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视觉中国
“阿彪(化名),你不是厦门的大老板吗?怎么欠别人几百万?”接到老乡电话后,阿姨立即主动联系法院还钱。“赶快把我们从悬赏公告中删除。太丢人了。”
是什么让“老赖”夫妇从不还债突然醒悟到主动还钱?昨天上午,集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今年推进治理执行难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并公布一批典型执行案例,解密法院让老赖还钱的“伎俩”。
本报记者谭新妮
记者收集的宣传资料
“老赖”逃之夭夭,不接电话。
法院对策:发布悬赏公告“老赖”自动出现。
阿彪夫妇在集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了200万,没还。集美法院在报纸和微信账号同步发布悬赏公告。公告一出,有人给法院打电话,举报阿彪在当地还有其他房产和豪车可供拍卖。有老乡电话联系阿彪,阿彪碍于面子要还钱。
2014年,阿姨夫妇在集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200万。本来是几个月的短期贷款,结果拖了两年。贷款公司向集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阿彪夫妇的房产,但法院调查后发现,他们名下可供执行的房产只有一套,且该房屋已多次抵押,已被四五家法院查封。
为了逃避债务,阿姨夫妇拒绝接电话,逃到外面,几乎“隐身”。我们做什么呢执行局的法官想到,他们都是生意人,得靠自己的好名声借钱周转。如果知道别人负债累累,谁还敢和别人交往?利用这一点,集美法院于今年7月在报纸和微信账号发布了“悬赏公告”。一方面公布了阿姨夫妇的人头、姓名、债务。另一方面,呼吁大家提供自己财产的线索。如果执行成功,举报人可以获得执行金额5%到20%不等的奖励。公告一出,认识阿彪夫妇的人都兴奋起来。马上有人打电话到法院反映自己在当地有其他房产和豪车可供拍卖,还有老乡电话联系阿彪,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几天后,阿姨主动找到集美法院执行局,表示愿意还债。“心理压力太大了。”他告诉法官,他们夫妻曾经身价过亿,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们不还债,让他很没面子。近日,阿彪已与贷款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承诺两年内按期还清200万元及利息。只要有一期没有及时履行,全案恢复强制执行,剩余欠款一次性还清。
“老赖”拒绝腾退空房子
法院对策:强制执行多个单位按日停电后强制腾空。
一家机械厂的租赁合同几年前就到期了,但机械厂拒绝搬走,将厂房转租给了一家石材厂。强制执行当天,集美法院切断了厂房电源,还联合街道办、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强制腾退。
到处逃债的“老赖”不好追。事实上,拒不离开的“老赖”也是执行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违规转租和房屋买卖案件中,“老赖”拒绝腾退空 house,导致新买家无法入住,导致房产价值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集美法院在全省率先与电力部门沟通,对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楼盘采取暂停供电的措施。目前已有8例成功运用断电措施达到实施效果。
去年底,某养猪场向集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某机械厂腾退之前租赁的厂房和空土地。租赁合同几年前就到期了,但机械厂拒绝搬离,甚至将厂房转租给石材厂,增加了法院执行的难度。
当集美法院通知石材厂将采取断电措施时,对方还心存侥幸,以为法院无权断电,只是吓唬吓唬他们。强制执行那天,真的停电了。该石材厂仍拒不配合执行,被法院、联合街道办、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强制腾退。涉案场地被当场退回养殖场。
[数字]
一年来,集美法院加大执法力度,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侦查2件2人,移送拒不执行犯罪案件7件,非法处置财产案件1件。共审结涉民生案件144件,执行金额703万余元;审结金融案件38件,执行金额3400余万元;清理积案2128件,结案目标2597万元。
[链接]
构建集中执行
标准化机制
目前,集美法院正在构建集中执行常态化机制。集美法院还充分利用最高法院、福建省法院、厦门中院三级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面覆盖被执行人财产。今年以来,共发起查询86万余次,冻结扣划银行存款7633万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欠钱悬赏通告,悬赏通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4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