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哪些电信诈骗骗术需要更警惕,下面是海报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压岁红包贷款平台
今年春节,很多员工群众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春节放假大家都忙着聚会、玩耍、收红包,可骗子们也没闲着,偷偷盯上了群众鼓起来的钱袋子,根据滨海公安局基地分局公布的春节期间电信诈骗发案情况,这个春节七天小长假不仅有大人被骗走了年终奖,还有学生的压岁钱也没保住。春节期间,都发生了哪些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节后复工开学,员工群众更需警惕哪些骗局?
春节前夕,为了切实做好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教育,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基地分局全警动员深入辖区企业、家委会、员工群众家中开展“五进五民”爱民实践活动,发放防诈宣传资料5000余份、防诈台历2000余份,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普法讲座4次、受教育700余人,通过进小区、入户宣传挤压了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收到了良好效果。节日期间,基地分局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三起,与同期相比下降40%。在三起案件中,其中一起是受害者为注销某某金融学生贷款记录被人诈骗,被骗银行转账一万余元。另外两起为网上刷单诈骗,三起案件总计被骗两万余元。在三人中,两人为在校大学生,一人为家庭主妇。其中一名学生春节期间收到长辈发的压岁红包一万余元全部被骗子骗走,令他对骗子深恶痛绝,也对自己轻易上当悔恨不已。
春节过后,人们求职、学生开学在即,正是各类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高峰期,基地分局根据春节过后的治安特点,针对骗子五花八门的骗术,整理出一份节后八种易发电信诈骗的防范贴士,向大家发出防骗预警,希望大家可以提前防范,谨防上当。
一、冒充客服、快递类诈骗
由于春节期间快递放假,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骗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打电话给事主称快递丢失、公司可双倍甚至数倍赔偿,随后要求添加事主微信,诱导事主扫二维码,并承诺通过支付宝退款。在扫描二维码并经过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登入支付界面后,便跳出了退款页面。当事主依次输入了姓名、持卡人、卡号、密码信息后,手机却不断显现超时状态,从而落入圈套。
基地警方提示,接到此类电话,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能扫二维码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咨询。
二、网络刷单诈骗
“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你会动心吗?骗子承诺有偿刷单,第一笔会返还少量佣金给事主,吸引其上钩,随后加大刷单物品金额,并以各种理由骗事主继续消费刷单,但不再支付佣金也不退还本金。
基地警方提示,网络刷单是涉嫌违法的虚假交易行为;切勿轻信低门槛、高回报的兼职信息;要求先给对方付款的兼职,一律是诈骗。
三、冒充熟人诈骗
“我是某某,给你拜年了!我换手机号码了,你记一下……”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在意,立刻将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春节过后,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来,各种老套骗术上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基地警方提示,收到这类信息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机号码作为联系人,特别是非常熟悉的亲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原号码、微信或其他共同联系人等方式确认是否换号。与熟人之间涉及资金来往要多个心眼,不要未经确认对方身份就轻易转账。对一切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进行的资金操作,务必保持警惕。
四、贷款、办信用卡诈骗
春节买年货、孝敬父母、派发压岁钱,春节后还款压力山大啊!骗子瞅准时机,承诺可提供“无需抵押”的低门槛贷款,诱骗事主先交一定金额的手续费、保证金等。事主往往贷款没到手,自己的钱却被骗走。
基地警方提示,正规贷款公司决不会在贷款发放前以各种名义要求先支付所谓的“保证金”或“利息”,做银行卡流水来证明还款能力。对网贷公司要认真核实,不要轻信“无需抵押”等诱人的贷款信息。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给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及告知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五、网络交友诈骗
“这就是我本人,绝对没有P过图”。骗子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伪装成“高帅富”“白富美”或老乡等,加事主为好友,骗取事主感情和信任后,便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理由,骗取事主钱财。
基地警方提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视频、图片等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等暴露在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对于网友借钱、要求转账的,要提高警惕,先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信息。
