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它的繁荣与城市活力正相关。
“五晚”消费释放新活力
阅读技巧
如何瞄准百姓需求,让城市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元,让“夜间经济”释放更多活力,既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也是一个企业考题。
作为2023年“夜都”的特色消费地标,北京环球度假酒店继“蔡京”环球假期后首次开放夜间体验,为首都文化旅游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活动将持续到11月11日,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夜游经济形式,丰富北京的夜间消费场景。
夜尝、夜玩、夜赏、夜购物、夜保养的“五晚”消费,是商务部提出的“夜间经济”的一种形式。《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2021年增至36万亿元,2022年超过42万亿元。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夜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58.8万家,其中今年前5个月新注册企业超过5.6万家。与此同时,由“夜经济”衍生出的烧烤、啤酒等热门行业,今年以来分别新增3.4万多家和2180家,新登记企业平均增速分别为139.9%和114.5%。
别样的《一千零一夜》
五彩缤纷的灯光秀,拥挤的步行街,还有咝咝作响的烧烤食物...今年以来,“夜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夜市桥火”到“千灯夜市闹”,夜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展示城市特色和活力的有效载体。
10月14日晚,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霓虹闪烁,游客摩肩接踵,店家热情吆喝,出售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这座位于重庆郊区的小城,着力构建“五晚”消费格局,通过打造“夜间经济”彰显独特气质。目前在花比较多的夜场镇玩的比较丰富多彩,比如“美食搞活夜”、“旅游搞活夜”、“购物搞活夜”、“娱乐搞活夜”。
“没想到小镇的夜生活这么热闹!”重庆万州的唐小姐告诉记者,她从“好吃街”逛到3元钱公园“不夜城星光市场”,找到了很多喜欢的饰品,真的很庆幸你来了。
这里的“美味街”和“不夜城星光市场”是专门为小镇夜游而建的。来自重庆各地的摊主云集于此,售卖美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潮玩等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囤货”。据市场负责人文先生介绍,仅一天时间,一些摊位的销售额就超过了6000元。
“星光夜市自开业以来一直很受欢迎。景区和渔乡汇树干创业联盟策划的50多个摊位供不应求,成为点亮小镇特色夜经济的‘主力军’。”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是优惠的夜晚,越是刺激的夜晚,吃喝玩乐、展览、聆听、旅游、音乐、购物、演艺等特色内容将融入“无夜”的品牌业态,打造独一无二的沉浸式夜游小镇。
目前,全国各地的夜经济呈现出别样的“一千零一夜”,营造出独具文化特色的消费场景,助推了当地夜经济的蓬勃发展。在Xi安,“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氛围为出发点,打造融合开放的消费场所,带领消费者体验“梦回唐朝”的繁华景象;在长沙,“夜穿长沙”既保留了老街的灵魂,又散发着年轻的时尚气息;在苏州同里古镇,“行军夜游”和“沉浸式戏剧”打造独特的园林夜游项目。
“网生一代”夜间用火消费。
中秋节和国庆节重叠在一起。今年长达八天的黄金周已经超越了“五一”的热门行程,创造了近五年来最热的“十一”。
T3旅行大数据显示,长假期间,“网一代”(1995~2009年出生)夜间和夜间出行,占比73.1%,夜间出行的平均频次是白天出行的2.3倍。年轻人白天放慢脚步,选择晚上开始“特种兵”。“白天待在家里,晚上出门”成为“网生一代”新的出行特征。
近年来,在各地的夜间项目实践中,书店、博物馆24小时夜游逐渐出现,受到了市场的极大欢迎。以80、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是“五夜消费”的主力军,引领夜游时尚。大量年轻游客热衷于现场表演、灯光秀、话剧等活动,也说明人们对夜间经济有了更高的期待。
“年轻群体是夜消费场景的核心受众,年轻群体将赢得夜经济的天下。”在T3出行首席数据官袁看来,各地结合文化、商务、旅行发展起来的夜间出行方式,特别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消费需求,也为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事实上,许多城市都推出了博物馆夜游、“动物园奇妙夜”等项目,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作为博物馆的文化中心,夜游项目的引入不仅有助于弥补游客白天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遗憾,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功能,更好地盘活博物馆资源,开辟新的文化空客房,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让“夜间经济”释放更多活力
“夜经济”持续火热,很多地方成为夜游、夜购、夜娱的“不夜城”。
如今,夜经济早已摆脱了餐饮购物的单一模式,涵盖了商业、交通、餐饮、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职业。多个行业的融合带来了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然而,“夜经济”还很年轻,发展过程中难免面临“成长的烦恼”。
“现代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服务化、集成化、体验化的新趋势。”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田璇看来,夜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商业综合体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巨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对商业综合体在消费内容的创新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挖掘消费者夜间消费的“兴趣点”,在现有的消费内容体系中加入创新的夜间消费场景。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夜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但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业态不够、品牌培育不够、文化内涵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企业认为未来夜游市场增速将在10%~20%区间,超三成认为夜游市场增速将在20%以上,超八成将继续扩大对夜经济的投资。
莫远明建议,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挖掘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升级,注重培育新业态、新品牌,加强夜经济旅游产品研发,建立健全夜经济发展机制,增强夜经济活力。(记者李国)
来源:工人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五夜”消费释放新活力,五夜消费释放新活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61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