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弥勒市扶贫办联系电话,弥勒市扶贫消费网

弥勒市扶贫办联系电话,弥勒市扶贫消费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张华的新房子

巫山乡泽居村是云南省弥勒市22个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脱贫工作中,村委会已使133户557人脱贫。在众多贫困户中,张华学的扶贫故事为全市困难群众树立了榜样。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乌山乡泽居村委会村民张华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村家庭,5口人,只有12亩地。2014年之前,他常年在家务农,缺乏致富技能。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是种几亩玉米和烤烟,生活条件艰难。

烤烟和玉米种植作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气候影响密切相关。近年来,春季移栽种植期,气候往往干燥少雨,夏季对流天气下有时会出现冰雹、大风等恶劣天气。另外,张华学的收入也经常不尽如人意。他们一家住在危房里,看着两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三十多岁的男人张华学急得要发火。

2013年底,通过精准识别扶贫,张华学因住危房被纳入贫困户,扶贫工作有力开展。

作为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华享受了很多好政策,技术培训扶持、小产业扶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等。

张华学学习知识

在感谢国家扶贫政策的同时,张华学心里还有另一个结。张华学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干得不错,却要国家政府的支持才能活下去。他一直感到羞愧,希望尽快摆脱贫困。

缺少技能,吴山乡党委、政府安排张华到市里学习。从2013年开始,张华学已经在弥勒培训兽医和养殖三年了。一心想要脱贫的张华学,在学习和培训上特别努力上进,并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016年,张华学从政府小工处拿到3000元,买了几头小猪养。经过精心喂养,这些小猪逐渐长成了肥猪。张华学把肥猪卖掉后,赚了一笔钱。因为这次养猪经历,他也想到了一个致富的办法。为什么不发展养猪这条路,多赚点猪钱?心动不如行动,张华学立刻行动起来。

为了不亏本交易,张华学没有盲目去做。他有兽医技能,但缺乏饲养经验。于是他来到村里沟组养猪大户罗海忠家里,学习他的经验,虚心请教。掌握了一定规模的养猪技术后,张华学多方筹集资金,申请了5万的扶贫小额贷款和手里的一点钱,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开始在新房旁边建猪圈,买小猪。慢慢地,张华学的养猪业发展起来了。

生活逐渐从漫无目的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了“与猪为伍”,同样又苦又累,但家里的收入却大大提高了。

2016年,张华学享受扶贫住房补贴4万元。2016年年中,张华学建起了一层砖混结构的安全屋,搬离了居住多年的土坯危房。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家庭条件有所改善的张华学感慨地说,“如果总想像以前一样保守地种玉米和烤烟,估计我家还没脱贫。”

2016年底,通过国家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张华学改善了住房,家里有了收入来源。

张华雪

“我家可以脱贫了。”村里开会讨论人口脱贫那天,张华学拍着胸脯自豪地说。

只有经历过艰辛的生活,才知道幸福的可贵。已经成为贫困户的张华学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努力学习,努力把产业做大。村里一直关注和支持张华学的发展。2017年政府小产业扶贫政策扶持3000元,其他贫困户大多买了猪。但张华学用这3000元买了小母猪,用猪谋求产业扩张。

慢慢地,张华的猪从不到10头,长到了20头、40头、50头……他自己也学会了扎实的养殖技术。2018年底到2019年初非洲猪瘟的爆发,并没有影响到张华雪的养殖。非洲猪瘟导致的生猪价格上涨,实际上助推了他的产业发展。

“在此,我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感谢给过我支持和指导的人。现在,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欢迎没有脱贫的村民找我探讨致富经验。”说这些话的时候,张华正在家里的猪舍里清理猪粪。

在猪圈里干活的张华雪

因为党和政府的帮助脱贫致富,张华学一直心存感激。而他的感恩方式就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他主动向扶贫队员和村委会汇报,表示要把自己的扶贫经验分享给其他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发展。

“这几年,我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自从国家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现在可以扭转局面了。我最大的意图就是帮助村里的穷人,带动他们一起搞养殖,慢慢发展,”张华学说。“现在我的能力有限。我只能赊账给他们养猪,等他们卖了钱再给我钱。后来慢慢的,打算一起供猪,一起供饲料,一起供技术。我想有一天我可以一站式服务所有人。”

云南网通讯员邱绍瑞杨晨曦摄影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弥勒市扶贫办联系电话,弥勒市扶贫消费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2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