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杭州某大学生谎称“家里有造船厂,新加坡有酒店”,骗取同学帮助其从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拿到钱后,他用来赌博,最终全部输光。据悉,被骗学生多达40人,被骗贷款最高金额数万元。
2015.12湖北某高校学生,去年10月为了买一部苹果6手机等消费,申请了网贷。随后,他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了多家公司70多万,而原来的金额只有3万。
2016.3郑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名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不正常的消费需求,参与非法赌博活动,用同学的身份证骗取校园贷款,最终因无力偿还债务,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
是什么造就了火热的“校园贷”
很多人可能觉得学生缺钱是因为要买电脑,手机,学车,上研究生班,上培训班等等。事实上,这些“正当”的需求一般都得到学生家庭的支持。即使家庭经济困难,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助学贷款、淘宝花呗、JD.COM白条解决。这并不是学生关注“校园贷”的真正原因。
学生缺钱,不想伸手给家人,更多的是出于“社交”需求,包括炫耀性消费需求。这些需求无法向父母解释,父母也很难理解。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说,但确实存在。比如谈恋爱;比如和同学出去玩;比如朋友请人吃饭,等等,还有一些父母认为“不应该”的需求。
这时候“校园贷”等平台机构自然会来黑粉。
据统计,2015年,全国大学生约3000万人。这些大学生中,80%以上资金短缺,潜在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很多在校园上演的商品最后都是套现,占了很大比例。小贷公司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借贷逻辑很简单。单个学生控制额度,大部分平台把单个学生的额度控制在一万元以内。大学生在核实了大学生的学籍信息等基本信息后,不会因为那几千块钱而影响自己的名誉。而且这些学生的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进入社会后可以抓住机会。
有人说套现对小贷公司来说风险大。其实作为一个小贷公司,我心里很清楚,我瞄准三点:1。小额;2.高度分散;3.不还钱,找学校,父母帮你还。
“其实大部分都是被学生家长的隐性担保所吸引。“如果孩子借的钱无力偿还,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征信或学籍,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偿还。试想:在影响孩子未来的时候,有多少父母连三五千块钱都买不起?
所以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校园贷”的特点是:小额、分散、欺骗。
不过“校园贷”的贷款额度虽然不大,但一般在1000-10000之间。这个市场的启动资金不会很大。但校园分期的利润普遍惊人,有的高达50%甚至100%以上。甚至30%的坏账还在承受范围内。因此,杭州下沙大学城周边有数十家与“校园贷”、“分期购”相关的平台机构。
市场这么广阔,为什么几年前银行就放弃了这个市场?
由于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对信用卡了解不多,缺乏自控能力,不能合理使用信用卡,导致需要偿还的债务太多,坏账率过高。给学生大面积的不良记录,还要处理好舆论压力。同时,银行也不能像小贷机构一样,经常去你学校,找你同学,找你辅导员,威胁你。困难很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陷校园贷的大学生该怎么办,大学生校园贷的陷阱有哪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4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