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某职业学院
28个同学
相约参与某电诈团伙的“洗钱”违法行为。
涉案金额高达300万元。
但实际上,
单个学生最大利润只有3000元。
……
他们为什么要参加「跑分」?
它是如何工作的?
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惩罚?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具体案例。
一名辍学生引诱多名同学参与“洗钱”
去年12月,五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上级公安机关的“核查线索”:靖州某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季斌是五峰人。其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在一定时间内有大量流水进出,涉嫌“跑路洗钱”。
办案民警在平台中发现,短时间内,季斌的银行卡收到多笔不明来源的转账,总金额达6万余元,与其学籍明显不符。
今年1月,警方将正在家中度假的季斌传唤到公安局。到案后,季斌心存侥幸,拒不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经过民警反复耐心劝导和劝说,他终于承认,在两个同学的邀请下,他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陌生人“跑点洗钱”,每次可以获得流水3%的提成。
根据季斌的供述,警方很快锁定并抓获了两名当阳学生龚亮和小王。龚亮和小王交代,他们受同学胡法雄的委托,邀请同学在学校提供银行卡,帮助他人“跑洗钱”,每完成一笔,可以获得4%的提成。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胡法雄是监利人。他就读于这所职业学院的中专,进入社会后一直和以前的同学保持联系。对他的社会关系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被他拉拢,参与“跑路洗钱”。接下来,在监利市当地警方的协助下,警方劝说胡发雄投案自首,并以此为突破口远赴武汉、荆门、恩施等地,抓获涉案嫌疑人7名,多为同一学校的学生。
单个学生最大利润只有3000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涉案学生大多法律意识不强,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涉嫌违法,但受到蝇头小利的诱惑。再加上从众心理和不正确的金钱观,导致集体失误
这28名学生涉案总金额高达300多万元,但实际上单个学生获利最多的也不过3000多元,这对于他们来说太沉重了,无法付出法律的代价。
其中一名学生,父母离异,通过帮忙“跑分洗钱”获利1000余元,用于平日的吃喝。母亲来申请取保候审时,连非法返还的钱都拿不到,母子俩当场哭了。这个学生后悔他的无知行为伤害了他的家庭。
还有一个学生,事发前报名参军,原本准备参军。但是因为这个案子,生活的计划被打乱了。
……
之前的审查显示,这些大学生的行为涉嫌隐瞒犯罪。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诈骗,但也触犯了法律。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惩罚?本着感化教育、挽救生命的法律精神,专案组提前与学校、检察机关积极沟通,充分考虑学生平时表现和案件的特殊性,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确保情法平衡,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
然后
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
什么是“逃跑”?
所谓“跑分”,就是利用自己的银行卡或者微信、支付宝的支付码,帮助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团伙洗钱,然后赚取佣金的违法行为。
帮骗子“跑路”违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
会构成“扶信罪”吗?什么是“扶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的罪名。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他人明知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电信诈骗)。
反诈骗警方提醒
因“断卡”行动受到处罚的,5年内禁止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能使用现金消费。同时,信用记录和银行贷款也受到影响。名下手机号码、固话号码等所有通信业务全部停机,未经公安机关许可不得恢复。
市民一定要警惕“跑路”陷阱,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绝不出售或出借个人微信、支付宝账户信息或银行卡,以获取短期利益。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网络赌博或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引人深思!28名学生相约“跑分”洗钱,单个最高仅获利三千余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1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