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习近平提出这“六大原则”,缘于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实践

习近平提出这“六大原则”,缘于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实践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新华网金甲旭

[学习进行时]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学习进行时》新华社原创品牌栏目“工作坊”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碧水青山是无价财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遍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重要原则。

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六项原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优先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永远留在人间,自然宁静和谐美好。

眼睛是身体中重要而脆弱的器官之一。在习近平眼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眼睛”。

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这一生态环保的“金句”体现了习近平对环保一贯的坚决态度。无论在国内调查研究还是参加国际会议,习近平经常用这句话反复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反复告诫世人,“生态环境无可替代,不利用难以生存”。以“眼睛”和“生命”为切入点,形成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则。

2.清澈的海水和葱郁的山峦是无价的财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a 空室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室。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视察余村时,提出“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又一最具代表性的“金句”。

2013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要结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宁愿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充满了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从一个地区到全省,从一个省到全国,这一重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利。我们要坚持为人民造福、为人民造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着力解决损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短短一句话65个字,“人”出现了5次!这足以说明人在习近平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习近平考察海南时,对当地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海南能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努力做到‘绿’和‘蓝’,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4年,习近平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在谈到一些城市空气质量差时,习近平坚定地说:“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呼吸新鲜空气。”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人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人民一片碧水、绿岸、浅鱼;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为人民保留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习近平心中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沉重。

4.山川、森林、田野、湖泊、草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统筹规划、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区域性、全过程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整体系统,各种要素相互交织,往往影响着整个机体。只有打通彼此之间的“关节”和“经络”,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全方位。

2013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说明时,明确指出:“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山毁林伐,水毁,山就变成光秃秃的山,水就变成洪水,土地就变成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习近平生动地解释了这个“生活共同体”。

四年后,习近平进一步将“山水、森林、田野、湖泊”的概念拓展为生活社区。在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在谈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习近平说:“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并增加了“草”字,将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纳入其中,使“生命共同体”的内涵更广更全。

5.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治污力度之大,制度出台之频繁,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并“使制度成为刚性约束、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正如习近平在《打地板的话》中所说。

他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生态文明“四梁八柱”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表达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态度,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6.协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拥有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中国每个人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所有好的原则都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以保持相关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先后参与了一系列国际环境治理行动,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坚定的行动,为全球绿色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贡献。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演讲中强调:“我们不再简单地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无论是对中国自己,还是对世界。”

2015年12月,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了《巴黎协定》这一历史性文件,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安排。中国不仅是达成协议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坚定的履约国。

“在‘国家自主贡献’中,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快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习近平坚定地表示,“尽管需要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履行我们的承诺”。

这不仅是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也是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中国正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坚定的行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这三个词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习近平提出这“六大原则”,缘于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实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6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