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新闻网8月6日讯“养动物你要操心,吃饭和叫唤也要讲究不一样。”
“提前预防比治病省事好多了。”
“圈子通风干燥,圈子干净就不容易生病。”
“老师们都在讲‘真招’。学了就少走很多弯路。”
8月5日,河南省汝州市工信局扶贫工作队在夏店镇举办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培训班理论环节结束后,村里的平海林等农民开始交流。
为提高群众种养技术,增强群众致富能力,8月5日上午,工作队举办了种养产业发展培训班。村支书贾介绍情况后,汝州市工信局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讲了脱贫致富、永远感恩、把握政策、积极致富改善生活的现状。之后,汝州市畜牧局驻黄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清建告诉大家,要掌握市场风险,做好疾病防控,迅速找项目发家致富。
汝州市畜牧局应急办主任、高级兽医卢借助投影,就圈舍环境、饲料筛选、牲畜饲养选购、养殖中的防疫等进行了讲座。汝州市农科所所长、高级农艺师高路伟主讲花生、红薯的种植、播种、管理和贮藏。
经过3个小时的理论培训,鲁在“最美贫困户”李淑珍的养牛场进行了现场教学,李淑珍养了18头牛,种了150块地。“如果你想喂好动物,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现在有了我们党的好政策,有了扶贫干部的帮助,我们要过上好日子,就得转变观念,学习新技术,想想怎么把牲口喂好。”李淑铮说。
之后,高刘伟又到李政委等地的紫薯田、花生田了解作物管理和储藏情况。
通过4个小时的理论和现场授课,让学员、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和村干部对牛羊养殖和花生红薯种植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大家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更足了。
据介绍,下西村原是河南省贫困村。2015年12月,汝州市工信局扶贫工作队和夏溪干部团决定,加强学习宣传,夯实基础建设,发展产业外出务工,促进增收,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
在产业发展方面,村里每年举办四次以上的技术培训。通过5名产业发展指导员、5名致富带头人、3个专业合作社、10个扶贫互助小组,16户贫困户获得扶贫贴息贷款24.5万元,10户获得专业户贷款110万元,17户贫困户在下西村饲养肉牛45头、羊230只、鹅3000只、蛋鸡10万只。
通过党的扶贫政策的落实、扶贫干部的帮扶和群众自身的努力,夏溪的面貌一直在不断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后,2018年11月,下西村摘掉帽子,成为汝州市知名的省级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二星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石峰周)
本文来自中国科技新闻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种养殖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产业扶贫养殖技术培训的方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26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