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贷款集中度管控,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规定

贷款集中度管控,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规定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记者秦广州报道。

11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关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要求该行在30日内回复股东权益、关联交易、不良资产处置等51项问询。

反馈意见显示,广州银行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规模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末占公司贷款总额的25.61%。与此同时,银行投资房地产行业的不良压力也在加剧。到去年底,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3.16亿元。

定增情况引起监管层关注

股东权益和关联交易仍是银行IPO审核的重点之一。反馈意见要求广州银行说明并补充增资、股权转让等历次变更的价格、定价依据、公允性,股东增资或股权转让是否实缴及资金来源,是否为增资或受让方的资本金。

证监会还重点关注了广州银行IPO申请前的定增。反馈意见要求说明发行人定向增发的原因、广州永光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光国资”)、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金控”)、南方电网等6家公司的基本情况、定增对象的选择依据、定增前后发行人主要股东持有的发行人权益变动情况。

此前,广州银行的股权一直过度集中。截至2017年末,本行第一大股东广州金控和本行全资子公司永光国资合计持有近78%的股权。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不能过于分散或集中,尤其是大股东结构。“如果过于分散,容易导致企业没有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但股权过于集中,达不到IPO监管中至少要向市场释放25%股权的要求。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超过75%,明显不符合IPO的监管要求。”

2017年以来,广州银行开展了一系列股权优化措施,并于2018年引入了南方电网、中国航发Xi安航空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广东出版集团、上海城投、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等6家战略股东。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广州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9.49%。

房地产贷款占企业贷款的25%。

反馈意见还指出,发行人各报告期末(2017-2019年)发放的贷款和垫款总额分别为1694.11亿元、2398.50亿元和2945.30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约为25%。要求该行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相对较高的原因,以及房地产行业贷款质量是否有所下降。

从贷款结构来看,广州的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房地产贷款占企业贷款的25%以上。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广州银行贷款客户的主要行业为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公司贷款总额和垫款总额的25.61%、22.03%和16.71%。前三大行业贷款占全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64.34%,占全部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9.90%。

招股书还显示,广州银行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对房地产公司发放的贷款和垫款余额分别为245.03亿元、316.99亿元和350.50亿元,分别占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2.88%、25.61%和25.61%,占比分别为14.46%和14.46%。

广州银行在招股书中指出,该行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审慎开展房地产行业贷款业务,严格房地产公司贷款管理,定期发布信贷指引,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办法、信贷审查指引和业务准入标准,约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房地产不良贷款有所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州银行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达3.16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不良贷款率0.9%,同比上升0.76个百分点。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此前发布的信用评级报告也指出,广州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较高;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整体趋紧的背景下,2019年末该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

去年核销不良贷款17.09亿元。

不仅是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在上升,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广州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加大,不良资产处置也成为证监会IPO审核的重点。广州银行IPO反馈的51条问询中,涉及不良贷款拨备、不良贷款核销、资产转让等不良业务的仅有4条。

反馈意见还要求广州银行说明不良资产处置和核销的范围、依据、流程、审查程序和权限,以及相应的内控制度;不良资产转让及转让交易的定价依据;不良贷款拨备等。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9%,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35.18亿元,同比多增14.56亿元。

广州银行在招股书中明确,2018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均较2017年末下降,主要是该行综合运用核销和转让处置不良贷款;截至2019年末,虽然该行通过核销降低了不良贷款存量,但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2019年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总额有所上升,但不良贷款率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末,广州银行核销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2.67亿元、0.99亿元和17.09亿元。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在评级报告中分析,广州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损失核销、以物抵债等方式降低不良资产。2019年共处置不良贷款23.88亿元,其中通过自主清收收回6.8亿元,核销资产减值准备17.09亿元。当年银行没有转让不良贷款。

广州银行也在招股书中披露,疫情期间,该行公司贷款业务受影响较大的投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文化旅游、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房地产租赁等,上述行业部分客户的生产经营和还款能力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疫情给宏观经济带来下行压力,导致个人失业率上升,收入来源切断,影响该行个人贷款、信用卡等客户的还款能力。上述因素可能导致本行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增加,从而影响本行信贷和投资的资产质量和收益水平,对本行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前10大贷款集中度接近监管红线

证监会《反馈意见》还显示,广州银行前10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较高,2017年已超过监管指标。证监会要求广州银行按业务类别披露报告期前十名客户的主要信息,说明超出相关监管指标的原因,是否受到监管处罚,是否说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同时,证监会还要求该行按业务类别披露报告期内产生不良资产的前十名客户的主要信息,并结合不良贷款企业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以及不良贷款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对相关行业或企业计提了充足的减值准备。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广州银行前10大客户贷款集中度分别为60.70%、45.80%、47.62%;单一最大客户贷款集中度分别为9.21%、6.61%、6.08%。

广州银行在招股书中指出,该行贷款客户集中。虽然本行注重加强对单一客户最高授信额度和主要授信客户整体授信规模的控制,但前10名客户的贷款集中度逐年下降。但是,如果该行前10名客户管理不善,其偿付能力将下降,可能对该行发放新贷款或续贷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贷款质量下降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从而对该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编辑:朱子云校对:颜静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集中度管控,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规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47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