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银行合理的贷存比
在上述文章《银行的存贷比多少比较合适?(1)正常贷款的拨备率,我们介绍了银行拨备率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正常贷款的拨备率,正常贷款的拨备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来12个月内的不良迁移或不良生成。
因此,一个初步的结论是,银行合理存贷比的下限是其正常贷款的拨备率应大于其正常贷款迁移率或不良生成率。
因为只有这样,当经济出现波动,银行贷款质量突然恶化时,银行才可以依靠股票拨备抵御不良上升的风险,而不需要突然提取大量拨备,使银行的贷款减值损失保持稳定,银行的业绩才能稳步增长。银行需要净利润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因此,银行净利润的稳定增长对于银行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事实上,影响银行净利润的因素不仅仅是不良风险,还有净息差下降带来的营收下降风险。所以银行的拨备也有平滑收益下滑的作用,这一点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
表1-银行贷款比例的合理下限
注:表1中的计算公式将在后面给出。
如表1所示,红色背景的三家银行2021年正常贷款的拨备率减去不良贷款率为负值,说明其贷拨比实际上不足以抵御不良的大幅波动,如果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其净利润可能无法保持稳定增长。
图中黄色背景的6家银行情况略好,但相差不到1%,意味着虽然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不良风险,但如果同时出现净息差下降导致的营收下降,其净利润也可能受到影响。
其余6家银行如工建农、邮储、招行、法兴都远未达到下限,说明即使在不良上升和营收下降的双重影响下,其净利润也能保持稳定增长。
第二,如何对银行进行不良压力测试
前文中提到的正常贷款迁移率就是一个很好的压力测量工具。我一直在考虑用迁移率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但很遗憾,后来发现迁移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今年工、建、农等国有银行反映贷款迁移率有所调整。一个是统计口径变了,从银行口径变成了集团口径,计算公式也变了。所以用这个指标的误差可能比较大,而且由于数值重述的问题,未来可能不可持续。
因此,本文采用另一种思路,即以贷款不良生成率作为压力测试的工具。
总的想法是:
在银行净利润增速能维持在目前水平的情况下,即贷款减值率相对稳定(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提升),计算银行能承受的最大不良贷款率。
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我行最近一次不良贷款爆发期不良贷款(正常类+关注类)的最大不良贷款生成率,为了排除银行核销力度差异的干扰因素,采用连续三年平均值的最大值。
2.计算在不良贷款爆发的情况下,如果不良贷款连续三年达到这个最大平均值,需要计提的不良贷款比例(正常+关注)。
3.将最近三年的不良贷款拨备率(正常类+关注类)与第二步计算的拨备率进行对比,看这种情况下每年会消耗多少拨备。
4.如果下一轮不良贷款生成率高于上一轮的最大值,假设峰值持续3年,那么在第四年不良贷款拨备率(正常+关注)能够覆盖下一年不良贷款生成的情况下,可持续的最大不良贷款生成率是多少?
