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各项风险控制得好,可能会成为平台的优质资产。
随着票据市场的蓬勃发展,票据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重要性日益增加。票据主要用于大额支付结算或以背书方式流通,是一种便捷且相对安全的信用工具。
票据的相对安全性让网贷平台看到了商机。随后,很多标榜“零风险”的票据贷款大行其道。
但对于网贷平台来说,资产端决定了平台的下限。一般资产质量越高,平台的安全性越高。所以,票据能成为网贷平台的优质资产吗?这可能取决于平台的风控能力和合规资质。
探索小额票据市场的商机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票交所办理票据承兑业务4.24万亿元,同比增加1.19万亿元,增长39.2%;票据贴现业务2.12万亿元,增加4047.11亿元,增长23.58%。
通常网贷平台做的票据多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其中,银行承兑汇票相当于银行的借据,到期银行无条件付款,是银行信用的一种;商业承兑汇票相当于企业的借据,到期无条件支付,是企业信用的一种。
所以银行和企业的信用越高,对应的票据就越安全。那么,作为一种几乎无风险的业务,网贷平台是如何分一杯羹的?
事实上,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小额票据的银行流程非常复杂,银行赚取的利息也较低,甚至有亏损的可能。所以银行一般只贴现大额票据,基本不做小额票据。
但随着票据支付结算功能的不断增强,票据承兑的平均面额趋于更小。票交所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票据承兑平均面额为82.14万元,环比下降10.8%,同比下降63.48%。
这说明小额票据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既然银行做不到,小额票据的市场份额也不能白白流失吧?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民间市场。于是,网贷平台瞄准了小额票据市场的这一痛点,抢占了商机。
一般是网贷平台在票据市场充当中介。因为票据有一定的锁定期,银行或企业到期后即期付款。但很多持票企业因为急需用钱,所以提前付款。
票据到期前贴现需要手续费,网贷平台侧重于手续费的突破。比如向企业收取的手续费比银行低,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这使得网贷平台在低风险的情况下赚取了一定的收益。
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票据业务的平台约有553家。比如2014年上线的票据宝,是一个互联网票据融资平台,专门做小企业票据贴现,主要做银行承兑汇票和少数商业承兑汇票。
“零风险”不是没有风险。
票据的相对安全性让网贷平台看到了商机,使得很多标榜“零风险”的票据理财业务在互金行业大行其道。
然而,“零风险”并不是没有风险。
一般来说,哪里有金融,哪里就有风险。网贷平台的票据理财业务不仅具有共同基金行业的常规风险,其自身特点带来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背书错误等风险。
票据本身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可能取决于网贷平台本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一般来说,只要票据本身没有问题,平台的票据理财业务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但如果是平台本身的信用和道德风险,比如涉嫌自融、搞资金池、虚假标的等,问题就严重了。
7月4日,网贷平台牛板金出现提现困难。随后,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截至案发,其累计交易规模达390多亿元。其中,“牛钱包”是牛金属目前的主要产品,与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重贴业务相衔接。
据了解,迅雷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牛钱包”逾期,逾期原因是平台虚假标的。据该公司负责人王介绍,牛板金前董事孙启亮、沈,伙同陈鄂、胡文洲等人,共同编造标的,通过“牛钱包”套取投资者资金高达31.5亿元,用于房地产开发。
对于平台本身的信用和道德风险,可能需要监管政策的限制。
监管收紧以来,合规资质成为网贷平台运营的必要条件,网银存管、ICP认证、三级担保缺一不可。
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仅有181家从事票据业务的平台仍在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仅为三分之一。问题平台中,43家已经倒闭或转型;仅有14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仅有七天有贷、可溯金融、火球金融、金银猫四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和ICP认证。
所以不合规的平台自然很难生存。和上述平台一样,牛板金也只是上线银行存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票据贷平台,票据信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41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