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儋州“民生财政”滋润幸福家园 每年逾八成财力惠及民生

儋州“民生财政”滋润幸福家园 每年逾八成财力惠及民生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十二五”期间,儋州每年有80%以上的财力惠及民生。

“民生金融”滋养幸福家园

海南日报记者易宗萍

通讯员李林

希望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一枝一叶永远关心形势。

儋州“民生财政”实力空之前:2015年,财政民生投入达到49.03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86%,同比增长18%。十二五期间,儋州财政民生投入累计192.76亿元,占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82.74%。

谈到民生,儋州市委书记颜朝俊说:“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民生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水平是否提高,是检验我们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地级市建设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

儋州加大教育投入,包括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提升师资力量。图为那个大镇第十小学的学生在玩游戏。本报记者苏晓洁摄

学会快乐

3年教育投资20年以上。

2014年6月19日上午,电影《盛世大阅兵》在儋州一中数字影院放映,这是全省首个校园数字影院实验区的“首映”。

据了解,儋州市已投入60多万元,在一中、二中、一小学建设了校园数字影院实验区,并逐步向全市中小学推广。

让学生快乐学习的不仅仅是数字影院,还有新建的教学楼、食堂、宿舍。

连日来,儋州多所学校的工地忙得不可开交。据儋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列入“百日大会”的中央资助项目有7个,其中中央投资资金337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26万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和生活设施,惠及13800名学生。

儋州优先发展教育。记者从市政府获悉,2012年至2014年,全市投入30多亿元发展教育,超过过去20年的投入总和。尤其是2014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93%。

除了硬件投入,儋州还向全国引进大量优秀教师,让优秀骨干教师“走出去”培训学习。他们还邀请了北京等发达省市的骨干教师授课。仅2014年,就有6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为了解决偏远山区教师的问题,儋州根据职称,每月给偏远乡村教师800元、500元、300元的生活补贴。在这些地方工作10至20年的教师,每年给予2000元的生活补助,工作20年以上的,每年给予3000元的生活补助。这里新分配的老师将获得1万元的生活补贴。

在镇范大小学扎根37年的黎族女教师说:“从2013年9月开始,除了工资,我每个月还能领到一笔补贴。政府给偏远山区教师补贴的政策真的很好,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工作。”

对于得不到贷款又没有其他资助的学生,儋州实行政府资助。其中,2014年资助大学生6000人,总金额4000多万元,学生总数和资助总额均居全省第一。

儋州还为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提供服务。从2012年开始,那个大镇投资4000多万元“扩建”中小学,让农民工子女和城里人一样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目前,2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那个大镇的公立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十二五”期间,儋州市八一中学被列为省级高中,思源实验学校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学校,校园D级危房改造全面启动。全市新建中学3所,加强市级职业学校和571所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65所,创建省市级标准化学校26所。儋州的教育,随着软硬件投入的加大,积累了无穷的创新力量。

儋州为农民和下岗工人举办烹饪技术班。图为高级技师杨为学员示范煎鱼的技术要领。本报记者易摄

享受自己的职业

为10万以上的人再造“饭碗”。

“技能成就事业,知识改变命运。”挂着这幅对联的教室里,一群“大”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课。2014年5月9日,儋州市就业局组织的烹饪技术班,免费招收60名农民和下岗职工。

据介绍,儋州市就业局投入近20万元购置了成套灶具,让学员在学习理论后,可以在专门的厨房上观摩课和实践课。本市就业局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烹饪技术培训每期20天,每天不少于7课时,每天给予学员15元交通补贴。三年来,该局烹饪技术班共培训农民和下岗职工1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在餐饮领域就业或创业。

在儋州市那大镇里扎村,很多农民成了老板。“以前竹林不是村里的摇钱树。现在由于镇上的支持,我们的人也是老板了。”村民谢亚庚说。原来,她的儿子在大镇政府的支持下,利用生态优势,在村里办起了竹林“农家乐”,每天顾客盈门。

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包括李闸村在内,儋州很多农村的农民也是干劲十足。“小额贷款让我的行业越做越大,2014年赚了20多万。”儋州市大成镇瑞土村农民付继波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财政贴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得小额信贷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儋州市财政局局长赵江泽说。据统计,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10个月,儋州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52亿元,财政贴息1760.15万元,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儋州创造了数万人的“饭碗”。儋州市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私营企业3055家,个体工商户13195家。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14%。

在儋州市那大镇城西新区,高楼如雨后春笋,一些保障房的交付也让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本报记者陈远才摄

乐居

一万套经济适用房建在黄金地段。

从海口到儋州,沿着大城区的北部湾大道走,靠近郭盛路和杨澜路,靠近可容纳数万人的市民文化园。这样的“黄金地段”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不过这里已经建起了怡心花园这样的保障房。据测算,此类地段用于经济适用房而非商业开发,仅此一项将减少财政4亿多元。

在“土地财政”和“民生幸福”之间,儋州决策者毅然选择了后者,重点建设怡馨花园小区、嘉华小区、风华小区等保障性住房。特别是怡心花园小区,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是全省最大的保障房小区,配套设施齐全,物业服务一流。2012年荣获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行业最高荣誉“广厦奖”,是全国73个获奖建设项目中唯一的保障房项目。

儋州经济适用房不仅有区位优势,还能让低收入人群住上房子。

“我以前在那个大城市租20多平米的房子,每个月至少要400块钱的租金;现在住50平米的廉租房,每个月只需要交50块钱。”儋州市怡心花园廉租房住户郑感慨道。

儋州市住房建设汇总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全市已建成并入住保障性住房14285套,总投资27.57亿元,连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包括市区的保障房,城乡人民的安居工程都是暖的。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儋州建设廉租房854套、保障性住房638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138户、农村危房12357户、水库移民危房3280户。

不仅是安居工程,儋州社保体系也为百姓系上了“安全带”。2014年预算投资达到87492万元。其中,3.504亿元用于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绩效补贴、离休干部医疗费标准;3.184亿元,用于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和为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救灾和敬老院建设;20612万元,用于廉租房、公租房、城市棚户区改造等城市保障性住房。截至2015年底,全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96.6%、96.3%和98.72%。

在1月20日召开的儋州市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确立了儋州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与全省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建成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对此,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庚表示:“要以做好民生工作为抓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本报1月27日电)

儋州“十二五”规划

2015年

财政民生投入达到49.03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86%,同比增长18%。

“十二五”期间

儋州财政民生投入累计192.76亿元,占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82.74%。

自2008年以来,儋州已建成14285套保障性住房,总投资27.57亿元。

截至2015年底,儋州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96.6%、96.3%和98.72%。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儋州“民生财政”滋润幸福家园 每年逾八成财力惠及民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8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