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开镰刀”的声音,台州市天台县莲花台南山稻香镰刀活动暨低碳先锋开启仪式启动。活动现场,大家弯腰挥动镰刀,拉开了天台县南屏乡的丰收大幕。现场16格蒸笼香气四溢,现场嘉宾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由第一只“南山稻香”加工而成的白县美食——竹筒饭。“在美丽的梯田里感受低碳农业,这里的原生态大米特别甜。”浙江昌明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光说。眼前弯曲的稻穗,不仅呈现出丰收的景象,更引领着山区乡村走向低碳富裕之路。
南屏乡享有“万亩梯田千年古村”的美誉。2022年,南屏乡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低碳乡镇。如何发扬简约低碳文化传承和现代治理模式创新的优势,以低影响发展为理念,以低碳发展为目标,探索低碳运行下的共同富裕之路,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南屏乡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坚持生态第一、绿色富民的原则,依托全乡万亩梯田资源,率先出台了《天台县梯田碳汇公益机制建设方案》,探索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梯田碳汇公益机制。
该方案以保护梯田文化为目标,以梯田碳汇为纽带,奖励梯田农产品和碳积分,以梯田租金认可和农产品认购为路径,发挥政府公益平台优势,统筹调动和推动,构建全民参与的梯田碳汇公益模式。
梯田碳汇公益参与者每年在公益资金支持下向梯田碳汇经营主体购买碳汇和农产品,并与梯田碳汇经营主体签订协议,约定相关权利和责任。同时,在同等条件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梯田碳汇公益参与企业优先获得企业发展用地、用能、排污权等多种要素保障,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去年,莲花台种植的“南山稻香”旱稻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今年,许多上市公司、工业制造龙头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碳排放”实体争相认购这种绿色低碳大米。从小规模试种到争相种植,“南山稻香”水稻的普及,是山区乡镇探索梯田碳汇公益惠民机制的成功实践。
这也得益于农村低碳发展新模式的构建。南屏乡深化了以土地股份合作为基础的村集体经济运行模式,形成了“村民参与、集体经营、利益共享”的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促进了生态惠民、富民。依托该县两个山地合作社,成立封飞强村公司,盘活梯田410亩,与浙江省环科院合作开发梯田旱稻低碳种植技术。低碳水稻年产量20万公斤,每亩减碳400公斤,带动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带动326户农民增收100万元以上。
“强村公司流转了我们的土地,我们有固定收入;在公司干农活还能挣工资,一举两得。”放下手中的农具,56岁的党员郑学兴笑着说:“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在山里也能过上好日子。”
同时,为丰富对公益事业的激励和回馈方式,天台县发改局率先与天台农商银行合作开发“生态贷”绿色金融产品,并根据GEP年度核算结果确定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争取到今年首笔3亿元“生态贷”授信。“生态贷款手续快,利率低,一年可为乡镇经营户节省利息500万元。这是对农业创客的直接支持,也是家乡生态产品增值的体现。”南坪乡党委书记潘小平说。接下来,南屏乡将继续打造区域碳公益品牌,借助“微改造、精提升”等项目,逐步恢复梯田景观,辐射带动周边农业旅游、文创等产业发展。
来源:浙江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天台县南屏乡政府电话,天台县南屏旅游景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06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