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小贷公司 上市,a股小贷公司

小贷公司 上市,a股小贷公司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贷行业走过高速发展阶段后,行业公司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都有所下降。日升昌并不是唯一一家申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据国家商报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1月9日,已有10家小贷公司从新三板退市;新生小贷、泰信小贷、莘庄农贷、日升昌等4家小贷公司正在申请终止上市。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告诉记者,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小贷行业监管趋严,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小贷公司生存空被进一步压缩。部分客户按时违约,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减少较多,部分小贷公司财报表现不佳。此外,新三板挂牌成本可能导致小贷公司终止挂牌。此外,小贷公司战略转型也可能导致小贷公司终止上市。

据国家商报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11月全国首家小贷公司嘉禾小贷退出新三板以来,共有14家小贷公司拟申请终止挂牌或已被摘牌。截至2018年11月9日,已有10家小贷公司从新三板退市,分别是嘉禾小贷、三花小贷、中兴农贷、童渊小贷、顺泰农贷、元丰小贷、长信农贷、汇邦小贷、永丰小贷、金色长城。此外,新生小贷、泰信小贷、莘庄农贷、日升昌等4家小贷公司正在申请终止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退市原因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为更好地实施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等类似表述。然而,也有例外。如金长城在公告中称,为节省挂牌期间持续督导、法律顾问、财务审计等费用,公司拟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申请终止挂牌。

网贷田燕高级研究员高彩业告诉记者,在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持牌经营已经成为监管层的共识,对金融企业的要求也有所加强。这些要求也被传递到了新三板系统,在新三板系统挂牌的小贷公司也将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外,受经济环境影响,小贷公司业绩下滑,营收减少。但是新三板挂牌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不能带来相应的融资和业务支持,小贷公司退出新三板,调整业务是不错的选择。

泰信小贷的公告揭示了小贷行业的生存状态。其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是以自有资金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滑,该地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投资更加谨慎,资金需求持续下降,公司业务增长缓慢。根据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自身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理财分析师张凯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去杠杆的宏观趋势不降反升,加上监管进一步收紧,网络小贷兴起等因素。小贷行业的经营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选择退出新三板也在情理之中。

不良率和经营成本的上升制约了拟申请终止上市或退市的小贷公司的发展。鑫盛小贷、泰信小贷、莘庄农贷、日升昌均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除新生小贷外,其余三家小贷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不太乐观。

2018年半年报显示,鑫盛小贷、泰信小贷、新庄农贷、日升昌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39%、-36.67%、-24.43%、-2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方面,除日升昌继续保持亏损外,鑫盛小贷、泰信小贷、莘庄农贷分别增长10.04%、-77.71%、-74.45%。上述小贷公司对经营状况的分析基本一致。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贷款规模减少和不良贷款增加。

不良率方面,2018年上半年,泰信小贷、莘庄农贷、日升昌指标分别为27.98%、21.01%、51.14%。去年同期,上述小贷公司的不良率分别为34.34%、5.88%和42.39%。新生小贷在半年报中没有披露不良贷款率指标。

高彩业认为,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申请退市的小贷公司给出的理由都是业绩下滑。首先,受经济环境影响,贷款需求减少,小贷公司贷款规模被压缩。其次,在强监管下,小贷公司的定位越来越尴尬。融资渠道单一导致整体融资成本高,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交易运营成本过高,机构运营成本上升,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小贷公司的数量也在减少。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32家,从业人员98316人,同比分别下降3.23%和8.32%。张凯表示,监管日益严格,以及近年来P2P、网络小贷、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是造成小贷行业现状的重要原因。

国家商业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贷公司 上市,a股小贷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93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