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产业链“四同步”复工工作法,下面是浙江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慈溪土保转社保贷款
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脱节问题,慈溪创新性推出产业链企业同舟共济、合作共享的“四同步”复工工作法,即对规上企业及其关联配套企业实行“同步摸底、同步备案、同步防控、同步复工”。慈溪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一个服务专班的方式,为每一家规上企业绘制“一张配套企业树状图”,梳理“一份需求清单”,挂图作战,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镇镇之间强化对接和跨区域协调,真正实现产业链上“一个不掉队”。
疫情来袭,慈溪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小企业众多,如何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是摆在慈溪政府面前的考验。
慈溪块状经济发达,许多先期开工的大企业都遇到同样的“烦恼”:给大企业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量多面广,复工步调不一致,没有配套零部件,没有生产资料,大企业即使开工也没有产能。复工更要复产,对于慈溪来说,打通全产业链复工复产是关键。慈溪推出产业链“四同步”复工工作法,对规上企业及其关联配套企业实行“同步摸底、同步备案、同步防控、同步复工”,实现全产业链企业抱团复工复产。
摸清家底 绘制“配套企业树状图”
几天前,慈溪10多家为公牛集团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集中复工。慈溪市精展模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年前,他们接了公牛集团的很多订单。现在,这批企业由公牛集团列出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整体打包,向主管部门备案确认,政府根据定制化需求帮助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上下游供应商同步开工,产业链启动运转。
“产业链企业同舟共济、合作共享的复工模式非常高效实用,增强了我们企业抗疫生产两不误的信心和动力。”公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阮立平坦言,企业刚复工那会儿,库存物料只能支撑三天左右,如果下游供应商不同步复工,很可能面临复工复不了产的困境。
公牛数码线材车间复工场景
对于慈溪来说,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慈溪优化企业复工方案,重点推动整条产业链复苏,确保复工大企业迅速提升产能。慈溪出台《关于优先保障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复工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由复工大企业连同相关配套产业链中小企业同步备案,主管部门对复工及配套相关企业同步调查摸底、同步落实防控,产业链同步复工,从而推动全市企业迅速复工复产。
闻“令”而动。观海卫镇专门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规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包干联系走访制,通过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一个服务专班的方式,协助规上企业同步开展配套企业调查摸底,并将关联规上企业列入同批次复工对象,做到“一家规上企业”对应“一张配套企业树状图”,梳理“一份需求清单”,确保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不漏一家。
位于观海卫镇的上市企业公牛集团对应配套供应商100家;龙头企业韩电集团对应配套企业96家,以慈溪市内为主,其中观海卫30多家,还有部分核心零部件在市外甚至省外。该镇领导包干排摸这两家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后,累计梳理掌握企业个性化需求200余个。
精准对接 实现产业链“一个不掉队”
摸清家底后,慈溪着力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上“一个不掉队”。该市行业主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强化镇镇之间的对接,帮助解决该镇辖区外相关配套企业复工遇到的困难问题。位于邻镇的宁波长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为观海卫镇的韩电集团配套生产冰箱配件增发器,经镇镇协调,将其由非优先保障企业调整为首批复工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协调解决跨乡镇的各类问题50余个。
与此同时,为了使中小企业尽快复工,慈溪将这部分企业开工备案权限下放到镇街、园区等,同时依托“云”服务,企业可通过线上备案承诺,快速复工复产。
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一季度订单排满,但上游配套企业开工不足影响原料保障。企业负责人迫切希望上游厂家能够尽快复工。得知情况后,慈溪周巷镇政府上门服务,建议企业同步提交上游企业复工备案。镇政府帮助上游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完成周巷舒航紧固件厂、周巷士森五金配件厂两家企业复工工作,为长华公司复工复产“续”上配套。
大企业与配套企业打包复工,同步防控,这除了保证复工复产,推动慈溪经济平稳运行,更能协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慈溪,每家规上企业指定一名镇机关干部为联络员,“一企一方案”全程跟踪企业复工及防疫工作。尤其对产业链关联企业跨企业接触风险点的排查,能不当面经办的事项一律不当面经办;针对原料供应、产品运输、垃圾回收、设备维护等难以避免人员接触、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事项,从严落实现场检查管控制度,确保相关员工落实安全防护并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增强防控工作针对性;对已复工企业,由镇巡查指导组采用日常巡查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检查企业复工后生产计划和防控方案落实情况;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坚决叫停生产并要求整改,直至整改完毕、验收通过后再重新复工。