六、网络购票诈骗
春节前后,许多人会通过网络预订火车票或机票,骗子趁机通过虚假的购票网站或恶意刷票软件,诱导事主下载并购票,甚至用支付失败、信息错误等理由,要求事主多次购买。
基地警方提示,通过网络购票时,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可信度高的第三方购票机构购买,不要轻信所谓的支付失败、要求到指定网站重新填写账户信息等说法,遇到问题一定要询问官方客服人员。
七、网络赌博诈骗
传统的赌博转移到网络,组织者会在后台通过技术控制的权限,开始让参与者小赢几把,接着参与者就会陷入越赌越输的深渊,却还被蒙在鼓里。
基地警方提示,对网上陌生的各种“好友”邀你参与赌博的一律不予理会。不要心存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财富还是要靠汗水和智慧获取,一切歪门邪道都不可取。
八、“裸聊”敲诈骗局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公民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微信号等个人信息资料。犯罪分子以带有美女的微信号添加好友。若受骗者与其互加好友,先开始一段时间的网聊铺垫。对方发出视频聊天邀请引诱受骗者裸聊,而在此过程中,犯罪分子将受骗者裸聊过程录制成视频作为后续敲诈的“证据”。在“收集到证据”之后,对方会以散布裸聊视频或将视频向受骗者单位举报、转发亲友等事由对受骗者实施威胁敲诈勒索。
基地警方提示,上网交友须谨慎,应保持健康的上网习惯,不要浏览色情信息,切勿试图寻求刺激,以免掉入诈骗分子设置的“桃色陷阱”。如遇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
基地警方提醒
请广大员工群众共同提高防骗意识,谨记防骗“六不”“三问”要诀:不轻信、不汇款、不泄露、不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遇到可疑情况,主动问民警、问银行、问当事人,多方求证准没错。
过年压岁红包包多少
今天就是年三十儿了,盼了一年的新春佳节,也终于盼到了,年轻的晚辈也都回到了老人身边,陪老人一起过年。
常听说“过年就是全家人在一起,看着孩子们乐呵”。对于孩子来说,盼着过年,除了可以吃喝玩外,还能收压岁钱,这是过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不过,我国给压岁钱的礼仪文化也很深,经常听老人说“过年孩子不空腰”,为什么给压岁钱、什么时候给、给多少、有哪些讲究,大有学问。一起来看看,你给孩子压岁钱,给对了吗?
最初给压岁钱的寓意是“辟邪驱鬼”,帮助小孩平安过年。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黑身白首,每年到了年三十儿都会出来吓唬小孩,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后来经过高人指点,用红纸包8枚铜钱,来吓退“祟”。再之后,大家也都学着吃过年夜饭之后,用红纸包上8枚铜钱,交给孩子,把这份红纸包的铜钱叫作“压祟钱”。
又因为“祟”和“岁”谐音,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现代钱币,称为“压岁钱”。
不过,压岁钱分为两种,一种是给小孩子的“压祟钱”,这个“祟”是邪祟的祟,是长辈给晚辈,表示“压惊避祟”,祈愿孩子们平安。
另一种是 晚辈给长辈的“压岁钱”,这里“岁”是岁数的岁,希望老人能永远压住岁数,长命百岁。
现在好像更多的是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但是一般晚辈会提前买些礼物或者包个红包给家里老人。
不管是给小孩的压“邪祟”的红包,还是给老人压“岁数”的红包,都什么时候给呢?
压岁,顾名思义,每年农历最后一天才叫“压岁”,那么压岁钱应该是在年三十儿给,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洗净双手再给压岁钱。
当然,随着流传的时间长了,现在过年时给压岁钱的时间和方式,也就各式各样了。
也有一部分人会提前给,因为在不少地方,认为过了小年之后的每一天都是“过年”。
北方小年二十三,南方小年二十四,于是过了小年之后,哪天全家人团聚吃饭,家里的长辈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我们也经常看到视频里,家里的爷爷、舅舅给家族的孩子排队发压岁钱,尤其南方更多见些。
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大年初一给压岁钱,我记得我从小都是初一早上收压岁钱。
初一要比平时起床早一些,洗漱时不能把水滴落在地面上(到现在也不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究,小时候问过妈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就这样流传着),然后点旺火、放鞭炮、给家里长辈拜年,才能拿到给压岁钱,过年的仪式感满满。
不过,初一早上给的压岁钱就不应该叫“压岁钱”了,而是应该叫“拜年钱”了。
我国人一般讲究好事成双,因此给压岁钱时红包金额尾数有2、6、8最好,而且会选择比较吉利的钱数给,除了整百、整千或整万,还多会给666、888、6666、8888等。
压岁钱时要平着放,一般会提前去银行换些新钱给,寓意更好;
装压岁钱的红包也要用全新的,寓意辞旧迎新;而且最好不要封口,寓意好运常常有;
压岁钱无论给多少,讲究的是寓意,心意到了就够了,没必要攀比。
红包里装上新钱比手机发红包更好,现在科技发达,很多人会选择在手机上发红包,但收到手机红包的感觉和手里拿着红包的真实感,还是不一样的。
拿到手里的红包,会让孩子更开心更兴奋,因此建议大家提前去银行取些新的钞票,装在红包里,送给孩子当压岁钱。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你家都准备好过年了吗?你家的压岁钱是今天晚上给还是明天早上给呢?也欢迎来说说你家的讲究,晒晒你家过年时的“年味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压岁红包贷款平台(过年压岁红包包多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5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