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半年报的最后,盛银消费金融交出了2021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盛银消费金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拨备前利润1.1亿元。相比去年,业绩大幅增长,但仍然难以撕掉尾部机构的标签。
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大家对盛银消费金融的印象一直是“领导不稳”、“管理混乱”、“折腾多年业绩无明显起色”。如今,盛银消费金融号称立足本地,深耕辽宁、沈阳,辐射全国。从其助贷业务和自营产品布局来看,面临比较大的扩张障碍。
开业五年了,盛银消费金融并没有摆脱地域属性。即使在东北市场,也会面临哈尔滨消费金融的竞争。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下,盛银消费金融选择小而精的策略不盲目扩张,但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
不良率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盛银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为0.76%。盛银的消费金融不良率一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是受资产规模较小和与母行合作的影响。相比之前的不良数据,今年上半年盛银消费金融不良再创新高。
同比来看,盛银消费金融2020年上半年不良率为0.19%,2019年上半年为0.27%,今年上半年不良率大幅上升。到2020年末,盛银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低至0.09%。
不良率上升的背后是营收、利润和资产的增长,但盛银消费金融近三年的业绩却持续在尾部波动。截至2020年末,盛银消费金融业务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只有4500万。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3.38亿元,拨备前利润6837.23万元。目前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半年营收可达20多亿。相比之下,盛银的消费金融差距明显。
从资产规模来看,盛银消费金融2021年上半年实现总资产41.35亿元,贷款余额37.48亿元。2020年总资产40.63亿元,贷款余额37.09亿元。2019年总资产33.53亿元,贷款余额29.39亿元。总资产和贷款余额虽有增长,但并未突破瓶颈,实现大幅增长。
即使与腰部消费金融公司相比,盛银消费金融的资产规模也相差甚远。今年上半年,杭州银行、中原银行、尹畅银行、哈尔滨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271.5亿、238.6亿、142.75亿、138.86亿。
收入和利润受限于资产规模,而资产规模受限于资本量和杠杆水平。盛银的消费金融风控做得很好,成交量毕竟很难上去。毕竟它的注册资本才3亿。目前很少有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低于5亿元。
哈尔滨消费金融比盛银消费金融晚成立一年,注册资本已增至15亿元,业绩远超盛银消费金融。与同年开业的中原消费金融相比,盛银消费金融的体量劣势更加明显。
盛银消费金融确实是东北第一家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行业地位与其先发优势不符。此外,市场新闻曾报道盛银消费金融去年底涉嫌拖欠员工工资和绩效,多名员工甚至通过仲裁维权。
被困辽沈
盛银消费金融于2016年2月获批开业。开业后主要依靠股东盛京银行等渠道在注册地发展业务。后来虽然借助贷款扩大了业务,但规模一直难以突破。
2019年,盛银消费金融甚至制定了精品消费金融的发展战略,不盲目扩张,专注金融行业,稳健经营,资产规模有序增长,风险压实可控。拓展合作平台导流、线上线下渠道三条主要业务线,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精品消费金融公司。
在战略层面,盛银消费金融远远落后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布局,尤其是在数字化和自营业务方面。盛银消费金融最初的商业模式是头部平台和电商平台合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它正式推出了独立的移动应用程序。可以说自营产品的能力比较弱。
目前,盛银消费金融已经打造了盛银消费金融APP、车位贷、盛翔贷、车险分期产品。盛银消费金融APP是盛银消费金融推出的小额周转线产品,贷款额度1000元-5万元,年化利率10.8%-23.76%。停车贷主要针对购买或拥有车位的业主,利率为11.85%-12.2%。
盛翔贷是由盛京银行旗下盛银消费金融打造,由盛京银行代为推广的产品,为辽宁、沈阳地区的客户提供线上消费贷款。盛翔贷款和车险分期只针对辽宁和沈阳的客户。可见,盛银消费金融自营产品单一,地域属性明显。
而盛银依托外部市场进行消费金融布局的助贷业务,在流量受限的情况下,也会遭遇竞争加剧的窘境。盛银消费金融作为出资方,与乐心、闪银、玖富万卡等有合作此外,还与一些借贷机构进行了线下医美场景的合作。
就消费金融市场趋势而言,让盛银消费金融受困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客户。王坚在盛银消费金融工作时表示,在互联网流量公司也纷纷开展金融业务的情况下,分配给合作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数量减少。
相比于低调的表现,盛银消费金融的高管变动和人事调整在业内更为出名。据相关消息,盛银消费金融内部斗争严重。今年7月,辽宁银保监局批准马驰担任盛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她曾任盛京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盛京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在马驰之前,盛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并不是股东出身。作为盛银小金的第二任总经理,王健的任职资格于2018年12月获得监管部门核准。曾就职于中信银行,历任中信银行总行资产业务部总经理、市场部总经理、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助理。王坚在盛银消费金融工作不到三年就离开了。
除了总经理职位的变动,盛银消费金融的CRO也在今年年初进行了调整。此外,去年8月,盛银消费金融新任董事长张军的任职资格获得通过。张军在银行和风险管理领域拥有超过27年的经验。张军的任期距离盛银消费金融上一任董事长李欣上任还不到一年,这也意味着盛银消费金融在四年内换了三任董事长。
从盛银消费金融现任高管的人事背景可以看出,董事长和首席风险官双重把关风险,盛银消费金融的风控能力自然差不了多少。虽然业绩在行业垫底,但风控可圈可点。
不仅高层变动剧烈,员工层面的变动也饱受诟病。有员工爆料称,盛银消费金融此前拖欠工资,要求员工签署免责合同后才能出具离职证明。之后,盛银消费金融因为离职员工投诉公司拖欠工资,补贴底薪。
对于盛银消费金融在行业内的尴尬地位,或者是因为盛银消费金融在消费金融业务上不专业,或者是因为内部管理问题,专业人士来不了,来了也很难留下来。
作者:董秘
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声明:本文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盛银消费金融是什么贷款,盛银消费金融公司是哪个网贷平台逾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03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