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融儿童之家一校区遇困“解散”:五百多学生退费难,相关方正协调,下面是澎湃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有乐融购物贷款
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今年的儿童节,是从给儿童维权开始的。”6月1日凌晨5点多,律师谢燕平在朋友圈发了这条短信,后面配发了一个“难过”的表情符号。
谢燕平也是一位年轻妈妈,为了给两岁孩子讨回早教学费,她在5月31日和数十名家长一起,在派出所熬了通宵,与早教机构的投资人和律师沟通,僵持到儿童节的早上6点仍无进展。对方直白地告诉家长们——没钱。
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目前已停营。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 供图
涉事的早教机构是“乐融儿童之家”的亦庄校区,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六一”儿童节前夕,经营该校区的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向员工宣布,因资金困难解散公司,校区停止经营。
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停营后,三十多名员工的两个月工资被拖欠。更麻烦的是,五百多名家长难以讨回已经预交的课时学费——总计六百多万元。
6月6日,乐融儿童之家总部向家长通报称,准备接管亦庄校区,已草拟相关协议,但仍需与校区原投资方协商。9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的投资人冯家彤,其均未接电话,发信息也未回。乐融儿童之家总部工作人员则表示,“亦庄校区处理小组”正在处理相关事宜。
员工:投资人在微信群宣布公司解散,两个月工资未发
吴芳(化名)是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的老师,已经入职一年多。她告诉澎湃新闻,亦庄校区是2020年8月正式开业的,今年的学生有五百多人,除了两个托育班,大部分都是参加早教的。
2022年4月24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接到通知后停了课。吴芳和三十多名同事暂时离开校区,她们答应了老板提出的薪资待遇:停课期间按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每月发2320元。
吴芳记得,5月10日,该发4月份工资了,老板冯家彤让大伙再等等,“她说没有钱,正在向银行贷款。”到了5月30日,老师们再提醒校方应该发工资了,但未得到冯家彤回应。
“我们打老板手机,不接我们电话。”吴芳感觉情况不对。5月30日下午,投资人冯家彤在微信上的工作群突然发出《致全体同仁的一封信》。
这封信加盖了“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印章。信中称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债台高筑,没有资金继续经营,“现在只能忍痛通知大家: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提前解散,被迫停止经营。”
“看到解散的通知后,我们去了学校,门被锁住了,我们进不去。”吴芳说,公司还拖欠36名员工的两个月工资,加上断缴两个月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共计四十多万元。
据多名接受采访的员工证实,目前,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的36名员工,已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
有员工透露,校方在发出“解散通知”后,曾要求大家先别告诉家长,但一些员工觉得应该告知家长一起维权。于是,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停营的消息,很快在家长群体传播开来。
家长:早教和托育的学费都要不回
家长阎女士记得,2021年10月,她为两岁儿子买了60节早教课。当时她向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投资商的公司账户转账16200元,但公司(校方)未开具发票。
5月30日得知学校停营后,阎女士急了。她儿子的早教课上了约一半,现在应该还剩八千余元。陆续得到消息的家长们组建了微信群,大家决定向警方报案。
5月31日,许多家长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天华路派出所,向民警反映“老板跑路”。
家长尹先生的缴费记录截图。
家长尹先生当天也赶到了派出所。他在2021年6月为儿子买了9999元的早教课,现在还剩余4000余元;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他趁着优惠活动又为孩子买了一年的托育课,一次性交了72000元,原计划今年5月送孩子上托育课,却听到学校关门的消息。
由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盖章、法定代表人冯家彤签字的两份费用明细表显示,家长们预交学费后目前尚剩余(未上课)的金额,共计6106084.79元,其中托育169万多元,早教441万余元,一共涉及已缴学费的503个孩子。
接到家长们报案后,5月31日,天华路派出所民警通知投资人冯家彤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冯家彤和她的代理律师当天赶到了派出所。
“她有律师,我们也有律师。”一些家长连忙通知谢燕平过来。谢燕平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2021年12月为孩子买了8600元早教课,在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才上了两三次课。
5月31日晚上,加完班的谢燕平赶到天华路派出所。
谢燕平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警方进行协调。
当天,谢燕平和几十名家长在派出所熬了通宵,一直到“六一”儿童节的早晨。家长们与冯家彤及其律师的面对面沟通,都没有取得实质进展,“他们就说没有钱,退不了费。”
大股东:公司入不敷出被迫停止经营,负债五百多万
成为众矢之的的冯家彤是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法定代表人。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注册资本100万元。
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投资方向员工宣布“解散”的信件。
5月30日宣布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停止经营后,校区的员工以及家长们联系不上冯家彤,“老板跑路”的消息开始传开。
5月31日,天华路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报警后,当着家长们的面给冯家彤打电话:“如果有违法犯罪,我们会依法打击。如果只是经营行为,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民警要求冯家彤赶来派出所说明情况。
当天下午来到天华路派出所后,冯家彤一度被成群的家长围住,要她给出说法。
5月31日,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投资人受到家长们的质问。
家长拍摄的一段视频显示,冯家彤穿着牛仔裤、黑色上衣,戴着黑色口罩,站在派出所院内的中央;围在周边的家长们保持一定距离。“刚才我才知道,有的家长是直接把钱转给了校长……我回去后还要对账。”冯家彤说。
面对家长“怎么办”的质问,冯家彤表示“要和总部沟通”。是否有什么解决方案?与家长们面对面的沟通,冯家彤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开业不足两年的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停止经营?
