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发行宝鸡分行有效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己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管理服务多功能,实现了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并将继续支持当地贫困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奔向小康社会。
一是全力保障粮油收储。紧密结合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做好夏粮收购工作部署,积极汇报沟通,督促企业做好网点布局,及时调查研判,认定粮油收购企业资质,并在宝鸡日报公示,批准3家国有购销企业收购贷款最高额度234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730万元,其中发放1402万元。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在市场收购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龙头加工企业进入市场收购。其中龙头企业入市收购7户,发放贷款1.28亿元。切实做好中央和地方储备的增储、轮换、调拨等信贷工作,确保种粮农民利益;
第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对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
困难,不断扩大和延伸涉农领域信贷支持的力度和广度,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粮油加工、棉纺、水果收储、养殖、农村物流等农副产品加工零售等诸多领域。加强信贷管理,通过不还本续贷、与政府沟通协调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妥善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截至2017年底,已支持自营客户25家,贷款5.2亿元,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做好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首先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围绕“帮扶小微企业、促升级、防风险、惠民生”主题,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瓶颈和信贷资金需求,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企业贷款续贷审批。同时,继续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尽力帮助小微企业获得可靠的还款来源;二是扩大信贷服务范围。涉及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已覆盖农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批发零售、物流等多个领域。贷款品种包括其他农业企业贷款、粮油加工企业贷款、粮棉油购销贷款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拉动效应和累积效应,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撑作用;三是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丰富和创新,通过差异化监管等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创造必要的融资条件,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四是简化贷款手续。为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的信贷需求,根据小微企业特点,简化贷款办理手续,通过贷款无纸化办理和全流程标准化,加快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工作时间,有效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制定贷款维护计划,提高服务水平;五是解决企业问题。定期召开业务会议,照顾企业,提供多元化担保方式,在传统抵押担保之外增加融资性担保机构准入,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问题。
2006年,陕西常戎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达到5万锭,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随时会停产或半停产。及时组织力量深入企业调研论证帮助渡过难关,不断改革创新,扩大经营,去库存,拓宽市场,添民生名品,提质增效,当年注入流动资金贷款1800万元。2010年,公司启动产品转型升级工程,新增2万锭,进口全自动气流纺设备800台,使企业产能达到10万锭的生产规模,并根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及时增加授信额度。目前,常戎纺织无论是环锭纺精梳系列还是气流纺系列,都具备了制造国际品牌纱线的设备生产条件。国际品牌纱线供不应求,质量水平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2014年全国纺织500强排名第238位,位居西北第一。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信贷资金6.57亿元,使其销售收入从一开始的6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亿元。企业年利润水平在1000万元左右,年均纳税在600万元左右。2016年1月,常戎纺织携手宝鸡荣达纺织公司、九州纺织公司成立宝鸡纺织集团。集团公司最终可形成20万锭、760台喷气织造机组的生产规模,年产优质纱线3万吨,高档服装及家纺面料4500万米。预计年产值10亿元,利税4000万元。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企发展成为西北五省唯一生产高档棉针织纱的企业。产品质量居世界一流。为常戎纺织的发展撑起了一片晴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助推“一带一路”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先进集体、中国纺织品牌创新奖、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省纺织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十佳企业、宝鸡市金台区2008-2016年度明星企业等多项荣誉。
四、农业和农村中长期项目基础设施贷款创历史新高。一是市行领导和处室坚持深入县区政府、项目单位和支行(室),共同推进贷前条件落实,推动项目启动,切实解决已审批项目启动中的相关问题;二是要抓住9月14日省行马行长与市委徐书记会谈期间加强项目对接的契机,在棚户区改造、扶贫等领域扩大支持规模的有利形势下,及时召开行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市政府办公室、金融办、领导谈话的指示精神,明确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落实;三是结合落实全省棚改贷款业务推进会精神,与市发改委、住建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发行棚户区改造融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棚改融资合作协调机制,在市住建局派驻信贷服务人员,全面对接全市棚改项目与农发行贷款业务;四是市县银行(办事处)要加强与市发改、水利、住建、教育、投资集团和各县区的联系,广泛深入落实会谈精神,对接项目市场,掀起工作新高潮。及时对接推进棚改、教育扶贫、脱贫攻坚等项目;五是四行领导分别承担了四个重点棚改项目,积极督促项目包装评估,努力完成省行下达的棚改任务,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再创佳绩。
2017年共向11家企业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11笔,总金额18.23亿元,其中:陇县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6月发放3100万元;高新区杨家店棚改项目3月发放7000万,12月发放3.1亿(共3.8亿);宝鸡泰森千禧棚户区改造项目11月发放1亿元;宝鸡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12月发放3.05亿元;2015年,凤翔县棚改项目2月发放7亿,3月发放4000万(共1.1亿);千阳县2016年棚改项目2月发放2.4亿元;凤翔永城河(瓦窑头段)综合治理项目6月下达8500万元;蔡家坡经济开发区水寨村棚户区改造项目8月发放3亿元;扶风七星河综合治理项目6月份发放8700万元;眉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3月发放1亿;梅县滨河新区排水管网工程6月份发放4500万,9月份发放4000万(共计8500万)。
第五,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宝鸡市2016年棚户区改造二期为统贷项目,由四个子项目组成,分别是宝鸡市印象河区(印象水乡)棚户区改造、宝鸡市三河村城中村改造、陈仓区东门十字棚户区改造、扶风县法门镇三家村、南佐村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主体为宝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投资91045万元,其中建设期86018万元,建设期利息5027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19245万元,占比21.14%(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重点建设基金投入14059万元,其余5186万元由地方财政筹集),城中村改造贷款7.18亿元,占比78.86%。其中,宝鸡市殷巷河片区(殷巷水乡)棚户区改造38452万元,宝鸡市三合村城中村改造12352万元,陈仓区东门十字棚户区二期改造6046万元,扶风县法门镇三家村、南佐村棚户区改造1.495亿元。截至2017年12月底,已向该项目贷款3.05亿元,剩余4.13亿元计划于2018年一、二季度全部投入。
第六,精准扶贫凸显特色。农民富裕,国家繁荣,农村稳定,社会安全。积极响应中央“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精神,依托自身独特的定位和优势,以抓好国家、省、市扶贫工作为“主动脉”,积极实施并不断创新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服务模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创新发展,树立“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新理念,切实提高扶贫成果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在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领头雁”作用,多次给予“雪中送炭”,定向资金“活水”,精准灌溉贫困根子上的“救命水”。用春风和雨露的柔情,默默奏响金融扶贫的最强音,为宝鸡脱贫保驾护航。目前精准扶贫贷款42笔,127841.05万元,涉及企业21家,带动贫困人口379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3234人。精准扶贫覆盖陇县、千阳、麟游、扶风、凤翔五县。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33笔,金额56261.05万元,涉及企业14家,共带动贫困人口3792人。9笔精准扶贫贷款,共计7.158亿元,符合项目,涉及企业7家,共服务贫困人口143234人。(比安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发行宝鸡市分行用活用足信贷政策强力支持“三农”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92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