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齐齐哈尔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4%。从数据上看,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稳中有降,但市民仍不可大意。据统计,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主要是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冒充理财,四类诈骗占电类诈骗案件总量的68%。
常见的欺诈类型
以及你身边的案例
01
网络刷单
骗子利用招聘网站、兼职QQ群等渠道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为电商平台店铺刷单,提升信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的刷单兼职工作流程,然后以系统、网络问题等各种借口多次要求受害人汇款。
●身边案例:近日,我市居民肖某反映,其于2021年5月31日通过微信好友介绍下载“某购物APP”刷单,前期受害人刷的钱被成功提现。7月25日,受害人照常继续刷单,对方以联名账单为由诈骗受害人。受害人发现被骗,报警。共被诈骗7万余元。
●防骗提示:刷单全部违法,拒绝扫描未经验证的二维码,拒绝给陌生人转账。
02
冒充公检法
骗子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局、交通局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涉嫌某类案件,需要配合调查,以恐吓、威胁等手段欺骗被害人相信,要求被害人通过ATM机、网银等方式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公平账户等各类诈骗犯罪。
●身边案例:8月9日,我市居民董某报警称,8月7日下午4点左右在家中接到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董某涉嫌洗钱,需要核实其银行资金为由,诈骗董某9万余元。
●防骗提示:公安机关不会电话要求对方转账,不会要求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如果遇到这样的电话,请立即挂断并报警。
03
冒充客服
冒充银行、运营商、淘宝、腾讯等机构的客服人员,虚假呼叫受害人帮助办理某项业务,或网购退款,从而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
●身边案例:8月9日,我市居民李某报警称,2021年8月9日12时21分,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称李某在某购物平台购买的手环被快递员弄丢了。客服打电话问李花了多少钱,会双倍赔偿。在“客服人员”的指引下,为了拿回退款,李向指定账户转账共计7万余元。
●防骗提示:可以通过运营商官网、客服电话等渠道查询真伪,不要轻信不请自来的电话和短信。网上退款需要通过电商渠道正规流程办理,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的都是骗子。
04
财务管理
骗子建立虚假的投资理财网站,通过超高收益诱骗投资者投资。投资者一旦投资,往往根本拿不回本金。常见的投资理财诈骗形式有日分红、网络传销、P2P贷款诈骗等。
●身边案例:最近我市居民赵女士退休后在家闲着,对投资理财产生了兴趣。一个自称投资理财专业的人加了她的微信,说她就职于一家有外资背景的理财公司。公司有专业的团队负责运作客户的资金,确保客户的投资能够获得高额回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赵女士加入了一个投资理财小组。她发现每天都有人在群里交流自己的投资心得,并截图参与理财项目的收益。此时,赵女士已经对这家公司深信不疑,并立即联系了其中一位“导师”。“导师”了解到赵女士的收入后,为她制定了一套投资理财方案。在扫描了“导师”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指定的手机软件后,赵女士试探性地进行了几千元的小额投资。看到回报率极高,他自信大胆地开始加大投资额度,同时将好朋友冯女士拉入投资阵营。沉浸在喜悦中的同时,两人不断加大投入,总金额达70多万元。直到6月12日,突然发现财务软件打不开,联系不上“导师”。发现被骗后,金融集团解散并报警。
●防骗提示:金融理财产品应在大型机构购买,不要相信所谓的无风险、高收益、内幕信息等宣传。
警方提示:
1.任何网上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任何网上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3.凡是网上信用卡、贷款需要填写验证码、验资、交押金的,都是诈骗。
4.任何诱导投资的网恋都是诈骗。
5.凡是冒充淘宝客服退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6.凡是冒充公安机关办案,要求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任何在网上冒充老板亲友要求转账的QQ都是诈骗。
8.凡是在电话里冒充熟人领导,不见面就借钱的,都是诈骗。
9.凡是冒充军人采购物资,要求提前购物的,都是诈骗。
10.任何购买游戏装备的私下交易都是诈骗。
全力打击电诈。
年初以来,全市共破获本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56起,黑灰产案件316起,外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37起。共逮捕了863名嫌疑人。
稿件来源|对齐合成
对齐编辑器|张婷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齐齐哈尔一男子诈骗57万,齐齐哈尔犯罪嫌疑人电信诈骗14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12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