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普惠:用直营网点建立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壁垒,下面是36氪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山水普惠信用贷款
尽管合作社、大型农场逐渐增多,但中国农业仍以小农为主导,他们的金融需求大多被民间借贷、高利贷满足,利率少则一分,多则两分甚至更高。
农信系统无技术创新、不良率高(农商行2.5%,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是1.7%),大部分业务集中在县城,没有真正下乡。农村规模化经营、土地确权趋势非常明显,有效的金融将是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必要支持。
在企业下乡放贷面对风控环节中,有的会让加盟商缴纳保证金后平台便配置杠杆;有的会由加盟的乡村联络站负责获客和初步筛选,总部团队进行风控审核。
而久亿旗下的“山水普惠(成立于2016年2月)”选择了自营服务网点,主打10万元以下贷款,只针对经济地位单一的个体生意,产品基于县域为生态环境,分别面向种养殖(周期性)、小经营小生产工商户(县镇)、工资型(政府、教育、小企业)三种客户。
久亿集团CEO王坤认为:“农村金融的三座大山主要体现在,风控难标准化;成本高效率低,这里的成本包括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等等很多方面;第三,农村金融的环境还没有很成熟,没办法构建一个体系,在全国搞定,所以真正可以持续作业的平台很少”。
自营网点的好处一是建立获客渠道和品牌,占领农民小额贷款需求的心智;二是提高风控能力,通过自营网点的员工,在农村“提前一公里”去调查农民的月收入来源、盈利状况、资产,对关键案例的处理时间节点相对可控。
目前山水普惠已在14个省的84个县建立了服务网点,累计招募、培训了1000多名员工,他们大多是在城市工作后回原籍的人。王坤称,山水2016年放款8200多笔,放款总额近2.8亿,逾期率截止目前没有超过千分之五,并且已经盈利。
农村金融处在发展初期,规模化复制是最大难题,获取客户和征信数据是核心。对山水普惠而言,人才生产机制和标准化尤为重要。下一步,该公司需要把数据的收集、整理、风控、反欺诈,建立出标准的模型,让线下客户经理“傻瓜式”工作,把重心放在收集数据和反欺诈上。
同时,大规模人力投入的模式能否带来边际成本递减仍需证明。
团队方面,山水普惠的创始人&董事长王坤曾担任国开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监、红杉资本投资经理,两年前创建久亿(主要以短融网示人);CEO张翼曾任美国行动国际驻华微型金融顾问和淡马锡旗下富登金控村镇银行项目高管,有十余年农村小微金融经验;CTO杨夏耘在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拥有15年金融产品设计和研发经验。
普惠贷款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来源:中国政府网
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施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修订后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完善粮食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增加了建立监测机制,强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完善粮食收购入库和销售出库等重点环节质量安全检验制度,增加了粮食经营者收购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政策的规定和规范扦样、检验的内容;修改了出库前应当委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情形、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的时间和方式、检验报告有效期等内容。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着力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10月15日起实施
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办法》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办法》明确违法情形,规定法律责任。依据行政处罚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上位法和规章立法权限,明确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擅自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擅自举办社会性竞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等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
与创业担保贷款等有关,《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施行
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实施期限五年。《办法》明确,中央财政安排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工作。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可纳入专项资金奖补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
与涉税专业服务有关,有这些新规!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发布《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试行)》和《涉税专业服务职业道德守则(试行)》,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特别强调从事涉税专业服务不得采取隐瞒、欺诈、贿赂、串通、回扣、不当承诺、恶意低价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不得歪曲解读税收政策;不得诱导、帮助委托人实施涉税违法活动。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优化纳税服务 简并居民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报表的公告》,自2023年10月10日起施行。《公告》减少报表张数。降低报送频次,将原来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申报改为年度申报,将即时报告调整为年度申报,大幅减少企业报告次数。优化填报数据,对数据项进行归并梳理,由57项调整为28项。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施行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公务用车控制数、配备标准、配备更新程序、使用和处置管理、监督检查等全流程进行了规定,强调要加强越野车、租用车辆等特殊事项管理,明确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超数量配备车辆等12个“不得”的管理要求。
视障、听障人员将可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教育部、中国残联制定印发《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办法(试行)》,自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及实际需求参加测试,参加测试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和残疾证明,按照就近就便和自愿原则向省级测试机构或测试站点报名。要求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各地设置测试站点开展测试,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制定站点建设规划。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施行
交通运输部公布《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建立检测机构许可制度。规定资质审批应当经过许可机关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两阶段。全面规范质量检测活动。规定检测机构不得在同一项目标段中同时接受多方委托,不得转包、违规分包,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不合格项目应及时报告,不得转让、出租资质证书。明确禁止检测人员同时在两家及以上检测机构从事检测活动,检测人员不得借工作之便推销建设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施行
应急管理部7月17日审议通过《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情形,其中包括,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以及经调查认定对该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应当列入名单的其他单位和人员;12个月内累计发生2起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瞒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新规施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出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严厉禁止“使用与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相关的文字,使公众误认为与国家出资、政府信用等有关联关系”“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进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故意申报与同行业在先有一定影响的他人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近似的企业名称”。规定对企业名称冠以“中国”“中华”“中央”等字词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从严审核。
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施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产品名称中有动物性来源字样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来源应当全部来自该物种。明确标签、说明书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无污染奶源”等模糊信息;不得使用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人乳化”“母乳化”或者近似术语表述。明确禁止变相分装和8种不予注册的情形。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施行
国家档案局公布《企业档案管理规定》,自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对企业档案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有助于解决企业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有利于保障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规定》共十章七十七条,其中规定了档案用房的设置、建筑设计要求,档案库房的面积,档案装具、档案设施设备的配备等,并对形成档案数量较少的企业提出了基本要求。提出了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了企业档案工作要接受档案主管部门检查,企业总部也要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考核。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水普惠信用贷款(普惠贷款不还会有什么后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3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