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义乌农商银行佛堂支行贝勒分理处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咨询、申请聚集区贷款的佛堂镇湖滨村村民。
“挺好的,我刚提交了资料,预约办理集聚区的贷款,明天就能还清购房款。以后我们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住高楼,孩子可以去镇上读书。”湖滨村村民周兴奋地说。
“我们一家四口住在80平米的老房子里,现在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在市里选一套崭新的新房。”同村的周在获得义乌农商银行30万元聚建置换权益质押贷款后,终于解决了支付购房款的问题。
2013年,义乌在全国率先突破传统农房改造路径,转为实行多村集中联建,以高层公寓和工业建筑替代的新型城乡社区集聚建设模式。针对这一变化,义乌农商银行推出以城乡新型社区新农村资源为质押担保的集群建设置换权益质押贷款,解决了农民支付购房款的资金问题,实现了农民购房服务的“无缝对接”。
参与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民和购买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置换权益的自然人,首先以其置换权益作为抵押向银行取得质押贷款。银行与政府部门协调配合,采取“提前委托、封闭运作”的方式,接受借款人的委托,在借款人完成交款、分房后,为借款人关闭不动产产权证和不动产抵押登记,然后在不归还贷款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内部运作,将贷款由置换权质押担保变为不动产抵押担保,实现农民“零成本”住房需求,达到贷款风险闭环运作的目的。
据了解,最高贷款额度为股权保护价(政府回购价)和安置指导价(建安成本)的7折,贷款方式可为“5+N”月还息还本付息或等额月还本息,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像周、周这样参与农房改造置换的农民,只要缴纳一定的建设资金保证金,就可以拿到新小区的置换权益凭证。有了补领证在手,他们就可以在小区买新房了。
目前,义乌已实施7个新型社区聚集建设项目。其中,稠江街道的“湘西印象”和佛堂镇的“盘龙花园”已进入分房试点阶段。义乌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集聚建设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推动置换权转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后续突破传统贷款业务模式奠定基础,成为承接集聚建设贷款项目的独家金融机构。
6月以来,义乌农商银行共为196户农户办理权益置换质押贷款10765万元,占首批参与改造农户和购房人的36%。
作者:何胜英楼小青
编辑:丹丹
在这里,信息唾手可得,命运一触即发。
我们期待见证自己,我们期待你们的掌声。
因为你,我们在这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近两百农户“零成本”购房!义乌首推集聚建设置换权益质押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0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