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银行成立15年以上的一家贷款公司获准解散,成为年内首家解散的贷款公司。这意味着过去稀缺的非银行金融牌照少了一张。
批复称,吉林德惠尹畅贷款有限公司应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将金融许可证交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吉林银行贷款公司解散。
监管部门在文件中指出,吉林德惠尹畅贷款有限公司收到本批复文件后,应立即停止一切业务活动,将金融许可证交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吉林德惠尹畅贷款公司是一家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是办理各类贷款;办理票据贴现;办理资产转移;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和其他领域。
根据2008年2月的一份公开报告,吉林德惠尹畅贷款公司由吉林银行100%控股。是吉林省首家专门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截至当年,已为德惠地区170余户农户、规模养殖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累计发放短期贷款近600万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吉林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吉林德惠尹畅贷款公司总资产6804万元,总负债3336.1万元,净资产3467.9万元。
据了解,这是2023年以来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解散的贷款公司。这次是被批准解散。
意味着公司业务将无法继续,公司运营将进入收尾阶段。
2022年起,被批准解散。
从2022年开始,各地监管部门开始解散贷款公司,已有近十家贷款公司陆续解散。如大连瓦房店花旗贷款公司于去年4月被批准解散,重庆北碚花旗贷款公司于去年7月被批准解散,天津宝坻兴农贷款公司于去年12月被批准解散。
此外,湖北荆州公安花旗银行贷款有限公司、湖北咸宁赤壁花旗银行贷款有限公司两家贷款公司从最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中消失(最后一次出现在名单中是在2022年6月底),但监管部门并未披露相关审批信息。两家贷款公司均由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100%控股。
截至2023年6月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也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家贷款公司。除了吉林德惠尹畅贷款有限公司,还有华凯同济贷款有限公司、四川翼龙惠民贷款有限公司、四川平武富民贷款有限公司
贷款公司是由国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多少商业银行设立贷款公司。截至2018年6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注:该名单由监管部门首次披露)显示,全国贷款公司仅有13家,数量多年不变。
根据监管部门的信息,2022年4月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开始解散贷款公司或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方面,过去成立的贷款公司基本都是从属于银行的,主要面向农村和县城,定位类似于“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但随着近年来国有银行加速下沉,抢占普惠金融市场,小贷公司重叠发展,中小银行似乎没有必要再设立专门的贷款公司。
另一方面,随着小贷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小贷的诞生和发展,目前贷款公司的定位比较尴尬,存在重叠和重复。长期来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贷款公司离开。
本文来自证券之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德惠有吉林银行吗,德惠银行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45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