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一分钱没拿到名下还多了笔贷款?华夏保险: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下面是二三里资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保险贷款是否只还贷款
“退保一分钱没拿到,我父亲名下还被贷了款。”近日,宝鸡市民李女士向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反映称,他父亲去年在华夏保险办理了一份5年期寿险,经过协商后办理退保却没拿到一分钱,而且保单还被贷了款,钱也没拿到。事后多次与保险公司沟通但一直没有结果,然而华夏保险答复却与其说法大相径庭。
投诉者:办理5年期寿险业务退保钱没拿到,名下还出现一笔保单贷款
李女士说:“去年11月19日,我父亲在宝鸡华夏人寿保险公司办理了一份5年期寿险业务,每年投保2万元。当时交了2万元,过了半个月后我父亲要求退保,多次与保险员沟通,12月10日,保险员答应退保,称办理退保需要银行卡、身份证、银行卡密码,且要到西安办理,会把本息全部退到位。保险员大概拿走一个月左右才给我父亲送回来,告知。还在办理中,让耐心等待。直至今年6月份我们子女才知道买保险这个事情,随后前往保险公司查询,被告知已经退了”。
“随后,我们将银行流水打出来后发现2022年12月13日有一笔华夏保险的贷款9980元打到了卡内,在同年12月被华夏保险扣除本息后剩余了2507元到账,也就是扣除贷款,最后只剩余2507元的退保金。后询问父亲才知道去年12月26日拿着我父亲的银行卡在银行取走了600元养老金,2023年1月1日又取走了2500元退保费。并且在9980贷款到账后又来我家游说我父亲取出来10000块现金给他本人。到现在我们退保一分钱没拿到,我父亲名下还被贷了款,养老金也被取走了。”
华夏保险:退保和保单贷款均严格按照流程办理,并无任何违规行为
当时为李女士父亲办理保险业务员说:“当时办理保险老人自己同意并签字,保单贷款均是按照流程进行,不仅进行了人脸扫描你还进行了签字确认,具体情况可以联系我们公司了解情况。”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心支公司一刘姓经理表示,当时李女士父亲在他们公司办理了一份保险,在办理完半个月后其父亲说儿子急用钱还差一万,保险员与老人沟通完之后用保单贷款办理了1万元贷款,扣除手续费到账9980元。并有公司直接打入了其父亲的卡里,到账后其父亲在凤翔一家银行柜台取的钱。由于无钱在支付每年2万元保费,就会比较困难便提出了退保。
同时,他还表示,退保是根据正常流程办理了退保流程,即退保12487.11元,扣除保单贷款后剩余到账。现场也向家属出具了退保流程单和到款记录明细,现在家属争议在于退保钱2500元左右是保险员代取给其父亲的,当时也是银行下班无法在柜台取钱,才帮忙在ATM机代取转交给了其父亲,其父亲一直坚称并没有把这笔钱给他,这事情很不符合常理,为此业务员和家属都先后报了警,保险员也不会为这2500多块钱犯这样的错误。保单贷款是有严格的流程,需要人脸识别并签字再进行人脸识别,贷款也只能到本人卡里,家属也来公司沟通过此事,这事说不清楚,他们也希望家属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律师:倘若家属质疑保单贷款有诱骗性,又无有力证据保单受法律保护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倘若保单贷款程序合法,比如办理时老人头脑清楚,自己同意并签字,且进行了人脸扫描,保单贷款则是合法有效的,不能推翻。若老人家属质疑保单贷款保险人员有诱骗的可能性,但是又无有力证据证明保险人员有诱骗行为,那么保单贷款依然具有有效性,受法律保护。
赵良善提醒,老人办理保险或保单贷款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不要超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老人年事已高,对复杂多变的新事物辨别能力较差,在办理保险或保单贷款前,尽量征求一下子女的意见。在办理过程中,尽力由子女陪同,且要仔细约定合同条款,吃透政策,免得嗣后反悔,后悔莫及。
华商报记者董晓明 编辑 汶威承 刘杰
保险贷款还进去了还能再贷出来不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报道
连日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郭仓镇沃丰家庭农场陆续增加了机械,农场主郭波波高兴地合不拢嘴。“8月是我们备农资、备农机的关键时候,县里出台拿着农作物保单就能贷款的好政策,我用农作物保单、部分农机、承包合同抵押,3天就拿到150万元贷款,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郭波波说。
郭波波说的“拿着农作物保单就能贷款”的政策,是汶上县在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中,推出的农业保险“保单融”贷款模式。该模式是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单为依托,综合运用风险补偿、降息、贴息、担保等政策工具,发挥保单增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财银保三方助农政策深度融合。
拿着农作物保单就能贷款
郭波波是85后,但是掌管着上百套农机、上千亩农田。依托家庭农场,流转土地 1200 亩自主经营,打造了辐射周边十余个乡镇的标准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示范基地。“我们合作社的规模化种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机械化,目前农村拥有各类机械184台套,大部分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工作效率大概是传统人工的10到20倍。”郭波波说。
