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渠子镇西沟村村民赵焕兴利用信用贷款15万元,修建了饲草棚和羊棚。(资料图)高湛摄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渠子镇西沟村村民赵焕兴利用信用贷款15万元,修建了饲草棚和羊棚。(资料图)高湛摄
中新网兰州7月28日电(侯高展)早上7点多,甘肃庆阳市环县曲子镇西沟村的孙建国吃完早饭,背着手在羊圈里散步。“我今天早上刚生了两只小羊,所以时不时得过来看看。”他说。
曲子镇西沟村是一个山区村庄,村民分散居住在几个山岭交叉的自然村。2018年以来,西沟村以养殖业带动脱贫致富,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脱贫增收渠道。
“今年新买了20只羊,每只2400元,其中政府还补贴了800元,现有60多圈。”今年3月,37岁的西沟村村民赵焕兴利用信用贷款15万元,“建起了饲草棚和羊棚”,扩大了现有的养殖规模。
西沟村村民罗俊发在打理草料。(资料图)高湛摄
“贷款申请过程非常简单。只要去村上填好申请表,银行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审核。过了,钱很快就到位了。”赵焕兴对“金羊富民贷”惊叹不已。
“农户贷款手续简单,无需抵押,可以信用借款。额度内的贷款可以随便拿,利率最好。"曲子镇镇长黄国峰说,金融机构直接为村里服务,村"农金房"业务员全程办理手续,贷款农户统一开通手机银行,实现农户贷款、还款、融资零距离。
除了方便贷款,当地政府还采取了“保底”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家里的羊都是带保险卖的。我们农民花十几块钱买个安心的,很划算。”55岁的罗俊发说,村里实行保险制度,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罗俊发以前在家养猪,但由于市场环境,效益一直不稳定,最后还欠了十几万的债。今年,他还贷款15万买了35只羊来喂养。
“养羊现在是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家里的希望。”罗俊发说,今年3月,几只羊不明原因死亡,直接损失几千元。幸运的是,他们被“保险”了。经保险公司和相关部门实地评估,第一时间获得了损失赔偿。
西沟村现有的大部分土地都种植紫花苜蓿做饲料。(资料图)高湛摄
黄国峰说,西沟村推行市场价格目标保险和自然灾害保险,实现羊、户、社会组织全覆盖;将保险业务纳入村农金办,统一办理保险,72小时内上门理赔,确保保险不出村,理赔不出户。
防疫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技术培训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重视。罗俊发说,村上最近安排外出打工的儿子回来学兽医,之后他就在家上班了。
“防疫人员要在村里选,杨村村负责。”黄国峰说,村级防疫员是从养殖技术好、防疫知识好的农户中挑选出来的。经过统一集中培训,他们跟进了春秋两季的常规防疫、布鲁氏菌病的采血净化、日常的羊病和疫情应急。搬运服务。
“在技术指导方面,以村级产业指导员、县乡村养殖专家、党员示范户为主体,成立了养殖技术服务队,为本村农民提供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和日常指导。”黄国峰认为,通过优质服务的全面保障,可以实现养殖、技术、市场的零风险。
截至目前,西沟村共有400户养殖户,291户养羊户。2019年,全村养羊3.5万只,养羊户均收入超过3万元,达到224户。养羊合作社7个,草业专业合作社1个,全日粮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1个。(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甘肃省环县湖羊养殖,甘肃养羊业存在的问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17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