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团伙在被捕前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
该团伙落网后,陆续交代了违法犯罪事实。
广州市公安局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中,广州海珠警方持续发力。今年1月,他们捣毁了一个涉及“套路贷”的特大团伙,侦破该团伙涉嫌诈骗、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案件。该团伙涉案资产总额被查封、冻结、扣押1.058亿元。
为了还贷,业主被迫转让了唯一的房产,榨干了所有的钱。
2018年11月5日,海珠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梁先生报警,称其在2016年期间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向“广州银禧公司”借款16万元。此后两年,梁先生因无力还贷、利息不断攀升,多次被暴力催收,并被公司强制“转单账户为平账”,后又陆续贷款给其他两家公司。截至2018年8月,梁先生需向三家公司偿还的借款及利息共计95万元。无奈之下,他被迫将名下唯一的房产过户给公司指定人员,才还清债务。
倒红油,粪水,塞钥匙孔,撒钱讨债。
接到梁先生报警后,海珠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以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专业队为主要力量的专案组,展开全面调查。
根据受害人反映的情况,专案组首先对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广州银X公司”、“广州韩X公司”、“广州豪XX公司”进行调查:上述三家公司分别为荣(男,34岁)、辉(男,61岁)、林某民(男,33岁,均为广州人。三家公司都声称提供业务咨询和小额贷款;但实际上,以民间借贷为名,以违约金、滞纳金、手续费等为名。被巧妙设置,诱骗受害人签订虚假借款合同,然后受害人通过各种手段毁约,导致短时间内巨额债务,无法偿还。为了逼迫受害人还钱,公司催收人员往往采用殴打、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红油、粪水、堵锁眼、砸钱等各种暴力手段。
参与“套路贷”的团伙自称“村帮”
经确认,上述三家贷款公司实际上是伪装成民间借贷进行诈骗的“套路贷”犯罪团伙。警方专案组迅速对该公司的组成、结构、分工及违法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同时,积极调查查找知情人和受害人,通过走访调查和案件走访,收集该团伙犯罪线索并固定相关证据。
渐渐地,一个以荣、辉、林某民为首的“套路贷”团伙浮出水面:
1.打着合法公司的幌子进行“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
该团伙分别在广州越秀、海珠、荔湾区注册成立公司,发布“小额低息贷款”、“手续简便”、“快速贷款”等虚假广告,诱骗受害人前来借款,最终落入其设计的“套路贷”陷阱。
2.团伙成员多为社会闲散人员和前科人员,自称“村帮”。
荣等团伙头目都是广州本地人,平日游手好闲,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注册成立公司后,他们有针对性地吸引身边的本地社会闲散人员,尤其是有寻衅滋事、殴打他人犯罪记录的人员进入公司。陈某荣和帮的成员大多来自广州XX新村。他们相互熟悉,关系密切,形成一个成员相对固定的团伙,自称“村帮”。团伙中有人负责做账,有人有前科负责通过各种暴力手段敛财。
3.傲慢,找麻烦,一言不合就打人。
该团伙平日经常出入广州各种娱乐场所,挥霍非法所得,定期举办大型聚会。聚会时经常因为琐事与他人发生争吵或肢体冲突,寻衅滋事。如2015年1月,该团伙在海珠北路某餐厅聚餐时,因与其他客人发生争执,用酒瓶将对方头部击伤。
专案组经过日夜蹲守侦查,逐一摸清了该团伙所有成员的活动规律、区域和落脚点;掌握了“套路贷”违法活动中各成员的角色分工和非法所得,勾勒出其详细的犯罪流程图;并通过系列案例和“大数据”、“智慧警务”的分析,对涉案资金流向进行详细分析,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
凌晨,该涉网贷团伙被摧毁,涉案房产33套被查封。
在深入了解“套路贷”涉案团伙的组成、结构和活动规律,充分掌握其犯罪证据后,海珠警方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
2019年1月3日上午,海珠警方在市公安局统一指挥下,联合市公安局刑警、网警、特警等职能部门及广佛深三地兄弟单位,以荣、辉、林某民为首的团伙成员全部落网。行动中,警方缴获涉案电脑、银行卡、各类借款合同、借条、房产证复印件等一批;查封涉案房产33套;冻结500多个涉案银行账户。查封、冻结、扣押的涉案资产共计1.058亿元。
经审查,荣等团伙成员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荣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审查起诉。此案仍在调查中。
警方提示:看清“套路贷”本质,谨防掉入陷阱!
“套路贷”表面上是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实际上是以欺骗、胁迫、骚扰、纠缠、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制造民间借贷的假象。犯罪团伙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的假象,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增借款合同”、“阴阳合同”、房产抵押合同等,对被害人明显不利。
二是制造受害人取得了合同中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但实际受害人并未取得合同中约定的款项数额。
三是单方任意认定受害人违约,要求受害人立即偿还“虚增贷款”。
四是恶意抬高贷款额度。当受害人无力支付时,犯罪团伙会介绍其他“公司”或个人,或扮演其他公司的角色,与受害人签订新的“虚假借款合同”,以“平衡账目”,进一步提高借款金额。
第五,软硬兼施的“讨债”,或者提起诉讼,通过胜诉判决达到侵占被害人财产的目的。
警方提醒,市民应选择向正规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在民间借贷中,如果遇到“虚增借款合同”、“阴阳合同”或恶意虚增借款金额,应立即报警。
海珠警方将依法打击“套路贷”等涉黑涉恶犯罪,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举报电话:110。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通讯员龚新文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谢欣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民间借贷16万算不算诈骗,借16万不还判刑多少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1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