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贷款规模 效益(公司效益不好建议贷款吗)

贷款规模 效益(公司效益不好建议贷款吗)

紫金银行半年报:涉农小微贷款超千亿,“规模、效益、质量”提升,下面是深水财经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规模 效益

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紫金银行“支农支小支实”不动摇,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全方位稳升。

今年上半年,该行信贷客户数首次突破10万,涉农小微贷款超千亿元;营收与归属净利润稳增,尤其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1.3倍,成为营收重要增长点;总资产、存贷款余额继续保持江苏省农商行前列,规模业绩稳居江苏农商行“第一梯队”。

一、规模效益质量稳升,中收增超1.3倍

省会通常是省内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但江苏却不同,地级市苏州GDP长年位居“江苏一哥”,十三太保”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不过,在如今强省会时代,“散装江苏”正逐渐改变,而省会南京无疑是最大受益者。今年上半年,南京GDP增速5.55%,再次大幅领跑苏州,稳居全国第十;而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南京高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作为根植南京的本土法人农商行,紫金银行成立于2011年3月,由原南京地区4家信用联社合并组建,2019年1月登陆上交所,成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省会城市农商行,目前是南京地区服务网络最广的本土金融机构。

8月30日晚间,紫金银行(601860)披露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收与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2.03亿元、8.7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5.7%。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从单季度环比来看,该行盈利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归属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为18.2%和26.52%,增速有加快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净息差普遍收窄,向轻资产转型步伐加快,而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新增长极。据半年报数据显示,紫金银行上半年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7191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32%,成为营收的重要增长点。

资产规模上,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481亿元,较年初增长10.4%,高于去年同期增幅。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953亿元、1707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1.0%、6.5%。

值得一提的是,紫金银行以三代社保卡发卡为切入点,积极响应各级人社部门需求,共同打造政银“人社就近办网点”“人社15分钟服务圈”“医保15分钟查询圈”“交通出行”等便民服务圈,三代社保卡客户倍增。据公开信息,截至8月4日,该行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成功突破百万大关,成为南京首家三代社保卡破百万的发卡行。

二、信贷客户首次突破10万,涉农小微贷款超千亿

金融具有高度集聚的特点,省会城市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有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扎堆南京,同业竞争异常激烈。

今年以来,面对大行下沉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紫金银行“支农支小支实”不动摇。截至6月末,该行信贷客户数首次突破10万户大关,达10.1万户,较年初增加0.68万户;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14.68亿元,较年初增长8%,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其中,小微贷款余额922.87亿元,较年初增长7.59%;小微贷款户数2.65万,较年初增长15.81%;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314.1亿元,较年初增长10.6%。

从战略上来看,该行深化战略转型,下沉工作重心,借助135家营业网点、366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广泛分布于宁镇扬的优势,逐步构建起一张全面、深入的三农及小微金融服务网。

从打法上来看,该行“量身定制”涉农和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计划,积极争取人行政策支持,申请支小再贷款51.7亿元,专项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申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奖励0.5亿元,上半年减免各项手续费304.5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41万户。

三、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保持经营定力、不断强化南京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作用,使得紫金银行的行业地位近年来不断提升。

而核心一级资本具有最强的损失吸收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风险抵补能力的核心指标。据半年报数据,截至6月末,紫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达到172.32亿元,较年初增长2.85%。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健全风控体系,方能行稳致远。在这方面,紫金银行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

紫金银行已建成全面风险控制体系,依托大数据风控技术不断探索智能风控,重点强化信用、市场、流动性、合规等风险领域防范力量。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率1.19%,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保持历史保持低位运行。

在风险抵补方面,紫金银行也下足了功夫。截至6月末,该行拨备覆盖率251.2%,较年初增加4.6个百分点,取得上市以来最佳水平,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深水财经社认为,“规模、效益、质量”全方位稳升的紫金银行,正大步向一流上市农商行、最佳省会城市农商行的目标迈进。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公司效益不好建议贷款吗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题:贷款平稳增长 “组合拳”持续发力——8月贷款增势怎么看?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新增贷款较7月份大幅增加。专家表示,8月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资源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实体经济领域。近期宏观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后续政策效果将不断显现。

增量“稳住” 信贷供给仍较为充分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新增贷款较上月大幅增加超过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868亿元。业内人士介绍,8月新增贷款同比多增幅度看似不多,却是在去年达到历史同期峰值的基数上实现的。

“8月新增贷款环比大幅增加,释放出经济回暖信号,也显示出市场预期和情绪出现好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好转,货币信贷供给仍较为充分,信贷投放内生动力仍然强劲。

数据显示,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6%,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多次表示,观察货币信贷数据,宜将考察周期拉长一些,不能只看某个时点的数据。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单月贷款数据受基数、季节性规律等扰动较大,7月、8月的贷款情况要合并看待。“7月单月信贷数据一度偏弱,但单月短暂波动不足以说明问题。前8个月我行贷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占比不断提升。”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说。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总量是够的,结构性政策工具要进一步针对结构性问题,权衡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解决好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

结构优化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8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488亿元;8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

“8月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而且更加精准,引导资源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实体经济领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背后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6月至8月两次“降息”,1年期LPR已下降20个基点。另外,业内人士预计前8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

与此同时,金融举措“精准滴灌”特点突出:金融管理部门推出创新创业金融债、科创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围至部分外资银行、地方法人银行;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落地生效……

一系列金融举措适应重点领域发展需要,推动增强经济内生动能。数据显示,1月至7月我国新增民企贷款5.9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连续4年高于20%、连续3年高于25%;绿色贷款中投向具有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三分之二。

8月20日,金融管理部门召开电视会议,督促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持续发力 政策“组合拳”效果可期

当前,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边际改善的积极变化。市场期待金融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节奏更稳、结构更优、价格更可持续。

9月7日四大行分别发布公告,将主动对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利于减缓提前还款、稳住银行贷款。”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8月银行业总体提前还款约3800亿元,较峰值回落近半,预计9月后还将继续改善。

8月以来,金融领域多措并举:政策利率继续下行,房地产政策适时调整优化,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金融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显示出支持经济持续回暖向好的决心。

8月底,在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部分金融机构与部分民营企业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部分民营房企代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在发行注册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将助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曹媛媛表示,今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服务民营企业融资近3700亿元,通过 “第二支箭”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韧性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积极条件,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

专家表示,金融政策“组合拳”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金融举措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领域持续发力,积极效果会进一步体现,提振市场信心。

来源: 新华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规模 效益(公司效益不好建议贷款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43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