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转LPR,这真的是好事,还是仅仅对银行是好事?,下面是洋房姐姐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上浮好不好
关于LPR,倒计时终于来了。
一、房贷转LPR,还剩一周8月12日,中行、建行、工行、农行、邮储银行同步发出通知:
自8月25日起,对于尚未办理定价基准转换的个人住房贷款,将于2020年8月25日起批量转换为LPR。
另外,银行操作后,个人还有一次修改的机会,时间是9月1日到12月31日,也就是今年最后三个月。
此番操作是因为央行要求,到2020年8月31日,所有存量房贷利率都要与LPR挂钩,与基准利率脱钩。
与LPR挂钩,又分为两种:
浮动:LPR每月更新一次,房贷利率一般参考每年1月份的LPR,更新你的月供;
固定:也是参考LPR,但只参考2019年12月的5年期LPR报价(4.8%),不再浮动。
无论是浮动,还是固定,转变过来,今年内月供都不会变化,只是算法变了。
到明年一月份,选择浮动的,月供就会变化,具体要看5年期LPR是下跌还是上涨。
而选择固定的,你的月供永远就是这么多了,直到房贷还清。
下图是LPR的历史走势图: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在还房贷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是:我到底选择浮动还是固定呢?
先来看大家的选择:
以上是来自今年4月份央视《经济信息联播》的内容。
可见,绝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浮动利率。
房贷是普通人最大的负债,月供多一分少一分,可都是自己兜里的钱,自然不能随便选择了,毕竟只有一次机会。
所以,自然是浮动利率更赚。
举个例子,你可能就明白了。
小赵,在2019年1月份买了一套房,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也就是4.9% × (1+10%) = 5.39%。
这里有个“加点值”,需要先计算一下,
加点值=原合同的利率—2019年12月份的LPR(4.8%)
具体的加点值,洋房姐姐都替大家算好了:
所以,小赵的加点值是59,即0.59%,这个是永远不会变的。
所以选择浮动利率后,从明年1月份开始后,小赵月供利率将=5年期LPR+0.59%
按照现在的LPR走势,明年1月份肯定更低,月供肯定会更少一点。
即使维持目前的4.65%,也就是下浮0.15%,如果是30年100万的房贷,每月也能少还差不多100块钱。
之所以是从明年1月份算起,是因为大部分银行的利率调整是在每年1月份。
如果你的还款银行是每月调整利率,那么现在你就已经省钱了。
所以,
LPR涨,浮动亏,固定赚;
LPR跌,浮动赚,固定亏。
但是,
房贷要还10年20年,LPR到底涨还是跌呢?
先来看LPR的计算公式,LPR=MLF+息差。
MLF是什么?俗称“麻辣粉”,它是商业银行找央行借钱的利率。
简单说,如果商业银行从央行借钱利率越低,LPR也就越低,房贷利率也就越低,反之亦然。
那么MLF走势怎么样呢?
答案是仍然有下行空间。
因为从MLF到LPR,本质都是央行希望创新金融工具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可见,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央行,推出LPR初衷都不是为了房贷,所以,也不必担心转LPR浮动后,自己被银行“收割”。转LPR这事儿,这也压根儿不是什么阴谋。
如果要长远一点来看,经济越发达,金融体系越来越完善,市场资金越来越充盈,资金成本就会越来越低,利率就会越来越低。
所以,归根结底,看你对中国未来是否有信心,比如能否跳脱“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如果信心满满,那么果断浮动利率吧,更省钱。
如果仅考虑未来几年还款,比如5年左右的,那么选择浮动利率应该无疑了。
1.中短期LPR下行趋势明显,浮动更省钱,
2.事实上,我身边很多人5年就开始换房了,不用考虑长期LPR走势,
3.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提前还款。
三、谁选了固定利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人仍然选择了固定利率呢?
洋房姐姐还真找了个例子,
我一男性朋友,理工科背景,供职于某头部互联网公司中层,2018年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当时拿到的利率是上浮10%。
人家想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房子就是为了住。
瞧,多好的同志。
买完房只想一件事,每个月给银行还款账户里打固定的钱,别折腾什么多了多少,少了多少,省心就行了。
房子是自己买的,房贷是自己还的,怎么省心怎么来。
如果你也属于这种人,甚至房贷利率还有折扣,那就直接固定吧,也没毛病!
银行贷款最低利率
如果你最近想申请一笔消费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或旅游需求,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许多银行都在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让你享受低至3%的年化利率。这样的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甚至低于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今年以来,各银行在消费贷领域持续“内卷”,“年中大促”节点相关优惠活动更加频繁,方式包括利率限期打折、发放利率优惠券及免息券等,有股份行最低利率可以做到3%。多家上市银行在近期机构调研过程中表示,将加大消费贷布局,背景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资产结构缓解息差压力。
有的消费者表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有的消费者则担心,这是银行的营销手段,可能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或者风险。那么,银行为什么要降低消费贷利率?消费者应该如何理性选择和使用消费贷呢?
