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报道显示,银隆的资产、营收等数据相互矛盾;8月10日估值106.24亿元,8月18日,格力收购预估值增至130亿元。
近日,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的部分相关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董明珠当场暴怒,将珠海银隆推到聚光灯下。那么,被收购方珠海银隆的资产质量如何?
重组报告书显示,珠海银隆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大型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钛酸锂电池技术,近年来业绩飙升。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众多资本提前埋伏甚至突击入股珠海银隆的同时,不少知名投资机构选择了退出珠海银隆。而且珠海银隆的财务数据疑点重重,出现过两次数据打架。其中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在两份不同的关联公司报表中,差距超过1亿元。
董明珠和魏银仓“就像两个互相欣赏的英雄”
官网显示,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底,总部位于珠海。是以锂电池材料为核心,集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珠海银隆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扩张史。珠海银隆成立不久,于2010年战略控股美国奥体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从而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钛酸锂材料生产技术。2012-2013年,珠海银隆成功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仲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获得整车制造资质。
银隆新能源的博客显示,截至2015年底,珠海银隆已分别在广东珠海、河北武安、石家庄建设了三大生产基地。公司资产过百亿,营业收入30多亿,净利润4亿多。
目前,银通投资直接持有珠海银隆21.0667%的股权,为珠海银隆第一大股东。魏银仓是银通投资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也是珠海银隆的主要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
和董明珠类似,魏银仓也经常以高曝光率出现在各种论坛和媒体采访中。魏银仓近日公开表示,社会上的新能源电池没有给社会带来一个安全、放心、经济的使用和技术保障,这是不负责任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格力今年10月在官网发表文章称,董明珠遇到魏银仓,就像两个英雄,彼此欣赏,殊途同归,亦步亦趋。
魏银仓也将从这次资本运作中获益良多。根据重组报告书,假设本次募集配套资金为96.94亿元,考虑本次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银通投资集团将持有格力电器2.55亿股,占比3.41%,为公司第三大股东。以目前格力股价22.4元计算,魏银仓掌舵的银通投资所持股份账面市值高达57亿元。
多方资本提前埋伏沙钢等资方,选择退出。
珠海银隆的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反映在工商资料上,股权变动频繁。珠海银隆成立至今,股权转让多达10次,尤其是2015年以来。
2015年6月第六次增资,中业达新能源、华融控股、金世豪、珠海港西诺、东方宏源、恒泰资本成为股东;2016年2月第七次增资,阳光人寿入股;2016年8月第九、十次股权转让中,杭州普润立方、横琴子弹、珠海厚明成为受让方;三笔交易的价格也从6.25元/贡献增加到7.81元/贡献,进一步攀升到12.41元/贡献。
股权渗透之后,各类投资者背后都有很多知名的资本力量,比如中信证券、东方资产、华融资产、阳光人寿、远洋地产、北京公交集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26日开始的短短两周内,珠海银隆接连发生三起股权转让。此时,有意收购珠海银隆的格力电器已经停牌,重组报告书即将公布。
不断上涨的成交价对应的是珠海银隆不断提升的估值。报告显示,从第五次、第六次股权转让到第七次增资,不到两年时间,估值从40亿元增长到66.9亿元。而这笔交易格力给了珠海银隆130亿元的巨额估值。
对此,格力在报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标的公司在不同估值点的估值和定价基础不同,标的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产能、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以及行业基本面的变化也导致基于未来盈利的估值基础存在差异。
11月4日,深证高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给予珠海银隆130亿元的估值是合理的。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企业估值都比较高,这是从产业前景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基于目前的产量或销量。
但也有不少知名投资人选择退出珠海银隆。
2011年6月,江苏中科沙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向珠海银隆增资2.16亿元。然而,2013年3月,入股不到两年的江苏中科沙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决定退出,将其持有的珠海银隆15%股权转让给珠海恒谷。沙钢退出后,珠海银隆频繁的股权变动也告一段落。
另一个选择退出的投资者是上市公司三友化工。据三友化工公告,2014年3月,公司与珠海银隆签订协议,公司拟通过债权股权合作方式投资珠海银隆。然而,2015年4月,三友化工发布公告称,决定不行使对银隆新能源的投资权。给出的理由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双方对银隆新能源的增资条件、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存在较大分歧。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弃投资。
数据出现“打架”,营业收入减少9477.01万。
频繁股权转让的同时,珠海银隆业绩波动较大。
报告显示,珠海银隆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8亿元、38.62亿元、24.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4.16亿元、3.77亿元。
珠海银隆仍严重依赖政府补贴。重组报告书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珠海银隆分别收到4789.36万元、3513.17万元、7764.09万元。
此外,珠海银隆的业绩数据存在“打架”现象。
一个是性能数据之争。根据三友化工2014年9月的公告,截至2013年末,珠海银隆经审计总资产196154.09万元,净资产57397.32万元,营业收入26026.02万元,净利润9205.53万元。
但根据珠海银隆股东中业达2015年1月的公告,珠海银隆截至2013年末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274832.0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6282.99万元,营收16549.01万元,净利润-1244.88万元。
中业达公布的很多指标和三友化工公布的不一样。在中业达的公告数据中,珠海银隆总资产高7.87亿,营业收入少9477.01万元,净利润数据与之相差甚远。
数据之争并不是唯一的例子。
根据中业达2016年2月公告,珠海银隆2014年经审计资产总额为424605.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3012.92万元,营业收入为61791.1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426.20万元。
在格力电器发布的重组报告书中,珠海银隆2014年资产总额为451,538.0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7,298.88万元,营业收入为34,770.5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5149万元。这两个数据差别很大。
此外,珠海银隆还有一千辆车订单被质疑。今年10月,银隆新能源与广东中信阳光签订了1000辆新能源汽车订单。据悉,这一订单预计将为珠海银隆带来约12亿元的销售额。这个大单被媒体质疑,深交所也发函问询。
由于珠海银隆官网只留了400开头的电话号码,新京报记者在珠海银隆网站留言表达采访诉求,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赵一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珠海银隆营收,珠海银隆股份有限公司现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6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