高庄村民石焕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妻子瘫痪在床,老板30岁病逝。全家只靠二儿子生活,生活捉襟见肘。随着电商扶贫的不断推进,石焕通的日子开始有了变化。
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石焕通不仅从供销社获得了小额贷款,还入股了馆陶县长阡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和母亲一起做布鞋,走上了扶贫之路。
“脱贫的根本出路在于有一个好的产业。有了产业,收入才能有保障,才能可持续。鉴于5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5%,19户贫困户中有11户因病致残致贫,我们选择了‘手工布鞋’和‘旧棉被’,原产农村,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注册商标。”李振峰说。
为了打通产品上行渠道,支持产业化
管理上,工作组争取了30万扶贫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以贫困户入股、企业化运作的形式成立了3家电子商务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货体系;制定了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上保证农特产品的供应质量,打通产品上游物流渠道。前几天,第一批旧布鞋有十多个品种,生产了400多双,网上销售了65单,销售额达到6000多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韩高庄村Wifi全覆盖建设,将电商扶贫纳入小额信贷扶贫范围,完善村里的物流体系,加强人才、美工、代理运营等方面的培训,培育我们的第一手产品,加快产品认证和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电商园区功能建设。”县商务局副局长张朝瑞介绍。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启动了‘电商小镇’建设。美助产业,产业扶贫,带领全村电商创业,争取2016年汉高庄村10户整体脱贫,精准脱贫36人,实现共同富裕。”县商务局局长韩国瑞坚定地说。(记者谢通讯员李月超)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馆陶县小镇有哪些,河北馆陶旅游小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84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