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信阳讯(记者吴彦飞通讯员韩浩、李鹏)“扶贫企业建村,群众脱贫有奔头。常家农业龙头,弱筋小麦促进增收。五彩花木产业带,林下白鹅可致富。”12月13日,记者在淮滨县陆机乡徐老圩村听到了“村企共建”后最受群众欢迎的顺口溜。
陆机乡徐老圩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因为这里远离县城,以种植传统农业为主。如何抓党建促脱贫,解决偏远农村的致富问题?
陆机乡党委聚焦基层党建主业,协调推进“项燕强村”计划,下大力气把徐老圩村打造成淮滨县“村企共建”特色村,成立了徐老圩村企联合党支部,吸纳了富昌花木种植合作社、常家农业天湖种植合作社、义昌大樱桃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实现了企业领村、以村促企、党建帮村帮企脱贫的双赢,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脱贫攻坚的重大突破。
富昌花木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700多亩,解决了周边60多户近200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工资收入增加8000元左右。抓扶贫,促党建,把入党积极分子方桂江、赵鹏,党员王明华培养成致富能手,切实增强党员队伍“双带”能力。富昌花木已成为培养干部的基地、绿色农业的宝地、农民增收的福地、旅游胜地。
贫困户方桂江在村企联合成立的党支部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狮头鹅养殖技术,但有技术无资金,农村党组织积极协调为他提供了5万元小额贷款,在福昌华牧林场养殖了3000只狮头鹅,当年获利近20万元。姜在脱贫的同时,还帮助贫困户养鹅脱贫。目前,村里建立了江海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养鹅3万多只。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帮助了我;现在成功了,我也想加入党的队伍,利用党组织的平台,帮助更多的贫困党员和群众脱贫致富。”家住的农民江告诉记者。
该村抓住弱筋小麦产业主线。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徐炳乐率先入股昌佳农业天湖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8个村组2600亩弱筋小麦种植全覆盖。实行统一订单、统一收购,让农民降本增产、提价增收。全村可节本增收60多万元。同时在昌佳农业天湖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人入股1200元,每人每年可获得120元分红。通过壮大强弱筋小麦产业,有效提高了扶贫能力,拓宽了贫困人口脱贫渠道,增强了他们的造血“功能”,通过“村企共建”有效推进了扶贫工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0年淮滨县扶贫项目,淮滨县支柱产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54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