大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也承担起帮助中小企业落实疫情防控的责任,加强对配套企业日常防控措施的管理补位,做到防疫知识同步宣传、防疫物资同步配备、防疫义务共同承担。宁波富尔达智能科技自制一份防疫指南手册分享给同业及配套生产企业,不少配套企业按手册防疫,包括员工送餐制、车间每天消毒三次等,大大提升了小企业的防疫严密度。
【数读】
截至3月1日,慈溪实现省级重点工程全面复工,企业复工28913家,其中规上(限上)1766家,复工率达到99.5%。近一周,复工电力指数逐日递增,平均增速在10%左右。
高铁站出站口迎接黔籍员工返慈
【浙江新闻+】
慈溪“三专”服务缓解用工难
2月21日18点44分,载着527名从贵州省来慈返岗员工的“复工专列”G2334次高铁缓缓停靠到站,这是慈溪首趟“复工专列”,此次专列上的黔籍员工分别属于全市92家企业。慈溪从21日至23日连续3天组织“复工专列”赴贵州,同时也以包车的形式赴安徽、江西等地区接人。
慈溪是民营经济大市,中小民营企业众多,用工需求量大,外来务工人员是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慈溪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以成立专班、选派专员、派出专车“三专”服务,缓解疫情防控期间用工难。
在慈溪,一支由人社部门牵头,整合经信、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力量,抽调60名精干力量组成的用工保障专班正在忙碌,他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开展精准摸排,借力社保参保系统、交通系统人员出入匹配等大数据分析手段了解未返岗劳动力信息。专班还下沉一线,实地摸排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并指导企业通过慈溪人才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布信息3000余条。
劳务输出大省是慈溪招工的目标地区,慈溪聚焦贵州、安徽、江西等地,特别是长期合作的劳务协作基地,选派专人驻点,宣传招工政策,强化与当地政府对接解决运输通行等问题,确保员工能顺利来慈。慈溪还落实专人加强与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沟通对接,鼓励服务机构挖掘市外劳动力资源,组团式引入企业急需劳动力。
截至2月29日,慈溪已安排“点对点、一站式”专车446辆、专列19列,接回贵州、河南、安徽、江西等劳动力大省职工近2万名。
慈溪“七项政策”强化金融支撑
疫情袭来,医疗器械需求激增,位于宁波慈溪的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为扩大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能力,打算上马新项目,但资金告急。慈溪农商行得知情况后,为该企业开辟快速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在解决250万元流动资金的基础上,再次增加1000万元低息贷款,帮助企业尽快上马新项目。
慈溪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疫情防控期间,大多遭遇了短期困难,如何强化金融支撑能力、畅通金融供给渠道?慈溪制定出台了《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八条意见》,提供信贷支持、融资便利、风险保障等“七项政策”帮扶企业。
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暂时困难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缓贷,慈溪农商行等市内银行法人机构对2020年4月30日前到期小微企业贷款可实行无还本续贷。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此次推出的七大政策之一。慈溪市内银行法人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等形式,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慈溪农商行通过实施免息、降息等贷款政策,全力支持辖内企业复工复产。免息贷款涉及9家小微企业、552万元贷款,新增贷款1780万元,共计减少收息6.4万元。另与44家小微企业达成融资意向,授信9400万元,涉及免息贷款2900万元,预计减少收息共计34万元。该行对纳入宁波、慈溪涉及疫情防控保障的应急物资生产重点企业等,新增贷款利率按最新1年期LRP减100个基点为上限发放,目前已支持6家小微企业新增优惠利率贷款2406万元,共计减少利息收入57万元。
慈溪还推出了加大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力度这一政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因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经营困难造成贷款逾期、不良等情况的给予实际损失额1%的风险补偿。此外,推出降低企业保险费用政策,要求保险机构在6月底前对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进口关税保证保险等险种的平均费率同比下降20%以上。
土保转社保好不好
不久前,四川绵阳经开区塘汛街道板桥社区小伙儿邓俊喜得贵子,这本是一件喜事,可在给孩子上户口时,却发生了让他糟心的事儿……“社区干部说按照村规民约,像我这种再婚人员给孩子上户口,必须交纳1万元公益金。”
孩子出生4个多月时,因为不愿多交钱,他一直没能为孩子成功办理户口。无奈下,他通过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和川观新闻民情热线反映了这一问题。
再婚生子居民至少交1万公益金
才能换一份村组签字盖章的上户口表格
据了解,邓俊第一次婚姻中育有一个女儿,再婚后,在2020年夏天,他又喜得一个孩子,今年7月,他按照此前给女儿上户口的经验,找到村组负责人领取《上户审批表》时,却得知按照该社区的村规民约,像他这样的再婚居民生子后上户口,需缴纳1万元公益金,居民小组负责人才会在《上户审批表》上签字。
记者在当地派出所见到了这张《塘汛街道办事处上户审批表》,上面四栏用于填写姓名等基础信息,下面还有四栏,从上到下分别是村组意见、村居意见、街道意见和派出所意见。
塘汛街道的上户口审批表
为给儿子上户口,邓俊先后到社区跑了十多趟,希望社区干部签署意见。据邓俊称,村组负责人一直坚持,不收到公益金他们就不会在表格上签字,他找到塘汛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表示:需要从村组开始,由社(组)长签字盖章,再依次到社区居委会、街道签字盖章,最后拿到派出所办理上户手续。
也因为邓俊一直不肯交纳这笔费用,“到孩子4个月时,户口也一直没能办下来。”
这样的经历让邓俊很不解:“我结婚生子都是符合国家规定,并没有超过“两孩”的限制,国家也没有规定再婚生子上户口要缴纳公益金,为什么村组要强迫我缴纳这一笔费用?”
