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现在骗孩子的手段,骗小孩好吗

现在骗孩子的手段,骗小孩好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受疫情影响,网络课堂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五一假期前,济南多所中小学通过家长会、微信账号等形式向学生发布安全提醒,其中“做好网络诈骗防范工作”也成为其中之一,孩子接触网络的年龄也逐渐低龄化。这群网上原住民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红利,但同时,父母不熟悉的网络黑洞背后也隐藏着潜在的风险。有一些新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

解除游戏绑定限制时间,添加“粉丝”

孩子们一步步落入陷阱。

小然(化名)是济南市天桥区的一名小学生。4月初,上完网络课,他在某视频App上看到一则解除某热门游戏限制的广告。他扫描了上面的二维码,进了QQ群。群里的客服要留下他的游戏账号,告诉他腾讯规定“防沉迷解除”必须由法定监护人来做,所以要解除游戏限制,需要用小然父母的手机进行认证。

小然去拿她妈妈的手机,对方引导他发她妈妈微信个人页面的照片。随后,客服给他发了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上面写着“扫描内容非微信提供,请仔细识别信息。此微信已被警方锁定,请联系相关人员注销。如果不在30分钟内发布,这个微信实名注册系统下的资金将被永久冻结。一旦被冻结,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小然把这段话拿给对方听,对方对他说:“结束了。警察稍后会逮捕你的父母。”小然害怕了。“对方说要取消,需要再加一个QQ号。”小然赶紧补充,对方让他打开视频聊天,并把支付宝二维码发给了他。正好小然知道父母的支付宝密码,就按照对方的指示扫码付款,转了2万多元,然后对方让小然给多个电话号码充值500元话费。不久后,的母亲张女士发现并报警。

小珍(化名)在家玩手机时被同学推荐进了明星直播间的QQ群。入群后,群主让他交28.8元才能入群。小震用手机微信扫码支付28.8元后,名为“后台管理”的QQ添加小震为好友,称因小震操作时未成年,公司账户被冻结6万元,要求小震帮忙解冻,否则将起诉小震。

小珍很害怕,于是按照对方的指示用妈妈的手机把微信钱包界面和绑定的银行卡界面截图发给了对方。发出后,一名男子与小珍进行了语音通话,要求小珍在“JD”购买5张面值1000元的购物卡。COM到家”的微信小程序。小珍用手机微信换卡支付了4次,共计2万元。购买后,对方给小震发了一个微信支付码,要求小震支付598元,小震扫描了27次...就这样,小真一步步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培养网络素养

才是阻止网络黑手的根本之道。

新型网络犯罪呈现年轻化、多样化趋势。虽然有些网络犯罪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切断,但再多的科技也比良好的家庭教育更直接。

济南市天桥区反诈骗中心教导员徐勇说,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玩乐的重要平台。如果家长以强硬的态度彻底断绝孩子与网络的关系,既不可取,也不可行。“以引导为主,多陪陪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教孩子网络相关安全知识。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做‘低头族’。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网络素养的重要途径。”

徐勇建议,家长要做好自己的移动支付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移动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把有支付功能的手机输入孩子的指纹;最好将支付功能与用于在线学习的电子设备解除绑定;当孩子要求刷脸支付时,一定要仔细筛选后再支付。

徐勇给孩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网上随意填写个人和家庭信息;当陌生人让孩子用父母的手机完成一项任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凡是要求转账并能充值返利的都不要轻信,要多方求证;不要扫描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随意;网购交易选择正规的官方平台,不要轻信对方引导私下联系转账。

徐勇提醒,孩子慎用视频聊天或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共享屏’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记录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内容,让对方同步看到,包括弹出框显示的短信、微信等App推送的内容。”

资料来源:山东省委政法委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现在骗孩子的手段,骗小孩好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84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