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普惠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

普惠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部署和安排,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解决当前金融服务“三农”和扶贫领域存在的困难。

《通知》从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机制、明确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拓展升级、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净化农村金融环境、加强差异化监管引导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明确普惠涉农贷款和精准扶贫贷款的增速和增量考核要求。根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长目标,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完成普惠性涉农贷款差异化考核目标,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普遍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要实现精准扶贫贷款余额的持续增长。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力争高于所在省(区、市)贷款平均增速。

优化乡村振兴扶贫金融供给机制。要求设立普惠金融业务部的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三农”业务部和扶贫业务部的除外),要将普惠涉农金融业务和扶贫金融业务纳入事业部制统一管理,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考核和激励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形成专业化的乡村振兴和扶贫金融服务供给机制。

加强银保融合,促进基础金融服务扩大和质量提升。一是加大银行和保险机构对农村服务的整合力度,在服务渠道上共同发力,更加便捷有效地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二是简化在空白象镇设立简易银行、保险网点的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三是科学合理推进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在不具备设立网点条件的乡镇,鼓励通过电子设备、流动服务站、便民服务点等方式实现服务覆盖。

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一是强化保险机构风险保障功能,推进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化机制建设。二是实施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差异化监管,加强农业保险产品管理,研究农业保险产品分级管理。

做好特殊群体金融服务,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一要做好对各类现代农业主体的金融服务,支持返乡农民工等农村新兴群体创新创业。提高对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老年人贷款年龄限制。二是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力度,拓宽抵押物范围,扩大保险产品试点范围。

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5.6%;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5.63万亿,同比增长10.52%。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88.9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641.01万户;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4429.13亿元,比年初增加336.8亿元。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中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为百分之九十七。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72.65亿元,为1.95亿户提供风险保障3.46万亿元,覆盖粮食作物面积11.12亿亩。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1亿元,赔付支出8.3亿元,帮助20万农户撬动“三农”融资贷款138亿元。农村住房保险覆盖了超过1.4亿套农村住房,提供了3.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开发了147个扶贫农业保险产品,涉及22个省区的60种农作物。

编辑程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42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