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深圳e融所良性退出,e融所 app

深圳e融所良性退出,e融所 app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上周四,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通知。

史上最严的十条戒律,引起圈内恐慌。

平台在监管的魔咒下还能生存吗,P2P还能投吗?

巴姐觉得没那么恐怖,很多只是重申和细化了之前的政策要求。

反而对合规稳健经营的平台是好事。

如果备案没有进展,所有平台都要一直绑着。最后坏平台会被打死,好平台会半死不活。

好学生为穷学生买单。

只有加快行业治理和备案工作,冬天才会结束。

这一自律要求表明,深圳的监管进一步提速,进入了最后的攻关阶段。

公告发布后,很多小伙伴询问了达人贷和E金融的情况。接到大家的电话后,姐姐也和平台进行了沟通。

01

在举报沟通之前,我们先看看协会发布的通知是怎么说的。(已经熟悉政策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1.不得更改业务和管理信息。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变更。监管层意识到最近几个月雷雨平台自我推销/抛锅的共性,进一步压实了股东的责任。

类似于之前的深圳互金平台股权冻结。

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场所不得变更。这一条主要是为了防止平台为了逃避责任而转移到监管薄弱的地区,从而造成监管执法和出借人维权的困难。

凡凡金夫转战湖南,安信贷转战西藏,不仅让放贷人维权难,也让查办案件更加困难。

关起门来打狗会容易些。如果你想让雷保持不动,原地爆炸。

高级管理层不得辞职或失联,并确保IT运营、资金清算和债务催收的正常工作。即使辞职,也要向监管部门报告,配合工作。

为防止出借人维权无门,还要求平台保证网站、财务、催收等正常运行。,意思是即使清算也要保证催收。

2.控制平台秤

未清余额不得增加。早在2017年底,互金整治办就要求各地在备案前控制规模,避免行业治理完成前整体风险增加。

态度积极的平台从去年开始就在为过冬做打算,控制等待收获,但这个通知对其影响不大。

出借人数量不得有序增减。有媒体认为,该条为史上最严,可能影响平台盈利甚至生存。

其实并不是。

监管的目的只是控制风险,而不是扼杀P2P,否则也不会从2016年开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行业进行整顿和淘汰。

平台上的出借人数量总是在变化的,新用户注册,老用户退出,只要动态保持相当恒定,这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的。

其实监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合格的出借人”带出来,督促平台对出借人进行风险教育。增加大客户比例,减少厌恶风险的小客户数量。

减少库存的非法业务。这也是去年提到的双降之一,对监管的前期布局影响不大。

不允许新的分店,线下门店数量减少。讲真,前三家都降了,门店数量自然也降了。留不住一堆闲人。

事实上,一些平台确实已经开始减少店铺数量。趣店裁员关店,ppmoney解散八个部门,宜信裁员。......

监管机构希望看到的是平台的资产质量,而不仅仅是以规模来筹集资金和覆盖风险的能力。

3.清理平台

已暴露兑付风险或拟良性退出的P2P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新业务,关闭借贷用户开户、充值、竞价等功能。

此前,该平台曾出现问题,并继续竞标,试图以新换旧,或坑更多不明真相的贷款人。

关于这一条,监管并没有给出“兑付风险”的标准。巴姐觉得应该是自融,虚假招标,大量逾期坏账。

也留下了一个口子,存量债权可以进行转让。

监管鼓励平台解决老用户退出问题,同时也避免更多出借人入坑。

平台不允许申报清算,需要经过俱乐部审核,制定清算方案,成立清算小组。

避免出现一些平台以清算的名义单方面发布赎回计划,装死或者一纸清算公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情况。

但说实话,平台已经没打算再经营下去了,也很难保证会费心去搞这些清算程序。

只能防君子,防小人。

未纳入整治范围、未提交自查报告、已停止运营的平台不得开展业务。深圳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有100多家,最终通过合规检查的也只能在这个区间产生。

没有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可以洗洗睡了。

深圳P2P平台提交的自查报告列表如下:

02

先说大家关心的具体平台。

因为达人贷和E融问的小伙伴比较多,我姐就简单汇报一下这两个平台的情况。

1.达人贷

对于前三条,达人贷最近没有变化,也没有相关计划。

平台今年2月收到监管函,10月提交自查报告。

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深圳就有控制规模的要求,达人贷不敢奢望,一直维持在4-5亿之间。

业务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IPC技术起步较难,笨拙但反欺诈效果明显,但能有效控制坏账风险。

为了向合规靠拢,之前的“智能投顾”升级为“自动放款服务”,不承诺投标期限,服务结束后需要手动转账。

在分(支)行区域,今年下半年平台已经提前做了,数量从28家缩减到25家。

2.e容所

e财院于今年1月5日收到监管函,11月12日提交自查报告。

根据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平台于今年3月完成了部分超限业务的整改。

相信每个投资过电子金融的人都有印象。今年3月,平台提前偿还了所有超过20万限额的业务,并全部整改为合规业务。

平台的实力不容小觑,否则经不起刮骨疗伤的折腾。

待收规模从今年年初的13.99亿元降至11月底的10.16亿元。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最近平台上的新资产业务主要是分期驾培或者车主信用贷款,车贷都是存量业务。(平台透露后期会有部分车贷资产在平台上。)

一方面,平台拟围绕汽车探索线上获取借款人的新业务,减少对线下获取的依赖。

另一方面,实际上平台也在开展车贷业务,但这部分车贷资产是供给银行的(蓝海银行和宁波尚同银行)。可见平台的资产质量或风控措施得到了银行的认可。

针对上周深圳的自律通知,这里已经通报了达人贷和E融所的情况。

如果大家还有疑问,或者想了解这两个平台的信息,可以在文末留言,尽自己所能与平台沟通,为大家答疑解惑,然后反馈给大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e融所良性退出,e融所 app":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55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