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安娜、韩杰、于青)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百年疫情叠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接下来,应该如何加强宏观政策调整,坚定地稳定经济,更好地应对多重冲击?
11月2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国际金融风险增加。通胀持续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长能说。
“相信各国都能通过充分合作,提高资本市场的监管水平,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回报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说。
从国内情况看,“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玄长能说。
宣长能认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积极因素积累增多,总体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战略机遇期和风险挑战并存期,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那么,下一阶段,应该如何夯实经济复苏的基础呢?寻找答案要立足当下。“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方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结构优化的‘进’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取得积极成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表示,明年稳定经济发展,除了总量的扩张,还应该有结构的优化,结构的变化可能形成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和新动能有望成为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所有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背后,金融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实体经济的成功对金融机构的成功也至关重要。”法国兴业银行(Socié té Gé né rale)集团中国区负责人穆宇戈认为,未来会有更多资金进入绿色建筑领域,中国可以考虑加强相关政策,加大应对老龄化的投入,这也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支持。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数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增加信贷投放,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支持,扩大有效需求;继续优化金融供给,进一步提高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绿色、开放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协调信贷稳定增长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华财经丨应对变局,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4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