注:第三步是指保持当期贷款减值不变,使当期净利润增速基本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到第四年,拨备就会消耗到无法支撑下一年不良贷款生成的地步,也就是说银行目前的拨备无法支撑上一轮不良贷款。
三、压力测量数据准备
首先要知道不良贷款的拨备率。
表2-第三期贷款拨备比率
计算公式:
第三阶段贷款拨备率=第三阶段贷款拨备余额÷第三阶段贷款余额。
注:此处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
银行财报虽然没有披露不良贷款的拨备率,但是确实披露了三期贷款的拨备率,而且大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都比较接近三期贷款,所以这里我用三期贷款的拨备率来近似替代不良贷款的拨备率。如表2所示,虽然1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略有不同,但平均都是70%。为了公平起见,排除银行拨备力度的差异,这里统一设定,新增不良贷款计提70%。
接下来看不良生成率。
表3-非不良贷款初始不良生成率(正常贷款+利息贷款)
计算公式:
本期新增不良贷款=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初不良贷款余额+本期核销处置金额。
不良贷款期初生成率=本期新增不良贷款÷(正常贷款期初余额+关注贷款期初余额)
注:表1中的不良发生率(第二栏)是所使用的指标。
期初不良率是指年初(1月1日)正常贷款+关注类贷款,年末(12个月后)会变成不良贷款的有多少。
如图3所示,在2014-2016年的上一个不良周期中,只有部分银行的不良生成率最大,其余银行很可能是延迟了不良暴露。在这里,蓝色背景网格中的数据作为每个银行的最大不良生成率。
最后来看不良贷款拨备率。
表4-不良贷款拨备率(正常贷款+关注类贷款)
计算公式:
假设不良贷款拨备率为70%,不良贷款拨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的70%。
不良贷款拨备率(正常和关注贷款)=(贷款拨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70%)(期末正常贷款余额+期末关注贷款余额)
注:表1中的第一栏是所使用的指标。
第四,银行能承受的最大不良一代。
表5-银行不良贷款压力测试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计提率=当期贷款减值损失÷(正常贷款余额+关注贷款余额)
近3年提款率=近3年不良贷款提款率平均值。
坏账准备需求1 =历史最高3年平均坏账发生率70%
坏账准备需求2 =最大可容忍坏账发生率的70%。
历史最大不良贷款生成下剩余拨备覆盖率=(2022年年中不良贷款拨备率-(近3年不良贷款拨备率)3) ÷不良贷款拨备要求1。
最大可容忍不良贷款生成下剩余拨备覆盖率=(2022年年中不良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拨备需求2-近3年不良贷款拨备率)3)不良贷款拨备需求2
表5显示了压力测试的最终结果。蓝栏中的最终结果是在保证剩余拨备覆盖率接近100%的情况下,通过手动调整数值得到的,这是逆向计算。
再看上一轮的不良生成最大水平,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覆盖率都不到100%,也就是说这两家银行目前的拨备比例都无法顺利度过上一轮的不良爆发,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都达到了100%,但是最近三年的不良生成率最高,也就是说这两家银行现在都在加紧拨备来应对这一轮的不良危机。其他银行可以承受上一个不良周期的最大不良生成率。
从相对层面来看,银行所能承受的最大不良生成率普遍比上一轮高很多。交行最低也能承受上一轮的130%,工、建、农三大行能承受上一轮的180%。除了浦发银行和和平银行,大部分股份行都在11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股份行只能承受上一轮最大不良产生水平多一点。
从绝对水平来看,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可以承受2%以上的不良贷款率,而农业银行尽管拨备率很高,但只能承受2.24%的不良贷款率,其他国有大行可以承受2%以下的不良贷款率。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虽然工、建、农三大行的拨备率相差较大,但他们所能承受的最大不良率大致是上一轮最大不良率的180%。可见,银行的存贷比与自身经营状况有很大关系,银行的拨备策略通常会参考其之前的迁移率或不良率。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拨贷比来判断银行的拨备是否充足。
另外,如果要维持近几年的减值,也就是保持目前的利润增速相对稳定,虽然大部分银行可以应对上一轮的最大不良贷款生成率,但并没有太多额外的缓冲空。如果下一轮不良贷款最大生成率比上一轮明显提高,那么大部分银行的减值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利润增速,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比较小。所以,虽然目前银行的拨备水平比较充足,但也没有太多可以降低的空 room。
最后,如本文开头所述,除了平滑不良爆发期的业绩,另一种典型情况是营收的下降期,比如2017年,这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
【本文为原创,您的赞、分享和评论是对我不断创作的最大支持!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考拉叔叔滚雪球”,及时发现我的分享!】
相关文章:
银行合适的贷存比是多少?(1)正常贷款拨备率
银行的拨备以什么形式存在?(3)核销等会计处理揭示答案。
银行的拨备以什么形式存在?你把它放在哪里了?(2)深入探索银行财务报告
超高拨备的农业银行能否释放利润,实现戴维斯双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拨贷比与不良贷款率存在高度负相关,银行拨贷比要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06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