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有这么一个县城。
目前外出开餐馆的超过10万人。
有两万多家酒店。
单个酒店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这是山西永吉人的骄傲,也成为永吉县的支柱产业。永济农商银行立足县域实际,在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向外授信”特色服务,坚持深耕农村沃土,扶持走出国门的乡村圣贤,用行动刷新了“人民银行”的底色。先后为1985余名乡村圣贤发放扶持资金3.7亿余元,办理“金乡E付”收款码8213个,吸收低成本存款2.3亿元,让他们走出国门。
01
让外出的乡贤感受到家乡银行的温暖。
杜大哥是永济市张颖镇人。早在2003年,他就北上京都从事餐饮业。
经过20多年的打拼,杜哥已经在大兴区站稳了脚跟。他开了三家餐厅,主要经营永记饺子和面条。
今年4月中旬,杜大哥在北京参加了永济农商银行“拓展团”举办的“行万里路谈家乡发展”信贷会,当场拿到了30万贷款。
今年以来,永济农商行以永济境外餐饮业为重点,制定了详细的外联营销方案,积极安排多方向、多批次的外联活动,主推“餐饮贷”、“金香贷”等便捷易操作的信贷产品,实行利率优惠,开通“绿色贷款通道”,尽力为境外村民提供更加多样、便捷、暖心的金融服务。在兑现“家乡银行”美誉的同时,温暖了外出客户的心,守住了他们的资金线。截至目前,该行已走出去18次,覆盖6市54个县市区,行程超过10万公里。举办了5次海外企业家研讨会,500多人参加,收集了8500多份客户信息,访问了2400家客户。
02
将“外出探险”从季节性任务升级为长期工作。
今年以来,由永济农村商业银行流浪支行、张颖支行、长清支行、微营销中心、小额信贷中心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外联队”进京,与在京从事餐饮业的永济老乡相聚,叙乡情、谈发展、谈共同富裕愿景,实现预约授信119户,金额3290万元,赢得银行。杜大哥就是受益者之一。
8月,我行“外展团”再次赴北京,重点为门头沟区提供灾后援助,为受灾的外地企业家在家乡银行送去帮助,提振他们重新发展的信心...
“从北京到陕西,从天津到河北,再到河南...客户在哪里,他们就会飞到哪里。”半年来,永济农商行每月由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外联队”,重点抓好“前”、“中”、“后”三个环节,以“飞天”的实际行动,全力以赴做好细致的服务工作,用心、用情搭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该行在扩容前做足了功课,提前与政府部门、村委会、餐饮协会沟通,收集和掌握了永济籍人在国外的基本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并通过“村委会”扩音器、村民微信群、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告知客户需要准备的手续和流程,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永济籍人真正了解金融产品、服务范围和实力雄厚的家乡银行。达到“拓展中国”的营销效果,按照“一个区域、一个客户群、一个产品”的总体原则,分组、分段进行实地考察,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简化贷款流程,全面实现客户“一键申请、一秒审批、一次拜访、一天放款”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不断引流家乡的“金融活水”。做好扩容后的总结提升工作。每次拓展活动结束后,建立“外出创业者金融服务微信群”,定期在群里分享金融知识和创业动态,及时提炼拓展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小技巧,判断潜在风险和隐患,提出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确保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多样化,为后续拓展提供经验支持。
03
基于外向客户的需求,丰富产品,增强发展动力。
永济农商行结合目前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结构,对现有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给予客户关注度高、需求强的产品加大研发力度。及时更新客户利用率低、占用资源的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永济籍客户群体庞大但无专属产品的情况,推出“餐饮贷”,服务于永济本地或外地从事餐饮行业的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明确准入条件、授信计算方式、担保条件、使用监管等具体事项。,使得这种产业贷款更加精准、规范、透明、便捷。同时,研究推广“农贷”、“乡村振兴贷”、“普惠贷”等信贷产品,拓展“支农快贷”等线上业务,提升客户体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档次客户的需求。
“以前我总觉得贷款难,麻烦。没想到永济农商银行以上门服务的方式为我提供了信贷,解决了我扩大酒店规模急需资金的问题。我想把挣的钱存到老家农村商业银行,既放心又省心,”北京一家酒店的老板姚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永济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金融纽带的重要作用。新开发的“餐饮贷”等五大信贷产品,累计授信1881户4.92亿元,授信1626户2.91亿元,让远离家乡的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促进了永济农商银行业务的蓬勃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从地里"刨金"到外出"掘金",这家银行护航老乡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4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