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中国十大纺织服装园区”,在全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并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产城融合试点地区...前锋区作为全省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还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川渝合作示范区等“金字招牌”。
自2013年新区设立以来,前锋区以崭新的姿态迅速崛起,累计投资项目364个,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新培育工业企业35家。去年,前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
追赶之后,前锋从投资洼地变成了产业高地!
“底子差,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作为前锋新区的第一批建设者,4月11日,广安经济开发区前锋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红林回忆说,当时建设者们虽然决心壮士断腕,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如何破局?前锋区决策者认为,只有大胆创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明确发展纺织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才能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已经站起来,成为该地区工业经济的“脊梁”,占比超过60%。如今,该区致力于推动纺织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向高端纺织和智能制造产业跨越。表述略有不同,但不难看出,前锋正在努力推动主导产业向集群化、智能化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每年财政对工业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增幅在20%至30%。”王红林说,去年,该区投资2亿元支持工业发展。正是有了资金支持,2017年,该区出台智能制造、高端纺织招商优惠政策,推进“金十条”,积极招商引资,不仅做优存量,还做大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前锋已完成“四横九纵”园区骨架道路建设,标准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一期面积108亩。开通5条公交线路,积极与广安城区对接;升级服务,帮助企业入驻园区,保障要素,创新有奖,发展有员工。
种一棵梧桐树会吸引凤凰来住。“正是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园区的一站式服务,我们企业才能腾出手来抓生产。”四川明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江举例说,公司入驻前三年免租金,还提供“员工式”服务,让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向市场要效益。
去年我们8月份考察,9月份签订投资协议,10月份正式投产。订单总额超过1亿元...惊人的发展让明利达的决策层看到了前进的速度。“我们将追加投资8.5亿元启动二期建设,在做好安防等电子零部件的基础上,为汽车、航天、通讯、医疗等高科技产业提供精密压铸零部件。”
前锋区金融办负责人黄认为,除了贴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打破融资瓶颈也很重要。解决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创新。
该区以“三减一去一补”为突破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助保贷”业务,收购重组民营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前锋区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股权投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新区成立以来,已帮助100多家企业融资30亿元。
“五年来,工业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超预期!”王红林称赞说,不仅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多点开花。比如,前锋区城市骨架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全区城市总面积达到15.35平方公里。全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达到37.4%,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跨越!(前方记者站刘桦陈定军本报记者刘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前锋区发展,前锋区宣传视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9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