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闫通讯员李宝贤)如果打开专栏,田野一片碧绿,万物皆苏。我省农民群众正抓紧每一寸光阴,春耕备耕,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2014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900多万亩。新的一年,稳粮任务不能放松。我省出台了哪些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今年年初,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份。如何布局高效生态农业?农民规划新一年的养殖计划有哪些困难?即日起,本报将携手相关农业部门和单位,深入田间地头,访农问耕,讲述他们的创富故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浙江,一派春耕备耕的繁荣景象已经展开。
今年,我省提出了力争实现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5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的生产目标。稳定粮食的任务决不能放松。今年种粮大户扩大粮食生产面积了吗?农资市场情况如何?农民对粮食政策有哪些期待?
日前,本报与省农业厅等部门联合举办了“送服务下基层,扶富美”活动。本报联合省农业厅等部门来到衢州江山市峡口镇,与当地种粮大户、菜农座谈,听取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意见、建议和期望。
江山峡口镇新河村由本报、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春耕备耕送服务活动开始了。图为农机服务现场。叶敏摄
问政策,学技术。
-向天投发送咨询服务
“稻菌轮作在我们这里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各种黑木耳都种。能不能种竹荪、鸡腿菇等效益更好的菌种?”“我们种的菜都是长期订单,但是种久了,地里会留下多少病菌和病害?怎么解决他们?”“我们江山人喜欢吃辣椒,能不能排进轮换序列?”
3月13日上午8点半,江山市峡口镇政府会议室已经坐满了前来参加蔬菜生产新技术培训班的农民。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杨还没开始讲课,就被前来听课的农民团团围住。
孔夷是峡口镇西施农场的农民。提出问题后,他不仅认真听,还不时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他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听说会有省里的专家来办蔬菜培训班,于是早早报了名,希望能学到一些新的适用技术。
对学习新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孔夷已经尝到了甜头。他的农场150多亩农田全部采用“水稻-辣椒-食用菌”轮作模式,还采用了温室大棚、微滴灌等新技术,年收益约30万元。
蔬菜培训班很热闹,旁边的粮食种植培训班也很火爆。来自上虞镇的姬旭昂是镇上有名的种粮大户。他承包了400多亩耕地,一年种两季水稻。
姬旭昂告诉记者,他非常渴望参加这样的技术培训班。去年,他参加了江山市举办的三次粮食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都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专家的建议下,他准备今年冬天种100亩油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除了培训班上的“取经”,启动仪式上设置的现场咨询展示活动区也被围得水泄不通。“今年种粮有多少补贴?”“哪些早稻新品种产量高?”“大棚蔬菜叶子烂了怎么办?”.....农民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专家;在放心农资示范区,很多人也对高效复合肥感兴趣;在新型农机展区,20多种犁地、植保、收割机械一字排开,不少人跃跃欲试,准备“试驾”。
听声音,找对策。
——携手发展农业。
“现在我们提倡机器换人。我们也用各种农机种粮,但是农机维修不方便,不仅地方少,价格也很高。特别是一些进口设备一时半会儿修不好,会耽误农时。”在春耕生产和科技服务座谈会上,江山市瑞丰家庭农场老板苗长生语速很快,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苗长生告诉记者,他今年准备种1100亩早稻。现在第一批种子已经在苗圃中心发芽,农田开始翻耕。处理烂泥,机器容易出故障。这几年,他每年要花20万元在农机保养维修上。“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苗长生说。
“我希望政府能在购买补贴和维护方面给予更多帮助,让我更好地开展机械化种粮。”苗长生说,合作社也缺少懂农机维修技术的人,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机器替代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请放心,我们会加强协调和服务,让您的农机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得知苗长生的困难后,省农业厅厅长石吉喜当场表态。省农机局副局长舒也表示,省农机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将于今年4月举办大型培训班,为全省粮食合作社培养更多的农机维修人才。
史继喜还表示,今年我省粮食产销扶持政策不仅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而且优化投入,重点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发展,这也是为了支持我省种粮大户做大做强,更好地实现稳粮增收的目标。
江山市家庭农场的主人吴最担心的是请不到工人。她的农场有200亩芦笋,现在是高峰期。要35个工人才能忙起来,现在只有20个人,还是平均年龄50多岁。吴说:“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到农村来从事农业,这样农业发展才能成功。”
“我们农业部门会继续努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省农业厅副厅长陈立江表示,目前,我省举办了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训班,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座谈会上,江山市茶叶、食用菌、蜂业等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达了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和期望。在座的农业部门和专家的积极响应,也让他们对今年的春耕生产充满信心。
送农资,提供指导。
——帮助农民增收有了先机。
“与去年相比,今年农资有价格优势。”衢州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河村店的郑启科告诉记者,今年全市化肥需求已做好春耕准备,今年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
据各地初步调查,全省春耕备耕所需各类农资储备充足。全省早稻、晚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也储备充足,满足生产需要。全省储备各类农资近70万吨,仍在陆续组织调运,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
启动仪式上,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联合捐赠了价值35万余元的喷滴灌设备、农机、化肥以及春耕用水稻、蔬菜种子等农资。
从勿忘我集团领到500斤早稻种子的种粮大户陈延福特别高兴。今年,他承包了1500亩稻田,打算种更多的粮食。“我看了今年省里的政策,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今天给我发了种子。这么好的政策,让我有了种更多粮食的渴望!”
除了送农资,广大农民对科学种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启动仪式上,省农业厅宣布,加强向所有农业主体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活动同时启动。
目前,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干部、首席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农业“两区”和生产一线,采取现场咨询、现场指导、参观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和困难,扎实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咨询、科技培训、农资检验、普法等服务活动。
“春耕生产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落实粮食生产任务、服务春耕生产作为服务月活动的重中之重,优化调整粮食水旱结构,积极推广应用‘万元粮’模式,努力为实现粮食稳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石吉喜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基层送服务共助强富美 人勤春早耕种忙咨询服务送田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84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