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催收员的心态,催收员这个工作有风险吗

催收员的心态,催收员这个工作有风险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歪道

上个月,广东、重庆两地金融监督管理局相继出台专门文件,对小贷行业和融资担保行业做出相关政策调整,支持疫情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广东甚至提出,小贷公司的融资杠杆最高可以达到5倍。

作为金融机构的补充,疫情中后期网贷平台和小贷公司的经济复苏无疑是重要力量。然而,在小贷公司政策放松的同时,网贷机构继续迎来新一轮的大规模退出。

1月14日晚间,Touna.com宣布将良性退出网贷行业,之后将专注于催收和支付。2月,积木盒子正式宣布退出网贷,并计划申请小贷牌照。随后,51人呼吁平台暂停竞价,微贷网也被曝因疫情停止竞价。

网贷行业冰与火的背后,是疫情影响下个人、中小企业、平台的共同利益,但也是催收人和债务人的“持久战”。

进退两难的收藏家,从容不迫的债务人。因为高校多,人力成本低,武汉一度是收藏行业集中的城市之一。

以臭名昭著的校园贷为例。2018年,武汉警方通报了首例因敲诈勒索被查处的“校园贷”案件。据当时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初,湖北省公安机关共接报高校非法校园贷案件251起,其中武汉有123起,占比54%。

在武汉有经营的一家催收公司负责人徐硕说,“去年,一家头部牌照商还在武汉设立了呼叫中心,大部分催收业务都在武汉进行。”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的催收公司停了下来。从1月26日到2月1日,徐硕不断收到许多银行和持牌消费者要求暂停在湖北收款的请求。而且银保监会已经明确传达,对所有因疫情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群众,在信贷政策上要适当倾斜,合理推迟还款期限。

这无可厚非,但却给网贷平台或公司制造了一个难题。由于疫情已经扩散,无法通过大数据识别患者的真伪,出现了大量的虚假投诉和恶意拖延无法处理的情况,给贷后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位在金融科技公司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老板前几天在群里发了通知,逾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我们的生死。虽然没有明说裁员,但意思差不多。”

因此,压力直接集中在收集器上。

一方面,疫情使得线下催收完全不可行,很多P2P平台的正常办公运营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个刚值班两天的催收员,被公司通知放假了,但还没告知复工时间,更担心催收业务开展不下去,公司直接裁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债务人可以以疫情为由,或以失业、假感染、假隔离为由,要求延期还款,还时可以大胆投诉,而催收人却进退两难。

作为一个入行五年的老藏家,蒋先生见过不少老赖,但这次却有点束手无策。这几天,一些逾期很久的客户,年前就打算还贷了。疫情爆发时,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发烧了,体温计38度。每次他要求进一步证明,对方都威胁要投诉。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公司,都承担不起“暴力催收”的风险。

最近他一直潜伏在各种贷款群,以及雪之少女、我爱卡等论坛。他看到有各种以疫情为借口不还款的“套路”,甚至光明正大地写下“我们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在疫情的影响下,背负着车贷、房贷、失业风险的人不在少数,但当套路泛滥、鱼龙混杂的时候,真正有困难的人却被这些所谓的老赖拖累了。

没钱又不敢借债的个人最大的危机是失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农民工或者部分农民工。其他行业的人只要不是以贷养贷,在企业有序复工的同时已经及时止损。但最差的还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以餐饮行业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与2019年春节相比,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超过100%。仅春节后7天,餐饮业零售额就因疫情损失约5000亿元。在这个宏观经济数字下,是成千上万中小餐馆、饭店的心血。他们春节前的所有投资都付之东流,有些人甚至要承担债务。

顾铭是江苏中部某县一家中小型餐饮企业的老板,他为春节假期储备了大量食材。两家店存货不低于150万元。现在这批货款3月份就要结算了,但是从春节到2月底,餐厅几乎没钱了。

烤鱼店老板飞哥,开店一年多,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当初,为了抢到好位置,他和搭档租下了商场最贵的店面,共280平米,每月租金和管理费共计8万元。然而,这个最贵的地板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情人节前夕,他刚和商场解约,扣了25万定金作为违约金。无奈之下,他宣布“我们不会裁员或降薪,但我们已经倒闭了”。

缺钱是所有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顾铭之前去银行咨询一笔商业贷款。除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外,银行还要求当地政府官员提供担保。他还说,民间借贷虽然存在,但我们真的不想去。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未来中小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会更加困难。

第一,到目前为止,网贷行业还是以风险出清为主。基于这一背景,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持续大幅下降。据网贷之家统计,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为6612家。截至2019年12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降至343家,累计关闭和问题平台数量达到6269家。

第二,尽管疫情导致信贷需求旺盛,但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都在下降,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或网贷平台敢贸然放款。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负责人透露,由于通过疫情恶意不还款的老赖越来越多,平台坏账率越来越高,与其冒险,我们宁愿放手。更何况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延期、降息,有利于中小企业。原本不想借,现在又不得不向平台借钱的企业,很不容易。

“干掉”网贷后,还能破吗?2019年,“还款”和“转型”两个关键词贯穿了整个网贷行业。截至去年底,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已降至343家,较2018年底减少732家,平均每月有近60家平台退出。

与之相关的收藏界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原催收公司的一位创始人感慨道,“催收公司的数量几乎随着P2P达到了顶峰。高峰时有8000多家P2P,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催收公司也良莠不齐。随着P2P公司的收缩,催收公司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现在一场疫情来袭,有人认为网贷整顿的基调可能会改变。就在最近,监管又调整了,P2P还是以提现为主。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俊峰在2月25日召开的吹风会上提到,疫情不会改变P2P专项整治的方向。

基调没有变,但疫情可能成为“杀死”网贷的最后一刀。正如Touna.com所说,由于催收困难,逾期越来越多,压降过程中资金消耗巨大,股东投资损失惨重,基本血本无归。

然而,虽然这次大力度的政策监管及时叫停了混乱的网贷市场,但经历了大规模撤退的金融科技能否破局重生?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并不顺利的转型之路,以及行业内难以恢复的信心。

以前小平台退出,资金会加速向大平台聚集,这是行业洗牌的正常趋势。但在2018年的雷雨潮中,大平台也未能幸免,这是投资人对行业整体信心下降的反映。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5日,P2P网贷行业余额余额9402亿元,较6月底减少208亿元。尤其是7月7日之后,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整个行业都出现了资金加速净流出的现象。

而且,与往年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主动退出。

行业内的从业者早已失去信心,跑路的,辞职的,只剩下一些急于转型的幸存者。然而,即便是转型的小贷公司,也未必能成功落地。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9288亿元,现有7680家。但在2015年高峰期,全国有近9000家小贷公司,仅2019年就有数百家小贷公司倒闭。

所以很多从业者表示“网上小贷的数量一定非常有限,拿到小贷牌照是一个层面,网上小贷又是一个层面。”

和所有从风口上摔下来的企业一样,网贷业务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就连曾经爬上平台的藏家,现在也体会到了欠债人的尴尬。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

【钛媒体作者介绍:歪路,互联网、科技圈新媒体。微信微信同名官方账号:wddtalk。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任何形式的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转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催收员的心态,催收员这个工作有风险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91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