政策跟着农户需求走,越来越多农户在“保单融”政策中受益。成立于2017年的汶上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良种繁育设施、蔬菜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一万五千亩。“进入三月份以后,小麦进入了春季田间管理阶段,化肥、农药、浇地需要大量资金,在汶上县财政局的帮助下,我们与村镇银行对接,短期内获得了‘保单融’贷款300万元,获得县农商行‘鲁担惠农贷’300万元。”汶上县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张虎说,有了这些政策性资金支持,合作社的运转也有了充足保障。
“保单融”深度融合“财政+保险+信贷”
“保单融”引来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滋养汶上土地,惠及村民。
“保单融”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资料有限、借贷能力不足条件下的融资难题。通过该融资模式,既能破解汶上县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又能实现“财政+保险+信贷”三方助农政策深度融合,达到“一箭三雕”,财政资金效益和惠农金融价值得以更为有效的发挥。
据汶上县财政局局长冯成利介绍,为了做好政策的推广和普及,汶上县财政局增信“白名单”放宽额度,对纳入“白名单”的涉农主体,借款人将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给银行,银行利用保单质押增信,合理确定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当年已购买农业保险标的金额的80%;对信用评价高的客户,以“保单质押+信用”融合,可放宽至100万元。
通过财政贴息来降低融资成本,汶上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对办理“保单融”的农业经营主体予以3%的贷款贴息。鼓励经办银行下浮贷款利率1个百分点,县财政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保单质押贷款本息损失给予80%补偿,为银行投放贷款提供风险保障。
汶上县还开发建设了“汶上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通”服务平台,接入“爱山东”,借款人只需填写对应保单信息,系统即可在数据库中搜索到对应电子保单,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申请,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试点一年来,已为1681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办理农险保单质押授信2.33亿元,发放贷款1.5亿元。
金融活水助力上下游产业链条稳定
在汶上县芦花鸡养殖基地,新建的两栋鸡舍,一人可同时喂养5万只芦花鸡。这样的高效率得益于“智能化”助力,能够实现自动化捡蛋、自动化喂料、自动化饮水,还自动化清粪。
不仅是喂养环节,这几年,汶上县芦花鸡产业打开了一二三产融合新格局。起初汶上芦花鸡只有成鸡和真空包装烧鸡这两种产品,如今,单一的成鸡销售变为保种选育、孵化饲养、成鸡售卖、屠宰分割、冷链物流、餐饮旅游于一体的芦花鸡产业链条,更带动了全县三千多人创业就业,让农户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不止于为农户提供启动资金或应急纾困的支持,还应加大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力度,助力上下游产业链条稳定。汶上芦花鸡产业的发展便是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有益探索。“如今好信用就是真金白银,贷款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三年来,通过银行绿色通道获得1000万元贷款,我们新上了屠宰分割生产线,增加了冷链物流、餐饮旅游项目。”金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正国说。
在落实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过程中,汶上县积极推进与省农担公司、财信担保公司的合作。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和省农担公司三方分担风险运行机制。将鲁担惠农贷与保单质押紧密结合,以“担保+质押”模式为农户增信分险,提高贷款额度。截至目前,鲁担惠农贷在保户数1546户,在保余额8.45亿元。
汶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葛虎介绍,近年来,汶上县紧紧抓住纳入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的机遇,出台实施方案和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方案,设立2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探索形成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截至2022年9月底,全县涉农贷款余额170.88亿元,较年初新增18.26亿元,较试点初期增长57.64%;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23亿元,较年初新增10.27亿元,较试点初期增长64.28%,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秋收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汶上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3万亩,流转率78%,农业种植户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机械化赋能,科技化助力,汶上县农业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保险贷款是否只还贷款(保险贷款还进去了还能再贷出来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26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