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捷信贷款什么时候扣钱(捷信金融贷款不还有什么后果)

捷信贷款什么时候扣钱(捷信金融贷款不还有什么后果)

捷信金融分期还款到底有多坑?客服粗口,强制绑定扣费,下面是小白要打醋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捷信贷款什么时候扣钱

有一位朋友在年初时因为需要用到笔记本办公,虽然手不宽裕但想着毕竟是工作需要,咬咬牙就去买了!

随后去到了电脑城,想着买台配置高点的笔记本兴许能用久点,便选择了一台6000左右的笔记本

因为过年时花费较大,手头只剩万把来块,在首付了一半后,想着剩余另一半就用分期付款

在电脑城的店员推荐下,办理了捷信金融分期服务,其办理人员介绍到,分期越久利息越低,每月自动扣款方便快捷,朋友听信之后询问还有没有其他条款,在办理人员的否定下,便办理了

朋友诉说到在第一次接到催款电话,客服声音像是社会人士,朋友对客服提出一些质疑为什么利息这么高,却换来了客服的粗口谩骂,而且被给予警告要准时还款

在登录捷信金融界面后会看到“客户保障服务包”和“灵活还款服务包”​​

点击这两项服务,会发现只能查看详细信息,并没有取消和退订选项,这根本就是强制购买

点击查看详细信息又会跳回首界面

朋友想着提前还款,但发现虽然还款了一个月(一个金额月369.35)也就是还了将近400元,剩余还要还款2810.24

在过去315的霸王条款消费者维权,捷信金融已经做到了帝王条款的地步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还碰到过什么金融贷款更坑的项目?​​​

捷信金融贷款不还有什么后果


来源:金融虎网 作者:雄飞


近日,捷信消费金融拟变卖牌照一事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据媒体报道,捷信消费金融全资持股的外资股东欲寻求股权出售,正在与一家互联网巨头洽谈,买方疑为字节跳动。不过,抖音集团相关负责人则回应表示,该传言不实。捷信消金对此表示不予置评,但承认一直在寻找买家。另有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线下业务处于瘫痪状态,线上自营贷款产品也很久没有更新,公司员工人数已从巅峰时期的数万人削减到现在的几百人。


近两年来,捷信消金已未在国内公布其财报和资产数据,也是国内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1家不再单独披露经营业绩的公司。不过,据金融虎网了解,通过其母公司捷信集团(Home Credit N.V.)母公司PPF公布的财报数据,亦可窥探出捷信消费金融在华的经营景象。据了解,捷信集团在中国消费金融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包括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驰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一号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捷信二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金融虎网获悉,据PPF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捷信集团专注于执行战略,在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实现了盈利。尽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挥之不去,捷信在中东欧和东南亚的核心市场的销量仍大幅增长。捷信集团由于出售独联体资产(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总资产减少了38%,但除独联体和中国外,总资产仍在持续增长。


捷信集团根据四个地理集群(中国、独联体、东南亚、中欧和东欧)提供了收入和净利息收入的额外信息。捷信集团在以下主要地理区域开展业务:中国、俄罗斯联邦(已终止)、捷克共和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仅2021年适用)、斯洛伐克、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根据国家的收入划分为四个地理集群,包括:中国、独联体、东南亚、中东欧。


从集团层面来看,2022年,捷信集团营业收入为15.79亿欧元,较2021年的21.46亿欧元同比下降26%,净亏损为16.12亿欧元,较2021年的净亏损3.03亿欧元同比亏增432%。数据显示,随着在华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2022年,东南亚市场已成为捷信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收入最高的市场,总营收达到10.15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3%。



2022年,捷信集团消费信贷业务的总营收为20.98亿欧元,同比下降24.7%;利息净收入总额12.27亿欧元,同比下降26.8%;年度净亏损为16.14亿欧元,同比增亏了310%。2021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的总营收为27.86亿欧元,利息净收入总额16.77亿欧元,年度净亏损为3.94亿欧元。


金融虎网注意到,具体到中国地区,捷信集团在华的消费信贷业务收入出现了更为严重的下滑。2022年,捷信中国消费贷款业务的总营收为3.86亿欧元(约3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利息净收入总额为1.9亿欧元(约14.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73%。2021年,捷信中国消费贷款业务的总营收为11.48亿欧元(约90.56亿元人民币),利息净收入总额为7.06亿欧元(约55.7亿元人民币)。



此前,PPF集团在2022年半年报中曾披露,2022年上半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来自中国区的总营收为2.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04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为1.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54亿元)。


由此可以算出,2022年下半年,捷信消费信贷业务在中国的营收为1.4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环比下降42%;利息净收入总额为0.6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环比下降52.7%。


2004年,捷信的消费金融业务正式进入中国,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规模曾一度超过千亿元。2019年时,捷信集团曾计划赴港交所IPO,但后又取消。2019年时,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曾突破千亿大关,高达1045.36亿元,一度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消金公司。但在此后,其营收净利开始出现下滑,2020年更是遭遇业绩暴跌,遭遇低谷。作为捷信集团消费信贷业务在华运营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捷信消费金融的营收和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盈利能力也已急转直下。


2019年,捷信消金营业收入降至170.38亿元同比降8%,净利润为11.40亿元同比下滑18.34%。2020年末,其总资产由2019年的1045.36亿元降至652.07亿元,同比缩水37.62%。2020年,捷信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12.06亿元,同比大降34.23%,净利润降至1.36亿元,同比剧降88.07%,呈断崖式下滑。同时资产质量下行,逾期贷款占比21.87%,不良贷款率2.80%。贷款方面,2020年末捷信消金发放贷款576.32亿元,大幅下滑37.26%。


事实上,捷信方面寻求出售消金公司股权一事在业内早盛传已久。早在2021年12月初,PPF首席财务官Katerina Jiraskova就曾表示,PPF正考虑可能出售或引入其捷信消费贷款业务在一些其认为潜力有限的国家的合作伙伴。2022年6月29日,捷克投资集团PPF执行长Jiri Smejc曾证实,该集团计划剥离其在中国一度是旗舰的消费贷款业务,并将收购重点放在欧洲。他当时曾表示,该合作伙伴将获得多数股权,随后将完全接管公司,因为其相信,如果没有这个合作伙伴,就不可能在目前的条件下在中国运营。


去年9月,捷信消金曾强调:“我们一直在积极寻求战略股权合作伙伴,以支持捷信在中国致力于实现普惠金融的使命”。捷信不断调整其商业模式,以适应这一数字化过程,在整个消费金融服务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全自动自助服务平台,包括获得授信和可负担得起的贷款。


金融虎网还注意到,6月14日,捷信消费金融在官网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2022年,42%的捷信客户首次使用正规金融服务。相较之下,2021年的数据为19%。捷信投入大量资源丰富金融知识活动,于2022年在全球触达了创纪录的2.225亿人次。捷信展业市场的女性金融包容度得到显著提升。公司高度关注触及女性群体,2022年女性客户占比为36%。2022年,捷信在慈善活动总投入近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3万元)。


传闻不止,谁将在未来承接捷信消金的股权,最终拿下这张“牌照”,仍待进一步观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信贷款什么时候扣钱(捷信金融贷款不还有什么后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5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