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是银行业的中报季,上市银行将陆续披露上半年经营业绩。中报作为一个观察窗口,也可以大致勾勒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新特点。
近日,上市公司红旗连锁披露了王新银行上半年业绩。截至2022年6月30日,王新银行总资产744.23亿元,营业收入16.26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7%。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成都的王新银行于2016年底开业,是第三家获得国家展业资格的民营银行。截至2021年底,王新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99.8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超过12万家。
首先,我们来看看疫情对私人银行的影响。上半年多地反复出现的疫情,对银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考虑到大部分民营银行没有线下网点,渠道以线上为主,可以依托非接触的优势服务新市民、小微企业等客户,充分发挥民营银行线上经营的优势。
此外,私人银行在战争期间也发挥了作用。以新网银行为例,通过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快发放战损贷款,持续向疫区“空 invest”信贷资源,为新市民和行业客户解决燃眉之急。
例如,在供应链金融方面,针对医疗器械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王新银行在多个受疫情影响的城市对行业客户实施信贷服务,为多家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现金流支持。
《2022年疫区新市民救助金融服务指数报告》显示,王新银行向疫区新市民提供的贷款金额占向该地区提供金额的68%。在疫区,新增市民比例为30%,贷款额占该地区贷款额的68%,凸显了民营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稳定经济市场和促进金融纾困是金融机构今年上半年的首要任务。民营银行组织机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金融科技能力强、提供非接触式服务等优势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民营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力。
国家之所以放开民营银行,往往是服务于主流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重在普惠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力。所以观察民营银行的表现,重点看其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数字化风控能力,尤其是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王新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22亿元,较年初增速54.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王新银行上半年新增信贷金额主要集中在新市民,他们有着高频、小额的网上信贷需求。在疫情的影响下,新市民的信贷需求增加,甚至满足了家庭日常消费和店铺小额资金周转的需求。通过小额贷款、线上申请、快速到账、循环贷款等服务,既开拓了普惠金融中的长尾市场,又解决了这一群体的燃眉之急。
从金融风险控制能力来看,王新银行99.6%的贷款通过在线自动审批发放,大大加快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效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营成本高”、“风险识别难”的问题。
小额贷款的小额、碎片化需求,抵押物普遍缺乏的现实,部分用户甚至是白贷户,这对于全线上服务的银行来说,更像是“针尖上的舞蹈”,是对银行金融科技“微雕”功力和风控能力是否扎实的极大考验,这也是民营银行在普惠金融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既要把信贷资源放到急需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手中,又要严格控制风险,实现长期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这就需要花大力气构建严密的风控体系,用技术解决问题。
近两年,王新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得益于一贯的“技术创新”理念,建立了有效的多元风险识别体系,包括风险模型和指标体系、信用策略体系、欺诈模型体系,以及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相关网络等风险控制技术,以及涵盖开发、运维、攻防、技术、管理的专业网络安全团队。
公开数据显示,王新银行在数字信贷、非接触式服务、反欺诈等方面提交了400多项技术专利申请,90多项获得通过,也显示了其数字化风控能力,实现了“客户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大幅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
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民营银行的重要使命,是民营银行实现业务增长、提升市场份额的金钥匙,也是民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财经资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网银行业务模式,新网银行小微企业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6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