在《致全体同仁的一封信》中,冯家彤则称,因疫情反复,两年来学校“开开停停”,公司入不敷出,用尽实缴的100万元注册资金后四处举债,对外借款高达五百多万元。如今,“没有借到资金供我们继续经营”。
在宣布校区停止经营的信件中,冯家彤并未提及如何兑付拖欠员工的工资、如何处理家长们预缴的学费。
6月9日,为了解情况,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冯家彤。冯未接电话,也未回短信。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卷钱跑路”“退费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类似问题,2021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各地培训机构的预收费实行银行托管,并设立预收费风险保证金。
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2021年10月之后的预收费,是否纳入了银行托管的监管渠道?目前还不得而知。
品牌商:总部准备接管涉事校区,仍在处理
作为投资人、加盟商的冯家彤,因资金困难已无力经营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那作为品牌商的北京乐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如何应对此事?
6月2日,乐融儿童之家总部作出的相关情况说明。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乐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由重庆学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00%持股。“乐融儿童之家”系其旗下品牌,为0-6岁婴幼儿提供早教等服务。据其网站介绍,乐融儿童之家目前在全国拥有近50家中心,遍布全国20余个重点城市。
“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停止经营后,6月4日,北京乐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向家长发出《关于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的情况说明》。该“情况说明”称,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是由北京童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举办的“独立经营的校区”,目前乐融儿童之家总部正与亦庄校区投资方进行沟通协商。
“我觉得他们(乐融儿童之家总部与亦庄校区)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特许经营关系。”作为家长的谢燕平律师认为,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品牌持有企业将其品牌特许给其他企业经营使用,应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对特许经营的指导、监管等。
对于乐融儿童之家亦庄校区的停营及后续处置,谢燕平认为乐融总部应承担相应责任。
6月4日,北京乐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还向家长发出《关于乐融亦庄校区近期进展说明及后期解决方案初步意见》称,公司总部已成立紧急事项工作小组,对亦庄校区事件进行处理;通过与亦庄校区投资方对接,已提出解决方案——由总部在原场地对家长提供剩余课时的持续课程服务,部分问题还需进一步商议。
校方统计的学费剩余(未上课)金额。
6月6日,据受访的家长介绍,乐融儿童之家总部向家长们通报了“工作进度”:已草拟相关协议,等待亦庄校区原投资方反馈;场地转租、原校区员工就职摸底及补充招聘等工作,亦正在开展。
6月9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拨打乐融儿童之家的客服电话询问此事。工作人员后来回电称,“亦庄校区处理小组”正在处理亦庄校区的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艳
乐贷款是不是中银消费金融
7月25日获悉,被外界称之为“信联”的百行征信官网于一个月前备案完成,目前已悄然上线,域名启用“ baihangcredit.com ”。 据百行征信官网公告显示,目前百行征信已完成生产机房的租赁,花费已超过300万元。
百行征信俗称“信联”,是由央行牵头组建的国家级网络金融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由市场自律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于今年5月挂牌成立。
股东方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各持股8%。
2018年1月初,央行受理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百行征信正式成立。2月22日,央行官网发布《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百行征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获得许可,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6月28日,百行征信与15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消费金融机构的领军企业在深圳举行信用信息共享合作签约仪式。
首批接入企业名单包括: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吉安市分期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原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宜人贷、拍拍贷。
根据合作协议,这15家机构将成为百行征信首批接入代表机构,向百行征信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送征信信息。百行征信将对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并向接入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及相关增值服务。截止目前,百行征信已与120余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消费金融机构达成了信用信息合作共享协议,与50余家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
此次签约的15家中,重庆百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三快小额贷有限公司、重庆西岸小额贷有限公司、重庆苏宁小额贷有限公司、吉安市分期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属于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美团、滴滴、苏宁金控集团、深圳乐信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中原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成立、从事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宜人贷、拍拍贷则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百行征信中除中国互金协会外的8个股东均不是首批签约的企业。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何广峰认为,既然是股东,之前可能已经签署了信用共享的相关协议,股东间的数据共享在百行征信筹备期间有可能就已经开始在做了。所以这次开业后,签约的都是外部企业,意在逐步拓展外部数据体系。
在市场人士看来,百行征信后续运营中仍面临信息共享、如何盈利、利益分配等诸多挑战。数据共享方面,易观金融行业分析师田杰表示,百行征信在技术和模式上借鉴央行征信系统,这两方面共享数据不存在难点,难点还是在数据共享之后利益分配方面。
“超级枢纽”仍面临挑战
百行征信被业内寄予厚望,甚至被誉为征信市场的“超级枢纽”。它的成立有利于共享个人征信信息,化解行业信息孤岛的困局,缓解个人征信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不过,虽然有央行和实力股东的支持,百行征信未来依然挑战重重。
具体来看,百行征信开业运营后,8家市场机构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那诸如芝麻征信等机构推出的信用分,是否还可继续存在于相关应用场景?8家早前获得个人征信牌照试点的机构是否还有可能获得相关牌照?百行征信接下来会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目前,百行征信官方、中国互金协会及8家市场机构均未给出明确回应。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巨头们是否会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将数据进行共享。“百行征信的成立需要发起的成员自愿共享客户信息,但每家机构数据量多少不一,是谁会愿意把‘香饽饽’共享出来?”一位行业内人士表示,共享信息的标准有待明确。
此前,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指出,每一家机构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的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与此同时,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如何兼顾数据的质量及采集范围,避免侵犯用户隐私。“信息共享需要有边界。这个界限在于是否会损害到公民的切身正当合法利益。”上述行业内人士建议,可通过立法完善信息使用边界,并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使用和保护信用信息。
由此来看,实现全行业数据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化经营的百行征信在未来,如何保障征信数据质量、规范征信数据的使用、协调各方利益等问题,或是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综合自北京商报 刘双霞、宋亦桐;财联社 李德尚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有乐融购物贷款(乐贷款是不是中银消费金融)":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15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