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大渡口如何发展,大渡口区产业

大渡口如何发展,大渡口区产业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工业是区域经济的命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大渡口把产业再造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大渡口坚持招大引强,以点带链,产业转型升级突飞猛进,探索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二年一个周期,对人生意义重大,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衰败的“工业锈带”到光鲜亮丽的“城市秀带”,大渡口区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才华丽转身。一批新的产业矩阵完成了落后产业的“无缝替代”,一个历史上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在一个新手的笔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的故事值得记录和流传。

曾经因钢而兴,又因钢而衰。

时钟拨回到12年前。

2011年9月22日,重庆钢铁集团(以下简称“重钢集团”)在大渡口厂区轧制最后一根钢材,重钢集团生产线全面停产。大渡口区,一个为重钢而设的工业区,迎来了发展史上的艰难时刻。

大渡口区作为一个工厂设立的工业基地,高度依赖重庆钢铁公司。重钢搬迁让大渡口似乎失去了“主心骨”。大渡口区《2021年统计年鉴》显示,由于重钢搬迁,大渡口区2010年至2011年工业总产值下降约33亿元,2011年至2012年下降21亿元,两年间约占大渡口工业总产值的30%。

工业空虚拟,财政收入锐减,社会矛盾突出...阵痛接踵而至,让这个老工业基地没有喘息的机会。很多人担心:大渡口能否利用好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危险和机遇总是相伴而生。重钢搬迁也使大渡口区摆脱了对重钢发展的长期依赖,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交通条件,获得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室,为产业升级预留了潜力。更关键的是,经过种种阵痛,大渡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腾笼换鸟”,实现动力转换。

腾笼换鸟,七大产业集群崛起

“市场主体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苗。从萌芽到发展,离不开精心的呵护和培育。”大渡口区委书记于长明表示,近年来,大渡口区不断优化双创环境,在政策、金融等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阳光雨露”,帮助市场主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以大数据智能、大健康生物医药为引领的新型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大渡口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中原惠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陈列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高科技产品。

“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R&D、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目前有3300多名员工,其中R&D人员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原惠济董事长纪权表示,依托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创新能力,公司销售额自2017年以来逐年翻番,2021年达到44.5亿元,正在充当“排头兵”,带动大渡口区大健康生物医药快速发展。

与中原惠济仅一楼之隔的重庆耿静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迅速闯出一片天地。公司于2006年成立后,以汽车、摩托车、农业、通讯、五金行业为重点,搭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服务平台。现已成为西南地区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数据超过180万条,供应商近3万家,年交易损失超过1000亿元。

中原惠济、集约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大渡口区双创的一面“镜子”。据统计,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已建成市级以上R&D平台51个,其中国家R&D平台4个,国家众创空室1个,市级众创空室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28%,市场主体3.6万户。曾经的老工业基地,科技质量越来越好。

随着大渡口产业结构由重到轻,由轻到好,在这样的目标下,大渡口区现在正在加快培育五个千亿级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分别是:大数据智能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重庆小面产业、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小颜)

来源:中国经济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渡口如何发展,大渡口区产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1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