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颜飞
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持续为“三农”发展输入金融活水。
颜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持续为“三农”发展输入金融活水。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沛县农商银行总结了三条经验。
一是坚持“三农”定位,践行普惠金融。一是准确定位,加大支农贷款力度。截至2022年末,沛县农商银行普惠涉农贷款达到51.44亿元,比年初增加9.73亿元。二是帮助企业脱困,继续增加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截至2022年末,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88亿元,比年初增加5.13亿元,增速24.72%。通过与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结对,共享信息资源,缩短审批流程,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发放普惠基金贷款231笔,余额5.24亿元,最大限度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其中,小额贷款农户126户,余额2.88亿元,易贷微型企业51户,余额1.05亿元,苏农贷款农户47户,余额1.01亿元,为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第三,品牌建设,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通过打造“沛泽驿站”普惠金融服务站品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服务民生业务。已建立“沛泽驿站”316个,总业务量208.01万笔,交易金额7.9亿元,被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作为五星级普惠金融驿站展示播出。
第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乡村振兴。一是开展整村授信,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建设30个一级网格(支行)、407个二级网格(行政村)、1231个三级网格(自然村),按照管理方便、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与沛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发文,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高农户贷款可得性。实现了全县372个行政村信用100%全覆盖,授信17.97万笔。二是规划产品布局,推出“沛泽”系列乡村振兴贷款产品。从惠农、惠民、惠商等方面创新推出“沛泽”系列乡村振兴贷款产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包括15款产品,服务客户2.33万人,金额23.52亿元,授信总额178.61亿元。三是加强拜访对接,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全员参与开展专项走访活动,走访个体工商户1.86万户,为1408户有融资需求的客户提供信贷资金1.6亿元。四是以产业促发展,推动打造镇村特色产业品牌。推出了静安“辣椒贷”、朱王庄“西瓜贷”等专项贷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970万元。采取“大户提供技术带动散户”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为辣椒龙头企业发放贷款800万元。五是注重生态宜居,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围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求,配套“房贷”“农房贷”等产品,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集中搬迁带来的购房、装修等资金短缺问题,向1154户集中搬迁户提供消费贷款资金1.32亿元。
第三,赋权“金融村官”为百姓办实事。第一,充分发挥“三官”的职能。沛县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导向,选派150名金融村官深入群众宣讲金融知识,及时掌握群众金融需求,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帮助村企谋划下一步发展,当好宣传员、服务员、指导员。二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精准引入金融服务。共为3840户小微企业、415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5万户个体工商户宣讲金融政策,累计为1583户走访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信贷,授信金额26.84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三是搭建富民强村平台,助力实现共同富裕。“金融村官”逐户告知授信额度,共进驻行政村4.14万个,签订授信合同3084份,签约金额4.24亿元,授信用户2742户,授信余额3.21亿元。四是搭建共享平台,打通乡村建设通道。结合政府机关、县直属单位的业务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战略合作,将工商、科技、医疗、文化等渠道融入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22年,将签署党建、共建、战略合作等12项协议,制定近120项便民利民措施,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文明,提升农村善治水平。截至2022年末,沛县农商银行贷款户6.3万户,较年初增加1.02万户;贷款余额165.22亿元,比年初增加13.72亿元;其中,普惠贷款54.89亿元,比年初增加10.56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聚焦普惠金融 服务乡村振兴心得体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98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