有疑问的不止是邓俊一人,“我妻子不是本社区的,2017年我妻子上户口时,交了公益金,第二年儿子上户也交了公益金,一共交了2.6万元,还有人为子女户口一次性缴纳2万元甚至更多的。”同组的米鹏说。
据邓俊介绍,“再婚的人,如果选择与本社区以外的人结婚,或者再婚生子等都要交钱,很多村民都被迫交了公益金。”他提供了5张其他人缴纳公益金的收据,这些人也在咨询是否可将缴纳的公益金要回来。
带着居民们的疑问,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
01
一问:上户口为啥要征求居民小组的意见?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按照正常上户口程序,并不需要征求村组意见这一项,那么邓俊户口所在地为何会增加这一流程呢?
据熟悉情况的社区干部介绍,这与板桥社区的特殊性有关,板桥社区由原来的南塔社区与板桥社区合并组成,从上世纪90年代起,邓俊所在的原南塔社区纳入绵阳经开区开始规划发展,原来的农村逐渐变为商业楼盘集中地区。
原南塔社区五组周围已经高楼林立
开发过程中,需要把集体所有的土地统一征收,所有社员由原来的农业户统一转为居民户,涉及的赔偿按照国家新《土地管理法》的标准进行处理。正因农业户口与拆迁赔偿产生联系,所以在办理迁入户口、新增户口等业务时,派出所会尊重当地村组(居民小组)、村居(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办的意见,以免因利益分配导致纠纷。
02
二问:居民小组为啥收了钱才协助上户口?
那村组(居民小组)的意见又为什么会与收费挂钩呢?
“我们想通过收取公益金来控制户籍人口的增加。”这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原因,邓俊所在的原南塔社区五组虽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拆迁,却一直没有进行统征统转,村民还未变为居民,这给了许多人挂靠户口的机会。从那时起,该社区户籍人口开始迅速增加。据社区干部回忆,出现了个别居民频繁结婚、离婚、再结婚,以帮助别人落户。“还有的人通过结婚落户后,再牵进一家人来。”该名社区干部说。
因为担心户口增加,会摊薄统征统转后的土地款等收益,上世纪90年代,原南塔社区五组组织居民代表,讨论制定了这项村规民约:对空挂户、再婚迁户、再婚生育子女等,其上户都需缴纳一到五万元的费用,缴纳的费用入集体资产,用于该小组的公益事业支出和日常管理。这也是收取公益金后,再由居民小组负责人在《上户审批表》上签字盖章的由来。
对这一约定,邓俊深感质疑——其一,这项约定制定时,为何没有征求过他或他家人的意见?其二,他再婚生子,并非假结婚、如此以维护村集体利益的名义,妨碍到他给儿子合法上户口的约定,真的合理吗?
03
三问:达到控制户口增长的目的了吗?
实际上,南塔社区五组的这份约定效果也似乎并不好,未能阻止当地户籍人口的迅速增加,当前邓俊所在的村组人口从制定规定时的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人,几乎翻番。
有居民告诉记者:落户收取1-5万元公益金的公益金,与回迁房的收益相比不算多,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前来挂靠户口,实际上异化成了以居民小组的名义出售户口名额。
原南塔社区五组收取村民上户口公益金的收据
“除了收费之外,南塔社区五组如果真的想控制户籍人口,必须探索更合理的办法。”一名熟悉国土工作的人士表示,从他们以往经验来看,当户口与收费建立联系后,在执行层面实际上很难予以有效制约。
记者采访此事后,邓俊儿子上户口的问题出现了转机,在未获取村组同意意见的情况下,派出所依然为其儿子办理了户口。与此同时,据邓俊介绍,其村组调整了村规民约,上户口不收费了,但是如果要参与分房、申请社保等村福利政策,还是需要缴纳公益金。
邓俊上户口的审批表
(来源:川观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慈溪土保转社保贷款(土保转社保好不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52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