“卷”价格、“卷”还款方式 消费贷优惠券花样多
“每周二上午10点抢,一共100张,先到先得。”近日,浦发银行北京一支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行消费贷产品“浦闪贷”正处于“月月享”活动期间,抢到1年期利率优惠券的客户,1年期产品年化利率可以低至3%,前提是已经获得授信审批通过并完成授信签约(额度处于有效状态)。
记者注意到,二季度以来,不少银行均针对消费贷业务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优惠活动,主要针对日常消费、耐用品消费、装修等领域,不过,低至3%的利率还不多见。浦发银行官方信息显示,上述优惠活动区间为8月1日~8月31日。活动期间,除了一年期3%利率优惠,客户还可以领取一张1年期/3年期“浦闪贷”七点七折利率优惠券。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使用该优惠券,可以在客户申请利率的基础上进行“打折”。
据了解,“浦闪贷”线上申请额度为最高20万元;客户工作单位为国企/事业单位/行业领先企业等,在满足工资水平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线下最高申请50万元贷款额度,日常利率最低可做到3.45%。据工作人员介绍,如果符合相关条件且不使用优惠券,多数客户申请的贷款利率在3.5%~6%之间。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了解发现,目前各行非优惠情况下消费贷最低利率普遍在3.5%~4%,整体水平已经随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所下行。也有大行进一步推出利率优惠活动,比如交通银行“惠民贷”在7月推出三大新客权益,包括10元贴金券+20天免息券、3.6%提款年利券、9折利率折扣券。
股份行中,除浦发银行外,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的消费贷最低也可以做到3.5%以下。有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该行“闪电贷”产品利率在7月降低至3.4%。
此轮消费贷大促销,中小银行也未缺席,近期包括苏州银行、北京农商行、贵阳农商行、紫金农商行、广西田阳农商行在内的不少地方性银行也针对消费贷产品推出了利率优惠券等福利活动,贷款利率持续走低。
各大社交平台上,不乏“哪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低”的热议。银行消费贷利率“价格战”的“内卷”程度,可见一斑。除了“卷”价格,也“卷”还款方式。据悉,中行安徽省分行则优化了“随心智贷”产品的还款方式,3年内,可按月还息,到期一次还本。这减轻了消费者的还款压力。
这些低息消费贷产品受到了不少金融消费者的欢迎。有的消费者表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有的消费者则表示,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利息支出,提高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率。
消费贷利率为何会下行?与政策和市场等有关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的监测数据,2023年5月,全国性银行消费信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平均水平降至3.61%,环比下降17BP,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5BP。其中国有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均值为3.56%。股份行消费贷利率均值则下降至3.64%。
那么,银行消费贷利率为何会下行呢?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降低实体经济和居民的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回暖和升级。银行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主动下调消费贷利率。
比如,今年6月20日,央行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结束了连续9期“按兵不动”,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1年期LPR下调至3.55%,为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提供了参考;7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被业内称为“促消费二十条”,其中明确提及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二是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目前市场上不仅各家银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为了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各家银行不得不通过降低利率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是受到自身业务结构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银行的房贷业务增长乏力,而消费贷业务则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较低的资本占用。因此,银行有动力通过发展消费贷业务来弥补信贷增长缺口,提高资产收益率。
“馅饼”还是“陷阱”?消费贷发力要防范风险
虽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增长,但也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金融消费者在吃“馅饼”的时候也要注意“陷阱”。
比如,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利率低而过度负债,导致还款压力增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将贷款资金挪用到股市、楼市等投机领域,引发资产泡沫;部分银行可能会因为追求规模而放松风险管控,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行是市场竞争和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的表现。但是,在享受低息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中潜藏的风险。银行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对待这种现象,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
业内专家提示,机构应该防范贷款业务过度下沉、资金套利等风险。有资深结构化融资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消金公司ABS发行量增加,一方面说明相关业务增长较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资质较差的借款人资金需求较大,这部分需求向消金公司下沉,存在违约率抬升的风险。
据记者通过金监总局官网披露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25家以上银行因为消费贷业务贷前、贷后违规被处罚,其中既有国有大行、股份行,也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案由包括个人消费贷审查不尽职、个人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或资本市场等。发改委也在“扩消费20条”中提到,“更注重以真实消费行为为基础,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济南时报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上浮好不好(银行贷款最低利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89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